“好了好了,我来找你是商量给二哥庆生的事儿,娘那边可是嘱咐交给我来操办了。”乔蓉儿撒娇的依偎在常明德身边,“你这故事讲得好,赶明儿给娘和二嫂也讲一回,她们肯定开心。”
“你还真把我当成说书的了?”常明德挂了下乔蓉儿的鼻子,宠溺的看着她,“也不怕老爷子骂我不务正业。”
子琪低下头,悄悄的退了出去。
自那次听常明德说兵法,子琪便自称生了兴趣,私下里请求乔蓉儿许自己借阅一二,往后不做睁眼瞎。乔蓉儿听了盯着她若有所思,还是笑着答应了。
虽说兵部侍郎府上兵书也不少,但哪里比得过将军府的藏书。最重要的是,将军府的人有个规矩,书从不私藏,都放在离荷塘不远的藏书阁里,子琪跟着常明德去过几次,不经间,看到许多书上有人手写的笔迹。
这倒是新奇,每次看到有谁的笔迹,子琪定要拿来和乔蓉儿请教一番。
渐渐的,两人在这方面倒是有了默契,乔蓉儿怀着孕,一看书就头痛,所以得空了,就让子琪念书给她听,尤其是特意翻找了常明德和老夫人看过的书,遇到有趣的地方,乔蓉儿当晚便要消遣常明德一番,也算是种闺房情趣。
常明德的师父回来了,他除了当值,便是和师父一处学习,连和朋友出去饮酒都少了。子琪和霜儿换了岗,如今是她对常明德贴身伺候,只是除了卧室,便无甚区别,常明德自有大丫鬟银杏和海棠伺候。
见常明德如此忙忙碌碌,子琪心里总觉得有什么要发生。
这日,将军府上下突然紧张起来,子琪伺候三爷和三夫人去老夫人院里请安,才知道将军府大爷,少年成名的威武将军常明策突然从宣州回来了!
她听得正厅不时传来男人的说话声,在院子里一直站到中午,头顶的太阳照的人头晕眼花,里面传来的欢笑声听着便分外刺耳,生生磨着人的耐心。
直到身后被热汗浸湿,才听得老夫人的丫鬟菱花出来传话,“吩咐下去,在大厅摆饭,各院的人都伺候好自己的主子。”
子琪这才抬头,跟着丫鬟们进了正厅,帮忙摆放桌椅。
一群低眉干活的丫鬟中,子琪看见一个身穿水绿色罗衫,乳白长裙的女子,心里打了个疑惑。那女子身姿婀娜,忍不住让人多看了几眼。只见对方眉目明丽,脸上却一副波澜不惊。
不是丫鬟,却进不得正堂。子琪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大概,这位便是从未打过照面的罗姨娘吧!果真是,金屋藏娇。
这一顿饭,子琪伺候下来,冷汗冒了一身。她终于看见了,常明策!
那人没有三头六臂,没有血盆大口。面容白皙,一双剑眉,一双厉眼,高耸的鼻子,略显薄的嘴唇,笑起来,漆黑的眼成月,满室生辉。可这样的人,却亲斩过上百人,手上沾满了血腥。
却原来,明威大将军常明策,长得这般英俊摸样!
常明策突然回朝让子琪觉得蹊跷,她小心翼翼的探听消息,当然,将军府的下人口风都严的很,她的打探都来自听乔蓉儿和常明德的墙角。
可这墙角儿,有时候可不好听的到。
连着守了三个晚上,才模模糊糊的探出点儿消息,似乎是守边将士粮饷紧缺,常明策杀回来是来催缴粮饷的。
“你没事儿吧?”霜儿担忧的问道,子琪近几日抢着值夜,可常明德却没动她半分,再这样下去,主子的心没得到,自己先垮了,“有些事,得慢慢来。”
“我等不得。”子琪抹平枕头上的褶子,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霜儿被惊的面色顿时变了, “子琪,三爷最近比较忙,过了这段时间便好了,你千万要沉住气,切不可急功近利。”
子琪见霜儿一脸惊恐的样子,趴在床上闷笑出声,“傻丫头。”
今年西楚北边又逢大旱,国库开仓放粮,朝堂之上诸事繁杂,东边有海贼,北边有北蒙,西边的蜀地也没几个好相与的,所以导致军饷延误。常明策驻守南越宣州,本是鱼米之乡,怎么说,也不会少了粮食,这么多年了,在那商贾富庶之地,却军饷到回京急着催缴?
子琪觉得,这只是对外的说辞而已。
常明策好不容易借口回府一趟,当即被大将军扣留,要他加紧速度繁衍后代。
“国事家事要两手抓,老二老三都成亲了,就剩你一个,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不抓紧时间播种,最好回去之前就将种子种好了,将来等老子养你吗?”
“行行行,这回保证你给生十个八个的。”常明策边说边往外走。
“什么话,又干嘛去?”老爷子一声怒吼,房梁都要抖三抖。
“和他们约了喝酒,许久不见,总要叙叙旧的。”
“你给我回来!”老爷子啪的拍了桌子,“你回来三天,酒也喝了三天,大男人磨磨唧唧,哪来那么多旧要叙,今天就给我待在后院,该干什么心里惦着点儿!”
“我···”
“吵什么吵,大老远就听见你吼了,这么大年纪大了,也不嫌丢人。”老太君扶着老太君胳膊,走进大厅。一群人身后,跟着款款而行的罗姨娘。
“母亲。”常胜急忙行礼。
“祖母,你可来了。”常明策却像见了救星,急忙拉着老太君的手告状。
“你们二人许久不见,是该好好叙叙旧,你爹也是为你好,”老太君人拍着常明策的手,语重心长道:“有空多教导教导你的两位弟弟,祖母知道你是见过世面的,我和你爹说了,向皇上求情,留你在京中几个月,你就专心给我造个曾孙。”
常明策苦不堪言,感情老太君大老远赶来,不是来给自己撑腰的,而是给老爷子助威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