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人那里好好忏悔了一番之后,太子殿下顺利地增进了与圣人之间的感情……不,应该是消弭了因他逐渐年长而产生的淡淡隔阂。
圣人还是很疼爱太子的,也很疼爱其他的儿子。因此,接下来,他一听说太子有缓和与众多弟弟的关系的意思,便十分欣慰地把其他儿子卖了个遍。
比如说,二皇子看着闷,其是个闷骚啦;三皇子因段贵妃之故,性子有些清高;四皇子就是个书呆子;五皇子……
哪怕就是小透明一样的六皇子,圣人也知晓他爱较真,自尊心强。
听着圣人的絮絮叨叨,太子突然觉得自己以往挺冤枉的。
你看,明明圣人每一个儿子都很疼爱,就因为他是太子,所有人就都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个事实,一个两个的,都非要说在圣人眼里,只有太子才是亲生的。理由更是荒唐可笑:若非如此,怎么就让他做了太子?
呵呵哒,他们是把嫡长子的身份当摆设了吗?
不过,这在贾敬看来,也不是没好处的。至少太子殿下因对圣人耍心机而产生的一些愧疚之情,这些是完全消弭于无形了。
在圣人那里表过了态之后,太子便付诸于行动,开始尝试着关心爱护下头的弟弟们了。
一时之间,从二皇子往下,一直倒已经入了学的十一皇子,那是人人自危,个个都觉得太子要么是忽然吃错药了,要么就是憋什么大招呢。至于才三岁的十二皇子,丽妃看护得紧,太子根本就没机会接近。
众皇子的反应,太子与贾敬二人是一开始就料到的,也早早便想好了应对之策。那就是,找圣人抱怨。
“儿子竟是那洪水猛兽不成?问一句他们的功课,他们就警惕地像兔子一样,把耳朵都竖起来了!”
“还有小十一,儿子就是问了一句膳食还可口否,他就吓得呛住了!”
“……”
太子絮絮叨叨地向亲爹抱怨,脸上又是郁闷又是委屈的。圣人许久没见过大儿子这般模样,心里爱得不行。听着儿子的糗事,圣人原本是顾忌儿子的面子不想笑的,可是忍了许久,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然后,他便直面了太子充满控诉的眼睛:“父皇,儿子跟您说正经的呢,您不给儿子拿主意也就罢了,怎么还笑我?”
“咳,咳咳!”圣人也有些不好意思,有心替儿子想想法子,却也知道这种事情,没有捷径可走。
毕竟,以往的那么多年,太子待众兄弟的态度实在说不上好,这猛的一下幡然悔悟了,人家心有疑虑,也很正常。
到最后,圣人也只能安慰了儿子一番,将自己私库里的好几件珍品拿了出来,抚慰儿子受伤的心灵。
太子一脸郁闷地带着东西走了,进了东宫的书房,借着心情不好把人都打发出去之后,他才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他相信,今天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他那些糟心弟弟们会对他更加羡慕妒忌恨,更不愿意相信他是真的放下身段与他们求和。
而太子和贾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太子觉得,贾敬说的很有道理,做太子的,无论是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在圣人那里都讨不了好。这样看来,不功不过便是唯一的出路了。
可是,不功不过这个度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容易弄成平庸。就算是把握好了,圣人也会觉得平庸。
这个时候,就需要底下那些糟心弟弟们鼎力相助了。
太子只需充分激起下头皇子们的争夺之心,再有意无意地把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有多大风头,就出多大风头。
这样一来,众人放在太子身上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当然了,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朝中之人见其余皇子势大,难免趋附,会让那些皇子有了与太子分庭抗礼的资本。
太子原本也是不同意这样行事的。
可贾敬却知道,当今是个十分长寿的天子,而且年纪越大,权欲心就越重。等到十年之后,太子的不功不过就不再是缺点,而是优势。
与之相对的,那些皇子们越是声势浩大,就越是惹地圣人忌惮。而圣人是一定会出手打压的。
当然了,这些话可不能对太子说,因为根本就解释不清楚。他总不能告诉太子,他是重活一辈子的吧?被烧死的滋味儿可一点儿都不好受!
可不能这样说,贾敬也有别的说辞。太子的废立关乎国本,只要太子不犯错,朝堂上就不会少了支持正统的人。而圣人最是重颜面,若真有哪个皇子的盛势盖过了太子,哪怕为了脸面,圣人也会出手打压的。
这番说辞,并不十分严谨,但太子却信了。
因为太子了解圣人。
这说起来,还有一段官司。
圣人自己就是嫡子,但却是继室的嫡子。太_祖的原配夫人与其生下的两个儿子都在战乱中丧生了,圣人的生母虽是继室,却是太_祖登基之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
国朝建立以后,太_祖忙着登基,忙着册立皇后,忙着立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当今为太子,却把原配发妻给抛到了脑后。
但那位原配夫人家中无人在朝,继夫人的父兄却都在军中任职。再加上太_祖明显是更意属继夫人,朝堂之上自然也不会有人拿这件事自讨没趣。
可是,等到继后薨逝之后,这件事却不得不摆到台面上来。
因为原配夫人再怎么不得太_祖喜爱,那也是太_祖的妻子,日后也是要配享太庙的。
那么,问题来了:原配夫人与第一位皇后,在太庙之中的位次究竟该怎么弄?究竟该谁居正位,谁屈侧位?
为此,太_祖还专门召集了几个重臣,讨论了好几天。
到最后,得出了结论:因袁皇后(继夫人)生前母仪天下,合该居正位;而宋皇后(原配夫人)只是追封,位次该低于袁皇后。
如此一来,圣人的太子之位,就是真真正正的正统了。别说宋皇后的两个儿子都死绝了,就是哪一天突然蹦出来了,也动摇不了圣人的正统地位。
也因此,圣人平生最是看重、维护正统。贾敬拿正统说事,太子自然就容易相信。
就在太子重整旗鼓,准备再接再厉地缓和与弟弟们的关系时,圣人下旨,晋了丽妃甄氏为贵妃,并与段贵妃一同协理六宫事物。
一时间,甄贵妃春风得意,九皇子在上书房也高人一等。
因着这事,太子的心情很不好,但又不能表露出来,别提多憋屈了。
也幸好这段时日里,因贾敬的提点与六皇子有意无意的劝说,太子心里虽然还是看不上宫里伺候的奴才们,却也懂得了做表面功夫。
六皇子是吃过底下奴才们的苦头,知晓他们看着不起眼,在宫中却是盘根错节。成事或许用不着他们,但要坏事,他们可是一流的。
而一向谨慎的六皇子之所以肯出这个头提醒太子,是因为太子因丽妃晋贵妃,顺势向圣人提了一嘴六皇子的养母,也就是已故的欣嫔,圣人便追封了欣嫔为欣妃。
这却是上辈子没有的事,贾敬诧异之余,很是兴奋。
——他并没有刻意改变这件事,但它还是发生了。是不是说明他的努力都是有效的,这辈子已经开始自主发生变化了?
也就是在六皇子隐晦地劝了太子善待宫人之后,贾敬才猛然想起,上辈子圣人与太子之间越闹越僵,这些宫人可谓是居功至伟。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向圣人汇报太子日常起居的时候,便大有文章可做。有时候,变换一下措辞,或者事把两件事禀报的顺序颠倒一下,没事也能弄出事儿来!
然后,贾敬就趁机说了自己在家待下人们和善,身边的事若是有哪点儿不合意的,都不用他开口,自有下人们去告诉了母亲。
贾敬点到即止,太子却是一点就透:对哦!孤如今选的路子,日后少不了要受些委屈。而且这些委屈还不能白受,都是要让父皇知晓的。可无论是诉屈还是告状,自己做都太掉价,还是得有人替孤向父皇说。
因而,这些日子,太子不光对兄弟们和颜悦色的,对宫人们也和善多了。
那些宫人们虽也有心眼,但比起众皇子,却更容易攻克。以太子的身份,有时候只是随手施恩,对这些奴才老说,可能救了自己一条命。
这些天下来,太子再没有去找圣人抱怨过,但圣人却对太子的锲而不舍,还有那些皇子们的不领情了如指掌。
一开始,圣人还看着乐和,但时日久了,就难免觉得底下这些儿子们不省心。
——太子是长兄,又是储君,纵然以往有些小错,可他如今都已经放下身段了,尔等还如此计较,当真是毫无风度可言!
太子收复宫人,初见成效。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