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好奇,但既然韩非不想说,最后赢初深也没有追问。
和平收场。
但秦国对于魏国的征战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此次蒙骜领军,一气直取魏国二十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应当是,在此次之后,秦国的土地开始和齐国接壤了。
自然,虽有远交近攻之策在,但在秦国开始动刀兵的如今,其余五国也不会毫无反应。
最先坐不住的是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与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以及平原君赵胜三人并成为四君子,一样都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大概是——
都收养了几千门客吧。
其中门客数量最多的毫无疑问正是黄歇,在他最高峰时,有门客三千多人。
求贤若渴的秦王每次想想这些人门下会有的人才就觉得心很痛。
她对于这些人的敌意正如同他们对于秦国的敌意一般,山东六国总将秦国视作虎狼之国,也每每合作应对秦国攻势。这一次春申君的做法也与从前并无不同——非要找个参照对象的话,大概是第二次的信陵君攻秦吧。
就声势来说,两次联军其实并无太多的差异。在春申君发出号召之后,赵、魏、燕都出兵响应。
这么大的动作,秦国自然不会一无所知。
因为各种隐秘渠道,事实上秦国知道这消息的时候一点都不晚,反而非常的早。赢初深将这消息压了半天,第二日的早朝上将其拎了出来,表示五国又要开始攻秦了,你们都是怎么想的,说出来让寡人听听。
这种展示自己的机会非常难得,上首的君王又是摆明了一副我要听听你们想法的模样,于是理所当然,今日的朝堂上,上至已经退休只有在出大事的时候才会来旁听一下的范雎白起,中到昌平君昌文君李斯甘罗等,下至才能站上来的小官,大家都在踊跃发言。
不过秩序还是有的,想说的就先出列,要是撞一起了就按照官职大小从前到后。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气氛在激烈之中又不失和谐。
能够站在朝堂上的没一个傻子,有胆子站出来进言的自然也是都对眼下局势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一票的聪明人齐心协力,最后的成果自然是非常的令人满意。
大致的应对计划也被定了下来。
首先,态度是绝对的——秦国绝对不能怂!
五国联军怎么样,蒙骜带着大军在外怎么了,我们秦国前一年才经历过蝗灾元气还没恢复过来怎么了——赳赳老秦,怎能够低头?举我全国之力,也要将敌军拦在函谷关之外!
这倒不是丢不起这么面子,玩政治的,心都脏,面子更是可有可无。需要的时候这玩意比什么都金贵,不需要的时候随随便便就能丢掉。大家认为绝对不能怂的主要理由是认为此次敌军攻势不足为患,外加认怂的话太亏,敌军也不会就此罢手,倒不如打上一场收获更大。
此时秦国内部的确空虚,但到底五国联军也没有倾尽全力,还在秦国能够应付的范围之内。旁听的武安君更是提出,他有几个很看好的好苗子,已经在军中历练了一段时间了。虽然这次蒙骜出门的时候带走了几个,但剩下的这几个也能趁这次机会丢上前线去历练了。
赢初深就觉得武安君这提议深的她心。
有经验和没经验的人是不一样的,日后秦国对外开拓势头增强,对于将领的需求自然也会跟着上涨。能够尽早把好苗子练出来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主意了。
大家也很赞同,能够顺便拿的好处不拿白不拿,一举两得的好事为什么不干?先把小辈和中坚力量丢上去,能扛得住就继续抗,我们现在情况不好,只要苟住了就是我们的胜利。就算日后五国再次增兵,他们真的打不过了——
武安君,他们有武安君啊!
有武安君在,他们怕谁!!!
人屠(不是)百战百胜武安君,这是说着玩玩的吗?哪怕现在年纪大了,但五国之中也实在是没什么能与武安君白起相提并论的名将,打小孩不要太简单。毕竟廉颇已经死了,虽然李牧的确是很出彩,如今也在朝中,但是——
真当他们秦国派出去的间谍和说客是摆着看的吗?赵王如今对李牧猜忌的很,定然是不会在对秦的战争之中启用他的。
就算赵国实在是人才凋敝——廉颇已死,乐乘已走,赵奢和蔺相如也早已经病故,赵王心大迫于情势不得不心大一把,这一次李牧也没可能出现在针对秦国的战场上。毕竟雁门、云中各郡尚需要将领驻兵防守,李牧无法回到邯郸长期担任赵军统帅。
后来五国联军正式成立,其中结果也大致不出秦国君臣所料。
这次合纵除了一向谨慎的的齐国和刚刚被打废的燕国没有参加外,三晋、楚国以及小国卫都参加了。其中又有楚王做协约长,此次合纵的发起人春申君则是作为监军而参与其中。
总指挥是赵将庞暖。
这位老将已经年近八十,在赵国可谓四代元老——当然他会被推举为此次盟军的总指挥并不是因为他的资历,而是因为他在今年刚打了一场胜仗。
还擒杀了燕将剧辛。
这正是庞暖第一次带兵实战,他的这次胜利不仅稳固了他在赵国的地位,也使赵国重新赢得了在列强中的威望。这也是这一次合纵行动达成的原因之一,庞暖也因为这份功绩而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联军统帅。
“黄歇对他自己倒是有足够的认知。”有些话在别人面前不能说,私下里赢初深对着自家祖母的时候却是能说的痛快又干净。“我虽然不喜魏无忌,却也得承认他在军略上的本事,他的确是有领军的能耐。但黄歇——”
年轻的秦王发出了一声满含着恶意的嗤笑:“想学魏无忌也不是这么个做法啊。”
“若是此战得胜,他在楚国的地位便能够彻底的稳固下来。”夏姬说道,算是陈明了黄歇对于此事怀抱着如此热情的原因。
一直以来,春申君在楚国的地位都饱受争议。总有些楚国人认为楚国就是在他的治理下才衰弱下去的,他与秦国又有些纠葛——昔年黄歇救助熊完离开秦国,秦昭王大怒之下本想要让黄歇自尽。范雎却劝道,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表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因而将黄歇送回了楚国。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这些年楚国行事又的确对秦国多有姑息,便有楚国人认为,正是在黄歇的妥协之下,秦国的势力才越来越膨胀。
但其实两国的矛盾早就十分尖锐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