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岺州行(上)

小说:邪道之主 作者:吴千羊
    岺州城的位置奇特,四面有高起的群山,城却在平地之上,好似是个碗。

    也有人称这岺州城为碗城。

    之前曾说过,岺州连接南北,是重地,走南闯北之人定要经过这岺州,所以他繁华,人口也不比沣柳两州少。

    况且岺州还有小尾山这么个圣山在,桓逸皇帝都着了山上仙人的道,各地的凡人也趋之若鹜,每有疑难杂事,便登到小尾山上,烧一炷香,祈求一番,事十有八九能解决。

    沿小尾山下行,直往北去,便可见岺州城的城门。

    到这岺州少说也有半月光景,可自打到了小尾山以后,每日在锁刑山跟汤舜生谈笑风生,一次都未曾下来过。

    这次逮到机会,说什么也要玩个痛快。

    杜解元听说有喝不尽的酒,还不用自个儿掏钱,没等周浩然用计,自己就一口答应,毅然决然的翘掉了今天的课,跟他偷偷跑下山来。

    这岺州城他虽然也来过几次,可都没有停留,帮人看病驱邪以后,便立马飞回山中复命,到现在都不清楚哪儿卖的酒最好喝。

    其中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手里没钱。

    周浩然可不信他的鬼话,堂堂小尾山,那么大的营生买卖,就光每年的香火钱就够他们吃三年吧,会没有钱?

    这说出去谁信呢?

    不过随他怎么讲,反正也不用他和自己出钱,今个儿有冤大头请客,有钱没钱都用不到分毫。

    前几日跟游荀余约好了,就在岺州城的踞虎桥上见面。

    今日阳光明媚,看哪儿都金灿灿的,煞是惹眼。

    虎踞桥就在城南市集口上,桥两侧的栏杆上尽是栩栩如生的老虎,故得此名。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周浩然还未到桥边,就看到了那灵的丫鬟,人趴在栏杆上,胸脯压得那虎都喘不过气来了,眼盯着桥下的河流,似是在数其中的游鱼。

    白衣如雪的游荀余就在其旁边,任由她胡闹,自己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同样看到了自己,手在挥舞,如旗帜飘飘。

    “周大人来的可真早,若不是我起得早,来这儿办了点事,恐怕就要唐突了大人了。”

    游荀余

    既懂规矩,又知礼数,人长的也俊俏,很得人喜欢。

    杜解元和周浩然站在他身边,差距明显,一个天上,两个地下。

    “游兄若是有事,尽管去忙,可不要因为我们而耽误了生意,这心里可就过意不去了。”

    游荀余却在笑,“有幸陪那传说中的周神探还有小尾山的杜仙人,就是有个百万的生意我也不做了。钱好赚,可陪您二位的机会屈指可数。”

    这话说的漂亮,奉承的话也永远没够的时候,俩人欣喜异常。

    游荀余反复打量杜解元,心中惊叹,没成想周浩然还有这么大的能耐,把这不沾烟火的活神仙都给请了下来,那得多大的面子。

    杜解元之名,岺州城人尽皆知。

    杜仙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卦灵手灵心灵,说句神仙下凡也不捧杀。

    “杜仙人不常下山,今天我又沾了周大人的光了。”

    没成想,杜解元却苦涩道:“我不是什么仙人,你老是这么叫我可不成,若被真的仙人给听了去,我这小命可就不保了。”

    游荀余觉得新鲜,山上的那些道士和尚,哪个听别人叫自己仙人,不是合不拢嘴的,他可倒好,偏偏不吃这一套。

    一番话下来,周浩然成了周公子,杜解元成了杜公子,唯有游荀余没变,还是他的游公子。

    要离开时,那丫鬟依旧趴在栏杆上,望着桥下游逛的鱼。

    “鹤儿,走了!”

    在主子的呼喊下,她这才回过神来,问道:“去哪?”

    这才刚到中午,天色尚早,饭馆估计还不开张。游荀余定下了计,说带他们去城中逛逛,也赏一下这碗城的风景。

    再没有网络与电的地方,休闲活极为匮乏,要么出去踏青赏景,要么去窑子赏春,再者……就是去参观那些古来名人所留之迹。

    游荀余带他们去的,正是那第三个地方。

    岺州城里有个武圣庙,迄今已有万年,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修缮扩建,已经达成规模,不是壮观二字可以表述。

    周浩然心疑,武圣?关二爷?这鼎州也兴这套?

    当然不是,那武圣乃大旬国开国时的一员猛将,只身可敌十万兵,威猛如战神,一生也从不曾有过败绩。

    若那大旬国的始皇帝没有这等

    神人相助,哪有两万年的统治。

    “叫啥呢?”

    左丘丞,传言他出生时就力大无穷,手举千斤物,如履平地。当年对抗敌军,徒手搬山而来,杀的敌方铩羽而归。

    那座山到现在还在楚国躺着呢。

    听杜解元描述,不得不感叹,确实是厉害,可又诧异,起初到这鼎州来的时候,以为只是个低魔的封建时代,可又是天上人,又是妖精啥的,之前的观点全部被打翻。

    到现在,越说越离谱,竟有点洪荒时候的感觉了。

    武圣庙已到,确实是繁华,飞檐绘彩,栋梁雕花,这哪像是个庙,简直就是一迷你的皇宫院。

    门庭数不胜数,也不知走了有多久,过了多少院子,可连那左丘丞的面都没见到。

    此地人多冗杂,多是青年才俊,大家闺秀之流,参拜那武圣是假,借这幌子出来私会才是真。

    就方才路过那长廊时,那一对男女已经互相缠绕着彼此,衣衫凌乱,互相啃咬,半点不怕人。

    一行人从他面前路过,也仿若未闻,周浩然羡慕之余,也不由感叹这世风日下,有这闲工夫,去开房多好了。

    杜解元疑惑,比周浩然还不如,盯着看了好久,终是触了他的知识盲区。

    “周兄弟,他们这是干嘛呢?”

    周浩然平稳下躁的心,一本正经道:“交流,交流!”

    杜解元顿感惊奇,也一本正经的说道:“交流?要不咱俩也来试试?”

    心中起了一阵恶寒,周浩然急忙摇头,恶心的半天不敢去看他。心想这小道士也不小了,是时候给他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

    反倒是那丫鬟跟游荀余,大笑不迭,显然是过来人了。

    又遇见了几次这事,才到深处,见到了所谓的左丘丞。

    身高近三米,怒目狰狞,身披甲胄,左手圆锤,右手巨钺,仿若古神修罗。

    仅仅是看这雕像,就给人以莫大的冲击,心中也不自主的起了朝下跪拜的念头。

    杜解元也感叹,不愧是北族人,天生神力,身高壮如山岳,凡人望尘莫及。

    传言说,那左丘丞有变化之神通,平日里也就三米多高,可若是战斗起来,脚踏地时,头可顶天。

    再厉害还能如何,那大旬国不还是灭亡了。

    听杜解元又说起南北两族,心中的疑惑更胜,心想怎么哪都有这两个族派的光辉传说。

    杜解元真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一语道破,说这鼎州的所有人,都是南北两族的后裔,心中流淌着的也是南北两族的血液。

    南族神通广,北族力量强。

    直到现在,也依旧有那些返祖归真的人出生。

    “那再往上倒呢,南北族之前又有什么?”

    杜解元摇头,说那洪荒时代的事,距今少说也有十万年时光,估计没多少人记得了。

    游荀余也叹,就算大旬国初的事都知之甚少,更别提比之还要遥远的南北族与洪荒时代了。

    说话时,庙中进来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少年,身穿着单薄的补丁褂子,神色冷峻,一个头磕在地上。

    良久,他起了身来,目不斜视的离开了此地。

    众人感叹,这人拜圣倒是简单,不点香来不烧纸,纵是磕破了脑袋,那天上人又怎会知晓呢。

    眼看时候不早,游荀余请他们移驾,去岺州城最好的酒楼吃酒。

    最开心的当属杜解元,为了这个时刻,他昨夜兴奋的没睡,今天还旷了师兄的课,为的就是这一场。

    他是说什么也要喝个烂醉,就算是醉死也值了。

    岺州城里,最为豪华的酒楼当属城中的望尾楼了。

    楼高十八丈八,层楼步步高,八而到顶,站在顶上,可见小尾山,故名望尾楼。

    楼好厨子也好,鼎州各地的帮菜都会,味道比之原地分毫不差,就连宇京都没有这么好的厨子。

    最值得一提的,是望尾楼的酒,名曰:梦中游。

    梦中游荡,徐徐漂流,可见天上美景,忘却世间哀愁。

    话不多讲,杜解元先要了三坛子的梦中游,还未等菜来,自己先咕咚咕咚地喝了两大口,后咂咂滋味,说了句“好”。

    周浩然可没他这般海量,倒了一杯,轻抿一口,的确是不错。

    对他而言,也说不出好坏来,喝酒品的不是滋味,要的是那种迷离的感觉,这酒一杯下肚,眼前竟看到彩蝶飞舞,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酒。

    菜很快便依次上齐,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应有尽有,香气撩人。

    件样的尝了一点,确实美味,在小尾山吃了

    半月的斋菜,此刻倒被那盘河虾勾起了馋欲来,也顾不上礼数,大口朵颐。

    “听说,周公子不久前被和尚追杀,去酆都走了一遭?”

    停歇的空档,游荀余突然问起这事来。

    这都是那董梁帘给闹得,自己做什么也逃不脱他的法眼,不放弃任何一点出名的机会。

    自己前脚到岺州,后脚他就出了本《酆都游》。

    周浩然摇头,“都是路边小摊的无良作者乱写的罢了,这人哪有能从酆都回来的。游兄,你可是读书人,君子不语怪力乱神。”

    可谁知道,杜解元偏偏要去拆他的台,正色道:“酆都的确有这规矩,可周兄弟你不一般呀,打破陈规,却不受惩罚,可叹可敬呀!”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