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假期期间回老家,约着好基友兄弟,说有时间见一面。好基友姓李,名晨辉。身高175,清秀帅气,脸上一直挂着阳光的笑容,不是那种惊艳型的帅哥,但属于越看越耐看的那种类型。读书时也是迷倒过不少女孩子的,但我们晨辉兄弟一直不为所动。一日,晨辉兄弟约我到他家去,聊了近来的状况。后来给了我一份手稿,记录了他近几年的生活。我说能借我看看嘛,我义务帮你用电脑打出来。晨辉讲随便吧。然后就有了下面呈现给大家的故事。不是实录,是改换了下表述方式,同时又杜撰些故事穿插进去。供茶余饭后消遣之用。
第一记:一波三折的考试史
第一章:毕业找房子
晨辉走的是大众路线。22岁时,晨辉从省城A市一所二流本科院校毕业,与广大学子一样,毕业也就预示着失业,晨辉开始加入找工作的大军之中。同时,晨辉也有个想法就是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编制,对于晨辉这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来讲,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编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种考试在这个年代,难度还是挺大的。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最热门的岗位,竟然达到1700:1,真是个疯狂的年代。
于是边工作边备考。工作一年后,在23岁那年开始参加考试,可能准备不充分,本身态度也不端正,考了一次没考中。然后又继续工作。
转眼间到了24岁,晨辉对现在的工作已经感到烦腻了,缺乏归属感,于是在24岁那年的3月份就辞掉工作,退了所租住的房子,回家专心备考,坚持在这个本命年一定要考中。回到老家时,才发现家里根本不适合备考,于是又考虑回省城。准备在母校附近租间房子,然后去自习室看书。说做就做,晨辉买了火车票就又返回啦。等下了火车,晨辉开始恐慌了:今天晚上住哪呐?未来就一定能考中吗?没了工作,没了经济来源,中间万一出点状况,该怎么办呐?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面前,晨辉在火车站广场上,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感。先把今晚的住宿解决掉。在A市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找个住处应该不难吧。打开手机,翻完所有的通讯录,晨辉不知道这个电话该打给谁。因为已经毕业两年了,有的已经离开省城去其他城市发展,有的回了老家,有个考了研究生,几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也都各奔东西。在火车站,愣了一会神,又翻了一边通讯录,还是不知该打给谁。最后无奈之下还是去住了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
晨辉开始规划未来的生活。明天先去找房子。套房那是住不起的,就是套房中的单间也住不起,因为今年能不能考上还是未知之数,万一考不上,得存点钱糊口找工作,只能考虑租个民房。所说的民房就是那种没有没卫生间,没厨房,就一床、一桌、一凳的简易房间。一排很多间房子拥挤在一起,房东为了节约空间,有时是本来是一间房子,中间用个隔板,隔为两间出租,隔壁晚上打呼噜的声音都能听到。幸好,晨辉现在还没有找恋人,要不然这爱情生活都没办法过。每天早上去厕所都要跑到半里地外的公厕,并且还要排队等位子,如果拉肚子的话,只能说自求多福,忍着!环境自然不用讲了,污水横流,臭水沟到处都是,脏乱差。当然也有环境好些的,价钱另算喽。这就是所说的“城中村”,蚁族的生活。现实扑面而来,理想也随之远去。
晨辉一大早就起来,出去找房子,因为12点前退房是不加钱的,如果12点后退房就要加钱。所以晨辉要争取在12点前找到房子,把东西搬进去。带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慌,晨辉跑到学校附近的城中村,找了一家又一家。最后敲定了一间房子,在二楼,房东家隔壁。并且房东讲:“这间房子,我一般人不租给他,因为就在我隔壁。看你是个大学生,单身一人比较文面,应该不会吵吧。”
”我不吵“。
下了定金,赶紧回去搬东西。在二楼,走廊很小,隔一条道就是对面家的房子。春天可能还好,到了夏天,这没有空调,又朝阳的房子,不知道会热成什么样,但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晨辉来讲,只想着在12点前要回去搬东西,根本没考虑到这些问题。
安定下来后,晨辉开始了备考生活。白天去学校自习室,晚上回来休息,就像自己原来读高中时的生活,非常枯燥。“所幸的”是还有两个调剂。一是隔壁房东家半岁宝宝夜半里的哭声(房东问晨辉可吵闹,其实是房东影响了晨辉的生活)。第二:因为学校离城中村还有很长一段路,大概半个小时的行程,每天晚上从学校回到住处的路上,会经过很多家按摩店(你懂的)。每天晚上按摩店的小姐出来站街时都会同我们的晨辉兄弟热情的打招呼。因为每天都要从那里通过,时间长了,小姐们看晨辉每天都背个书包,于是调戏晨辉,给晨辉送了个外号:书生。然后每次从那里通过,小姐们都会热情的打招呼:“书生,住店吗?”晨辉被搞得很是尴尬。于是与她们交涉,说:“我住在××巷,你们不要每天都要同我打招呼。”姐姐们看晨辉急了,格格笑道:“咱们是邻居,打招呼交流感情嘛。”晨辉被搞得没办法,因为回去只有这条路,后来晨辉每次从那里过都把手机音乐开很大声,以示抗议。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