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清婉搬到上房也有十来天了。
要问清婉搬到上房后生活有什么变化,清婉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每天又可以多睡一刻钟,她只要在柔婉她们来给赵氏请安时,从自己厢房出来再一起前去即可,然后再随赵氏一起去东府给老太太请安。
其它倒也没太大的变化,因她从小体弱,身边的丫鬟婆子本就是姐妹几个里最多的,搬到上房后,赵氏也只象征性的给了两个丫鬟。
不过清婉搬到上房的真正变化是在二十天后,这天是府里发放月钱的日子,清婉来这儿也快一年了,她还是第一次领月钱。
话说,一般的官宦富户之家,小孩子都是从一出生就会发放月钱,不过怕孩子太小被下人忽悠了去,在她们还没能力自己管理之前,这钱都是由孩子母亲、姨娘或是奶妈代为领取管理的。
因清婉娘亲去世以后,她便由何姨娘照看,因此她以往的月钱都被装进何姨娘的腰包里了,害的她到现在连这里的银钱都不认识几个,白投了这么个富贵人家。
早在赵氏嫁进陆家之时,便听说赵氏的陪嫁丰厚,看来果然不假,做起事来就是这么的财大气粗,大手一挥把清婉的月钱一分不落的全交到清婉手里。
这还是清婉第一次领月钱,一回到屋里,就迫不及待的把荷包里的二两碎银倒在手心里仔细观察,心里想着二两银子是多少钱呀!
清婉抓着瑞嬷嬷的手臂让她给自己科普一下。
经过瑞嬷嬷一通金、银、钱、文的换算单位下来,听的清婉头昏脑胀,能勉强知道这时代的金钱换算概率。
不过她依然不知道她手里的二两银子能做些什么?
她依稀记得听瑞嬷嬷说过,前几年在京城买了套小一进院的房子,便跟她打探了下京城的房价。
没想到瑞嬷嬷如此沉稳老练的人也有喜形于色的时候:“我家的房子买时将近六十的两银子,不过要是现在买的话,估计得要八十两。”
呃!房子果然是增值的吗?
清婉在心里默算了下,有些不敢相信,再次确认道:“八十两这样的白银吗?”
瑞姑姑点头道:“当然!不然还能有别的银钱不成!”
天呀!这是真的吗?想想她上辈子省吃俭用,拼命工作,存了三四年的工资也只够在她呆的二线城市付个首付的。
而如今她只需要存个三四年的零花钱,零花钱唉!就可以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买套房子,而且还是全款。
想到这,清婉好纠结,她要不要把这笔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房呀!
清婉斟酌再三,又旁敲侧击的问了下赵氏的月钱和陆瑾恒的月薪情况,没想到还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目前赵氏的月钱是二十两白银,清婉当然不是因为她的月钱是自己的十倍而吓到,而是据瑞嬷嬷说,陆瑾恒的年俸只有四十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折算成银子大概也就四十两白银。
天呐!娘呐!父亲是怎么做到一个月五两不到的工资,而给媳妇一个月二十两白银的花销的,父亲果然是个绝世好男人呀!
不过也没听说这时代还有兼职呀!难怪古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果然有它的道理呀!
不过这样会不会很危险!以后不会吃牢饭吧!
清婉有些担心,委婉地对瑞嬷嬷问道:“父亲年奉有限,怎么应付府里如此大的开销。”
“姑娘有所不知,这官员的年奉只是……”瑞嬷嬷缓缓到来。
经过瑞嬷嬷的一翻科普清婉才明白,即使官居一品,一个月也不过百来两的银子,而他们往往一件日常见客穿的衣服就得百来两银子,这些官宦人家都不是靠年俸过日子的。
京官主要靠上面的赏赐和下面的孝敬,还有就是田庄上的收成了。
而地方官员则主要靠年俸与养廉银来维持生活,其中养廉银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像陆家这样则主要靠上面的赏赐与田庄上的收入来维持日常开支。
虽说陆瑾恒现在是个比较清苦的翰林庶吉士,基本上没油水,也没甚赏赐,可先皇时期,陆家靠着贤贵妃得了不少赏赐,即便如今,陆家每年所得上面的赏赐也算丰厚,只是与先皇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而那些名门望族,每一代都会培养出一个或几个精英来维系家族荣誉,从而使圣宠不率。因此古代不光是个拼爹的时代,更是一个拼祖宗的时代呀!
清婉听瑞嬷嬷讲完才明白,想到他们二房如今与大房还未分家,如今西府的开支走的都是伯府官中账房,难怪张氏在她们二房面前总是趾高气昂。
如今清婉也是拿薪水的人了,不能光拿薪水不干活呀!
因此她决定以后要干点实事,而她说的实事就是积极热情的参与到请安这项活动中去。
清婉原以为古代请只是安相当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上级问好的一种形式,自从来到这地方,她才明白,其实不然,真正意义上的请安相当于现代公司早晨打卡上班一样,当家主母可以通过早晨请安看你是否还赖在睡懒觉,这就是为什么她们是先请安,然后再回去吃早饭的原因。
不过请安也是要分先后的,像姨娘妾侍都是要在主母起床漱洗之前到正院候着的,而更有些通房则是要在主母起身时去服侍主母洗漱的。
但作为子女一般则可以踩着点去,清婉以前都是比较消极被动的踩着点去的,而现在她基本每天都要提前几分钟坐在明堂等着。
清婉觉得这样能稍稍对得起自己拿的月钱。
就这样平静的又过了一个月,清婉终于迎来了她五周岁生日,赵氏特意为她办了一场家宴,还邀了东府姐妹两与堂舅刘家姐妹一起过来陪清婉过生日。
过完生日后清婉就正式进入六岁,每天开始学习起女红,而清婉的女红启蒙老师便是舍不得她搬去上房的何姨娘。
清婉承认何姨娘的女红确实很好,是个好绣娘,但何姨娘绝对不是一个好老师。
她每每看着何姨娘心不在焉的授课,原本打算好好学习女红的她只能转而请教瑞嬷嬷。
不过清婉对女红实在没有天赋,要是让她读书写字,清婉觉得自己在一众姐妹里肯定有天赋(毕竟也曾寒窗苦读过),可惜在这万恶的旧社会,对于女子而言,女红是必修课,而读书认字则是选修课。
看大姐姐静婉到现在还大字不识几个,看来陆家似乎完全没有给女儿选修的意思,清婉只得把所有心思放在女红上,争取能够笨鸟先飞。
清婉认真努力的学习女工的态度并没能改变何姨娘的教学态度,但她的继母赵氏似乎看到了她的努力,没过几天赵氏竟请了江南苏绣大家——卫绣娘,来教府里四位姑娘女红。
这事儿报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听说请的是江南苏绣大家,异常高兴,“瑾儿真有福气,竟能娶到你这样温婉贤惠的好媳妇。”
清婉姐妹几个也高兴坏了,她们以前都是在自己院子了由身边精通女红的嬷嬷传授技能,可她们到底都处在贪玩的年纪,平时姐妹几个在一起虽也有拌嘴,但一分开又想能够在一起玩耍,而如今姐妹四个终于可以一起,哪怕在一起只是为了学女工,不过总比一个人枯燥的学习女工要开心有趣的多。
不过要说最开心的便是何姨娘了,何姨娘这一个多月来,每天在正房赵氏眼皮底下教清婉女红,却一次也没见到陆瑾恒。
且以前何姨娘还有时间给陆瑾恒做些贴身衣物,可如今她一但有想给陆瑾恒做衣物的想法时,赵氏身边的丫鬟就会让她先给清婉做些贴身小衣之类的。
如果何姨娘还想给陆瑾恒做衣物就得加班熬夜,可她看看赵氏年轻娇嫩的脸庞,在摸摸自己已经开始长皱纹的眼角便退缩了,开什么玩笑,熬夜是会加速衰老的。
正在教清婉女红的何姨娘,咋听说以后不用去正房教清婉女红,她都想直接转身走人。不过多年来的生活习惯让坚持教完这最后一节课,并在走时特意向去赵氏道谢。
但经过上次清婉搬到到正房的事,她这次再也不敢说自己舍不得清婉,要常过来陪清婉的话了。
清婉看着准备转身走人的何姨娘,心情极好,因此出声挽留道:“姨娘,我喜欢姨娘教我,以后午后有时间姨娘再过来教我可好?”
何姨娘听清婉说喜欢她教,心里难免也有几分得意,她放柔语气道:“清姐儿乖,夫人请的是江南的苏绣大家,她教的比姨娘好。”
“可是,可是姨娘绣的快,我已经跟祖母说与大伯母说过,等到她们下个月生辰前,让姨娘教我给她们绣两件靠枕,要是换了别的先生,到时我绣不出来怎么办?“
何姨娘有些怀疑,“姐儿什么时候跟老夫人说的?”
“我忘了,好像是姨娘教我学刺绣那天。”
“这有好些天了,姐儿怎么也没跟姨娘提起,靠枕比较难绣,且要绣很长时间的?”
“那怎么办,要不姨娘帮清儿绣吧!”
何姨娘十分烦躁,很想拒绝,但看坐在上首的赵氏,还是’欢快‘的应下:“好,那姐儿跟着先生好好学,老夫人与大太太的生辰礼姨娘帮你绣。”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