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店面七尺见方,吕氏一个人就能看顾得过来。再加上现在她们的物件种类没那么丰富,倒是够用了。
虞婉在镇上还没有见过有哪家用琉璃或者玻璃的。要么是还没出现,要么就是十分贵重,她现在也用不起,因此柜子特意定制的三层,每层微微倾斜,这样东西摆放的空间更大一些。柜子半人高,上面的空间就钉了木楔子,好把络子、头绳之类的物件挂上。
现在一家人都住在铺面后面,虞信用了早饭去码头做活,晚上就回屋里休息,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现在手头上最赚钱的就是串珠绣了,而且是独门的生意。虽然串珠绣需要的珠宝虽都是米粒大小,可一幅绣品用量下来也不便宜,因此虞婉准备走的是高端定制的路子。刘员外家老太太的寿宴还没开始,等到时候,寿服一亮相,肯定会有人来打听的。虞婉就准备做个桌屏大小的串珠绣件挂在店里,好给来打听的潜在客户看看样子。
不过,做什么花样的好呢?虞婉觉得光想不行,还得到卖珠宝的地方看一看才是。这种特别碎小的珠子尺寸比较少见,她看了好些家,也就是珍珠、玛瑙和玉石一类的比较多些。其中有一家,还有一批数量不多的石榴石。
这石榴石成色不是特别的好,因而价钱上就有所退让。但是酒红色的珠子正合石榴的颜色,再加上原有的裂纹,绣上一副多子多福的石榴图摆件是最好不过的了。
珠子不多,且这么小的不管是用来做手串还是珠花都差了些火候,一般人家不会买来用,因此,掌柜的搭了些其他的小珠子,很爽快地以十两银子成交了。
想着以后做大件的机会还多着呢,虞婉买了个绣架,备齐了东西就回店里去了。
新开张的店,虽然不能说是客源滚滚,不过时不时就有姑娘三五成群地进来,也算生意不错了。虞婉跟吕氏打了招呼,就进到后院准备把多子多福的绣件尽快绣出来。
这次没有主家的要求,虞婉尽情发挥自己想象画花样子。一枚石榴切成两半,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实,上面立了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这蝴蝶浑身白红相间,只翅膀地一圈是碧绿色的。你要问着这蝴蝶是什么品种?嗨,不过是虞婉根据手头的材料因地制宜随便画的,有没有这模样的蝴蝶都不一定呢。
紧赶慢赶,虞婉也没在刘员外家老太太寿宴前绣完。因此第二日有人来上门问的时候,虞婉就把半成品给人瞧了瞧。虽然都喜欢得很,但是价钱就已经逼退不少人了。
虞婉也不着急。虽然这些太太、姑娘们没找自己高端定制,可也给店里带来了不少生意呢,连五十文的络子都卖了好些个出去,直把吕氏乐得合不拢嘴。
第一个定制衣裳的,是家里卖瓷器的王太太。
听王太太说,她们从府城来特意参加刘家老太太的寿宴,见过老寿星当天穿的衣裳后,就动了心思,想让虞婉帮着准备自己大女儿及笄时用的大袖礼衣。
王太太来自然是向刘员外家打听过的,带了一匹大红色的妆花缎子。至于价钱,召州府大半的瓷器都出自王家的民窑,王太太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虞婉细细看了王太太带来的缎子,便问王太太对礼服有什么想法。
“只要能衬我家莲儿就行,我看姑娘给刘家做的衣裳就很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为花中君子王,又暗含了王姑娘的名讳。不若就在礼服上绣莲花如何?”,说完虞婉想了想,又补充道,“若要隆重些,可绣重瓣之种,红千叶、落霞映雪、碧莲都是不错的样子,太太喜欢哪一个。”
这可把王太太给问住了,不过她是个爽快人,直言:“我对花的品种没什么研究,这些个名字都不知道。还请姑娘讲讲?”
虞婉记得自己之前画的花样子里面就有几副莲花的,顺手就拿出来给王太太看:“其实也没什么讲究,不过就是颜色不同罢了。这红千叶是重瓣红莲,落霞映雪是重瓣粉莲,这碧莲自然是白色的。王太太喜欢哪一种?”
虞婉这都是黑白手稿顶多看下样子罢了,王太太觉得哪个花样都好,难以取舍,只道:“及笄的大日子,红色的喜庆些?只是我看这些样子都挺好看的。”
明白了王太太的意思,虞婉就好发挥了:“这有何难,不管是单瓣还是重瓣,咱们又不是养花去,只管都放在样子里也就是了。那些个红台莲、千瓣莲也只管往里加,花团簇拥的才好。只是,礼服上是只绣花呢,还是花叶都有?”
“哪种的好看些?”
“都不错。单绣花的富贵逼人,有花有叶的色彩多样。”,虞婉看王太太像是个选择困难症,便出主意道:“不如我把两种花样子都画出来,王太太给王大姑娘看了再选?”
王太太再没有不从的,便约好明个再来。
虞婉以为王太太是第二日来取样子,没想到王大姑娘也跟着来了。
王大姑娘身着海棠色绸绣比甲,上面绣了一簇一簇的绣球花,元宝髻上插着个金光闪闪的步摇,看上去富贵招摇。
虞婉想着,这明显就是喜欢第一种花样子的人啊。但她也不多话,只把花样子都拿出来给王大姑娘瞧。果然王大姑娘瞧中了那遍绣莲花的样式:“做人,就得要花团簇拥地才好。”
“姑娘喜欢便好。”,虞婉笑着应和。
料子,样子都定了,因选的都是红色的莲花,需要的珠宝量又大,王太太特意让人从州府带了一批深浅不一的红玛瑙来,还另外留了银丝给虞婉用。
王太太不差钱,可虞婉得先商量好。这次整个衣服除了袖子上半截和后背,都要串珠绣,和刘员外家的工作量不可同日而语。王太太见过寿服,又看了虞婉绣了一半的桌屏以及花样子,非常大方地定了二百两银子。
两个多月的活计,挣二百两绝对赚了,虞婉非常开心地把在店里采购了一番的王太太和王姑娘送了出去。
虽然店里的东西不贵重,不过心思都挺巧的,拿来赏玩或是送人都还不错。王太太这是把自己东西当特产了吧。
欠的钱自打虞婉从刘员外家出来就让便宜爹去还了,如今手里还有四十两左右的现银,两个月后又有二百两银子的收入。如今,家里人的文化教育也要提上日常了,尤其是小豆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