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兰花送走了沈明北,心里却一点不轻松。俗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在家里就剩一块钱,她心里可不就慌张的不行。
现在的八十年代使用的还是第三套人民币,一块钱是深红色的纸币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图案为国徽、放牧图,象征发展畜牧业。最大的面值是十块钱,黑色的的色调,正面为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背面图案为□□城楼,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团结”。。
顾兰花苦笑一声,她可从来没有这么拮据过,想想前世自己事业有成,从未钱发过愁,她低头看看手中的钱,心里暗自盘算着有什么来钱的方法。
都说八十年代是黄金一代,国家百废待兴,政策扶持,各行各业都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多少成功的老板都是从这里赚到第一桶金。
顾兰花前世是做教育出身的,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抽出课余时间做兼职,当家教,等到大学毕业时也摸清了行业规则,一边读研一边和几个朋友合计,成立了辅导机构。顾父顾母也都是多年的老教师,在教育系统有三两个好友,认识许多退休或是体制内的好老师,把自己的人脉介绍给女儿为她铺路。
都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这话一点不假,顾兰花又正赶上了好时候,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宁可省吃俭用也要大把大把的向教育机构投钱,她的辅导机构老师专业,水平高,来上课的孩子不少成绩都大幅度提高,口碑在家长中间很高,没想到一来二去的还真叫她闯出了名头。
事业取得开门红后,她的分店也一家家的开起来,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从课外辅导到考研考公辅导,雅思托福辅导,再到图书出版,十多年的时间她已经成为Z市有名的富豪。
虽说前世事业成功,顾兰花却不准备重做老本行,至少短时间不会去做。八十年代不比后世,家长们的教育意识普遍上不去,很多孩子都是上到初中,好一点的到高中就停止了,很少有人会投入大价钱去给孩子报辅导班。
“民以食为天”,她想了想还是要从吃上入手,无论生活怎么样,饭总是要吃的。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家也愿意花点钱吃点好的,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启动资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她想着还是尽快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低成本、能做成的机会。
打定主意,她心里也轻松许多,在家收拾收拾等着沈明北回来。隔壁吵闹声不断,七八岁的孩子讨狗嫌,两个男孩子大呼小叫不安静,中间还夹杂着女人尖锐的骂声,不一会儿骂声变成了巴掌声,两个孩子的哭闹声更大了,吵得她头一阵阵抽痛。
顾兰花也算是和教育打了半辈子交道,大学研究生学的学科教育,后来开辅导机构实践经验也是不少,倡导和孩子交朋友,不能打骂,辅导班里见那些急躁的家长总是要劝两句。但是现在她却不打算去管,也不能去管。自己只是分了家的三婶,这样贸然过去大嫂心里肯定不舒服,还要疑心她是故意上门找不痛快。
她一看现在阳光正好,温度还算舒适,索性一关门到村里逛两圈,听不见心也不烦。
顾兰花穿着厚厚的棉衣,压得都快抬不起头,越发想念前世轻薄的羽绒服。村路上的积雪还未化,一踩上去“咯吱咯吱”响,她也不着急往前走,放缓脚步,在雪地里踩出一个个脚印,脸上的神情惬意的很。
村里也有人不少溜达,或者三两个人积聚在谁家门口,聊聊这家的媳妇,那家的婆婆。顾兰花过门半年,村里的人也大都眼熟,叫的上名字。她也不拘谨,“婶子”、“大娘”喊得落落大方。
“明北媳妇,这是上哪去啊?”
“我看这天气正好,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出来溜达溜达。婶子吃了吗?”顾兰花觉得来人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具体是谁,叫什么。但丝毫不影响她熟络地寒暄着,中国式常见问候语。
“吃了,刚吃完,有时间来家玩啊。”
“好的,婶子,有时间一定去。”
……
村里大部分人朴实热情,顾兰花逛了一圈,收获不少寒暄招呼,她估摸着出来也有一个多小时了,转身慢慢向家走。
太阳渐渐西移,顾兰花望向窗外日光逐渐昏暗,心里盘算着沈明北什么时间能回来,刚想到这,就听他在门外大声喊“媳妇儿,我回来了。”
顾兰花听到这声立刻放下心来,脸上挂着惊喜的笑容,站起身拍拍身上的褶皱,想出门迎一迎,刚打开房门,正碰上沈明北也要伸手拉门进门,夫妻俩在门口差点撞在一起。沈明北连忙退后两步稳住身形,他一见着人,笑得见牙不见眼,“媳妇儿,你看我带回来什么好东西。”把手上举着的东西向前晃了晃。
顾兰花这才发现他手里举着的东西,似乎是什么野物,不大的个头,被扒了皮毛,只剩里面的肉,就这肉还不是完整的,被人用刀剁去一小半。她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知道这是有收获了,笑道,“这是打到肉了,这是什么啊?”
“这是野兔,你是没看到,这大冬天的到处没食了,这兔子还膘肥体壮的,毛也顺溜,这只兔子得有五斤,被二柱剁去了一小半,光这剩下的就得有三斤多。”沈明北兴奋的双手比划着,脸今天在上山吹了大半天冻得通红,笑容却丝毫不减。
一转眼看着隔壁有人要出来,眼疾手快的拉着顾兰花闪身去厨房,“走,媳妇儿,咱去厨房剁兔子去,再加几个土豆,红烧兔肉加土豆,想想就要留口水了。”
两口子刚闪身进厨房,隔壁人就出来了。王萍看着隔壁空无一人的院子,恨恨的跺跺脚,刚才就听到小叔在门口喊,她寻思着备不住是弄到点什么好东西,过来看看能不能占到便宜,这两口子溜得倒是快。
她不甘心的伸长脖子往隔壁看了看,眼睛瞪得大大的也没看到有什么异样,冷哼一声猛摔下帘子进屋了。
一看炕上躺着打瞌睡的沈明南,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快走两步在他胳膊上使劲拧了一下,把他一下疼清醒了,“嘶——,你又耍什么疯,嘶啊——,下手这么狠。”沈明南赶紧上下摩挲缓解疼痛感。
“你说我耍什么,还不是隔壁老三,刚才在门口咋咋呼呼的,我就想看看是不是弄啥好东西了,这两口子属兔子的,还没等我出门呢就溜没影了,也不知道这是防着谁呢。王萍一屁股坐在炕边,气呼呼的抱怨。
“你管他干啥,他一天天到处混能有什么本事弄到好东西,”沈明南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弟弟要是有那本事,当初自己也不会想方设法把他分出去了,“再说老三要真是能弄到好东西也不会给你,你就别操这心了。”
他也是知道当时分家把老三欺负狠了,兄弟感情淡薄,也就是看在爸妈的面子上表面上过得去,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王萍却不这样想,“凭啥没我的份,你是他亲大哥,我是亲大嫂,他还能不顾兄弟情。”又想这话说的不太有底气,这老三犯起混来还真不给他俩这面子,话头一转,“就是不看咱俩的面子,还能不看爸妈的面子。那爸妈和咱们住一起,他要是弄到点好东西还能不给爸妈点,给爸妈不就是给咱嘛!”关键是不知道老三到底弄没弄到好东西。
沈明南见她说不通,也不愿再搭理她,一翻身转向墙内继续酝酿睡意,含糊着,“光琢磨这些没用的,你要是闲着没事就赶紧给孩子做饭去,别什么都推给妈干。”
“孩子?”王萍眼睛一亮,对啊,老三不待见她躲着她,但是不能躲着孩子啊,那可是他的亲侄子,孩子上门还能撵出去。一会儿就让老大老二去隔壁看看到底有没有好东西。
王萍心情愉悦的站起身,想着嘱咐两个儿子到了隔壁怎么说,余光瞥见自己男人又睡着了,好心情顿时大打折扣,狠狠地隔着被子拍了他两下,出了胸口这股气,一扭身掀开门帘出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