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杀

小说:皇凰梦 作者:短歌夏商
    “阿姊,独孤长兄的婚宴什么时候啊?”

    郑果儿凑到我身边问道。

    我白了她一眼,给自己沏了杯茶,说道

    “再怎么样也应该等贺若将军回京啊,你怎么比新人还急?”

    “诶呦~我急?我才不急呢,”郑果儿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说道

    “我这不是关心独孤长兄嘛。”

    “你呀,你这喜欢看热闹的性子真是改不了啊?”我说道

    “你知道你这是什么吗?”

    “什么?”

    “八卦。”

    “八卦?”郑果儿莫名其妙的指着自己,

    “我可看不懂周易。”

    我听罢嗤鼻一笑,她这一脸的无辜让我心情好了许多。

    她见我不理她,眼珠子一转,又一脸八卦的凑了过来

    “阿姊,你知道不?这几日京城都传遍了,皇上东廵前又把齐国的那个冯淑妃赐给后主了。”

    “听说了,怎么了?”

    “阿姊你见过那个冯淑妃吗?”郑果儿问。

    “没有。”我道。

    “诶……我也是……”郑果儿叹了口气,撅着嘴坐了回去,右手支颐,了然无趣道

    “我上次在宫中听到有人嚼舌根,说冯淑妃根本没有传说中的漂亮,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每次进宫,处道都要在我耳边唠叨,害的我也不敢去问。”

    我无奈的摇摇头,又抿了口茶。

    “阿姊……你说冯小怜漂亮嘛?”她想了半天,还是凑了过来。

    “应该……不丑吧,”我道

    “要不然怎么倾国倾城呢?不是说她是现世的妲己吗?”

    “我也觉得,你说玉体横陈的冯小怜能丑嘛。”郑果儿听罢,好似自己了若指掌般的一拍桌子,说道。

    我见她的样子实在是好笑,忍不住笑了出来。

    郑果儿正得意,见我嘲笑她。先是莫名其妙,后突然醒悟,正想叫喊,却见有侍婢前来,掀开了雅座的帘子。

    只见小翠和杨素一同前来,小翠手上还提着菜篮子。她身后的丫鬟好似已经见怪不怪,任由主人手拿菜篮,自己默默的跟着。

    “韩国夫人也在?”杨素进来,看到我以后,佯装惊讶的说道,随即给我行了个礼。

    我站了起来,回礼到

    “来此与果儿闲聊几句。”

    郑果儿趴在几案上懒得动,看到小翠的模样,却直起了身子,说道

    “正想着你怎么这么晚?原来你去买菜啦?”

    “府上的吃食不新鲜了,我就去采购了些。”小翠道。

    我看着她,穿着朴素,荆钗布裙,连脚下的鞋子都是补过的。头上全无发饰,倒是像普通村妇一般,一把木簪随意的将头发盘起。这幅样子,全然不像一个朝廷命官的夫人。

    如今高熲身子痊愈,已经入仕为官。小翠这副样子,着实是不合规矩。难怪郑果儿会看着奇怪。

    我也责到

    “你好歹也是个贵妇,怎的如此扮相,还自己出去买菜?”

    “小姐……我……”小翠为难道,

    “我这么多年习惯了,改不了……夫君他也不说……我就一直这样了……”

    “你呀,昭玄他不说,你也该在外面给他留些面子啊。你这样扮相传出去,别人怎么说昭玄?”

    “我……”小翠一听,无措的抬起头,一下子愧疚起来,坐立不安。

    杨素见状,笑言道

    “能说什么?说高夫人勤俭持家?”

    我听罢瞪了杨素一眼,他朝我挑挑眉,转过身对小翠道

    “夫人方才不是说要回去给小郎君烧饭吗?”

    “哦,哦……对对。”小翠好似如梦初醒,也顾不得方才的窘迫,说道

    “弘德,弘德还没吃饭呢……”

    说罢急忙向我行礼,便打算离开。

    杨素见罢,对郑果儿道

    “要不夫人去帮帮高夫人?高夫人家里不是还有一个刚满月的郎君吗?”

    “我?”郑果儿满脸茫然的指着自己,我对她使了个眼色,她才些许明了。点了点头,招呼杨梅扶她起来,一边疑惑的看着我和杨素,一边嘴上说着

    “我去……高府……帮高夫人照顾……孩子……?”

    她说着说着,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话,歪着脑袋随着小翠出去了。

    我看着她们两个,一个天真,一个质朴,温柔的笑着。

    杨素也是满脸的宠溺笑意,负手而立,直到郑果儿和小翠消失在楼梯拐角处。

    “处道你可真是幸运,有这么个活宝天天陪着。就算在朝堂上有什么不快,想必一回府就烟消云散了。”

    我道。

    “是啊,果儿可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啊。”杨素甜蜜的笑着,这样的单纯的温柔倒是很少出现在他的脸上。

    我深吸了口气,转换了情绪,重新坐了下来。

    *****************************

    杨素见我神色有变,也随着我坐了下来。

    我给他沏了杯茶,说道

    “我不跟你兜圈子,找你来就是想问,如今情形,该当如何?”

    杨素见我直接,放下茶杯,说道

    “死局。”

    “就无法可解吗?”我心下一紧,问道。

    “如何解?”杨素侧过头,一手撑着几案说道

    “夫人定然问过昭玄兄了吧,他可是有办法?”

    我紧蹙眉头,摇了摇头。

    “想必,该说的他都说了,昭玄兄看的透彻,在下确实并无他法。”杨素道,

    “宇文宪和王轨为何得到皇上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是真心辅佐,所以他们的想法皇上定然不会视若无睹。此事,只要他们杀心不死,早晚普六茹兄都是保不住性命的。”

    我咬紧了嘴唇,嘴角不住的抽动,心中的恨意难以言喻。我努力的压抑着心中的怒火,不想在杨素面前表现的太过激烈。

    “联姻其实并无不妥,在下也赞成,然而如今助效甚微。所有的症结,都出在皇上,若是此处不解,旁的事都是徒劳。”杨素站了起来,道

    “其实还有一事,夫人需警惕。”

    “何事?”我的声音阴暗冷冽,我喝了口茶,就连温热的茶水入喉都是冰的。

    “太子妃。”杨素回过身,说道

    “坊间传言,太子妃所怀龙胎是个皇子。如今太子妃临盆之期将近,夫人需做好准备。若真是皇子,皇上定不会留下普六茹兄。”

    我猛地抬头,双眸紧盯着杨素。

    我明白,之前作为都是饮鸩止渴,如今迫在眉睫,该当如何……

    我闭上眼睛,紧抿双唇,纵使心中翻江倒海,面上,努力毫无波澜。

    想必我的冷静在杨素看来却是毫无作用的伪装,他了然一笑,坐了下来,说道

    “夫人定明白在下的意思,若真是皇子,皇上在两者之间,定会选择牺牲普六茹兄。若是公主,那之前的种种,也会徒然成为坊间笑柄。而太子妃之位,怕是徒有其表了。”

    “可宇文宪不一定会如此想,若是太子母家太弱,那也会朝政不稳啊!”我反驳道。

    “或许吧,这件事儿怎么想,也都有理……”杨素道,

    “可若是皇上认定了太子妃之子,那在太子即位前,依着咱们皇上的性子,怕是定要斩草除根。”

    ……

    “两边都是死路,如何有解?”杨素扬起眉毛,说道。

    我睁开了眼睛,杨素悠然自得的眼眸中,却又混沌不堪。我眯起眼睛仔细的瞧,却仿佛是在他的眼眸中瞥到了一丝忧虑与惶恐。

    他见我沉默不语,或许是我空洞无物而又深邃冷冽的眼神让他有了些许不适,过了一会儿,他很是自然的别过了自己的目光。

    他轻咳一声,笑言道

    “不过夫人不用担心,如今太子妃还未生产,而且皇上已经率部回京,如今都过了黄河了,怕是没有机会了。”

    “……”

    我眼露悄然凶光,却是暗藏在惶恐之中,让人分辨不清。

    “我猜啊,近几个月皇上是不会有所动作的,其中缘由很简单。他没有理由。”杨素自得到

    “连杀高纬都要寻个理由,更何况处置普六茹兄呢。”

    “你什么意思?”我一挑眉,冷声问道。

    “我的意思是……”杨素凑了过来,神色聚变,黯哑声音之中透着嗜血的凶残

    “抓紧时间除掉他,这是唯一之解法。”

    !

    ……

    我听罢旋即睁大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

    说实话……我不是没想过……

    可是被他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我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抬眼死死盯住他,不发一语。

    杨素肯定的回望着我,这次却丝毫不避讳。

    我在心里盘算着,思考着。

    杀他……是唯一之解么……

    我不愿意相信。

    我承认,杀死他,我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我恨他,怨他,把他当做绊脚石。

    可……毕竟多年朋友,或许我一厢情愿的把他当做知己,杀了他……

    我能做到吗……

    或者……

    我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么……

    *****************************

    我屡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想,反复的确认。

    可是……

    结果却仍是……

    他……死……

    ……

    杀意……

    我不得不承认,杨素的话,让我的心中萌生了杀意。

    想到多年前的血洗,想到父母的尸首,颠沛流离的家族,还有独孤陀蒙在那一半面具之下满目疮痍的面容……

    成王败寇……

    历史便是如此残酷,也是如此刺激。

    决不可坐以待毙。

    如此,不如我们先动手。

    我眼中的嗜血渐渐的付出水面,嘴角勾起了一抹冷切的笑意。

    要斗,就斗的彻底些,干脆彻底解决了问题。

    杨素见罢,挑了挑眉毛,坐了回去。

    杨素抿了口去茶,感叹道

    “果然是不一样啊?这收复了中原,长安的茶都变好了。”

    “是啊……这茶可都是中原名品呢……”我笑道

    “若是没有前线将士浴血,怎会有我们在此品如此人间佳品呢?”

    *****************************

    六月,丁卯(二十六日),北周国主到东部巡视。秋季,七月,丙戌(十五日),驾临洛州。八月,壬寅(初二),议定度量衡制度,向四方颁布。

    九月,戊寅,周制:“庶人已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圆绫、纱、绢、绡、葛、布等九种,余悉禁之。朝祭之服,不拘此制。”

    冬,十月,戊申,周主如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