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努力挺直腰杆稳住心态终于他扛住了。
就不是一千万贯宝钞吗?
不就是区区钱财吗?
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啊!
他用力甩头保持住冷静。
还好先生提前领自己去了金库逛了一圈等于是打了预防针种了疫苗。要不然朱标还真怕抗不下来。
反正不管怎么说现在手里捏着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朱标觉得自己腰都粗了一大圈这就是财大气粗的感觉。
他一边向母后写信说明此事一边琢磨着干点什么。
别的不说戍边将士那么苦给他们多发点东西改善点伙食还有建学堂这都是必须的。
另外也有不少边军士兵叫苦说是娶不到媳妇。
朱标想起来自己早早就定下了娃娃亲他是不愁婚事的推己及人将士们不容易是不是可以出点钱帮助大家伙成亲?
朱标一个点子接着一个点子思路非常清晰。其实这些年学了这么多东西还是有点用处的。
至少他知道马皇后怎么对待下面的工人也知道父皇如何恩赏有功将士甚至还知道商行的运行。
总而言之朱标心气非常高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成一些事情了。
少年热血最是有冲劲儿。
可就在朱标忙活的时候来自长芦盐场的冲击终于波及到了应天各个衙门都被惊动了。
首先就是负责盐政的户部此前成立税务部之后户部就失去了不少权力只剩下户政和盐税而且税务部还几次要侵夺盐税双方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
现在好了长芦盐场把盐价打到了地上那些盐商人人叫苦盐运使衙门维持不下去亏本卖盐淮东的灶户支持不下去两浙也出现了灶户逃跑的问题。
总而言之户部焦头烂额。
地方上也不断上奏说是灶户逃亡引起了许多问题请求朝廷降旨安抚人心。
只是令人讶异的是一向勤政的朱元璋竟然毫无反应明明当天就能批准的东西竟然统统留中不发。
足足十天没有动静。
而就在这沉默的这段时间里第一批长芦的盐已经通过漕粮船只送到了扬州常平仓。
官府开始售盐了不算贵十文钱一斤。
比起张士诚希望的五文钱还要贵了一倍!
可即便如此也只有当下盐价的三分之一!
作为盐商云集的所在扬州的盐价丝毫不比其他地方低。
只是这一次盐价真的崩塌了。
百姓冲到常平仓购买平价食盐场面非常热闹大爷大妈全都出动了一船的盐仅仅半天就销售一空。
负责销售食盐的官吏不得不一再保证不要着急三天之内还会有食盐送进来。放心价钱只会更低!
好容易把老百姓安抚走了。
当天夜里几位负责常平仓的官吏就被罢免了甚至没等到第二天就让他们赶快滚蛋。
随后一道命令下来常平仓只能用于粮食售卖食盐不在其中。
“乡亲们多谢大家伙了!我们十年前就追随着上位在军中读书在军中杀敌立功后来到了地方为官管常平仓。我们做事一不犯王法二不害百姓。长芦盐场是准备建立平价盐店的由于一时来不及就放在了常平仓出售。为了尽早让大家伙得到实惠我们就干了。现在丢官罢职我们也问心无愧!”
“告辞了回乡种地去了!”
这几个官吏说完背起行囊徒步出了扬州向着定远方向而去。
他们这一番话也基本把事情说明白了。
长芦盐场开始向外面出售食盐了低价优质的食盐迅速冲击着食盐市场。
百姓们自然是感到了欢喜鼓舞。
其实算起来当下老百姓最大的花销其实就是食盐粮食能自己种布匹也能自己纺男耕女织不愁吃穿唯独没法自己弄来食盐。
这也是历代盐铁专营的道理。
现在好容易有了便宜的盐价钱降了这么多怎么还不让卖了?
这是什么道理?
扬州百姓一面去追寻那几个常平仓的官吏大家伙请求他们留下来另外又有人去扬州府衙直接询问凭什么不让卖?
是什么道理?
更有几个老人主动站出来要讨个说法。
别的不说当初陛下还没渡江呢我们都叫他上位那时候只要有事就能去找陛下陛下不在张相也在偶尔还能见到李相公。
有什么事情都能跟他们说!
好容易盐价下来了还不许我们有点实惠吗?
凭什么不行?
要不要我们去应天去敲登闻鼓求见陛下好好说说这事?
面对扬州百姓的愤怒府衙撑不住了立刻撤销了公文让那几个常平仓的官吏恢复原职。
至于出售食盐的问题他们也是同意的但是既然是出售食盐就有盐税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确当的办法所以……不过大家伙不要着急等有了定论一定让大家伙买到实惠的盐!
好一番安抚总算让扬州百姓暂时冷静下来。
可是这一番动静还是过了大江传到了应天。
许多报纸也都跟进开始讨论起盐价的问题。
现在的盐价到底贵还是不贵?
一个人一年十斤盐好几百文家里头有十几口人就要五七贯宝钞属实不少。
毕竟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那么多。
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要花钱光是个盐就占用了这么多其他的地方怎么办?民生还要不要顾及?
过去大家伙都觉得盐价很贵降不下来。
现在长芦盐场已经证明了盐价用不着那么贵几文钱一斤就可以了。
总不能是长芦盐场亏本卖食盐吧?
有人还煞有介事弄到了从扬州买来的长芦盐经过一番检验发现这些盐干净味足比起市面的淮盐还要好!
事到如今没有什么好说了吧?
物美价廉谁都知道怎么选择为什么还有人反对?
又到底是什么居心?
面对种种议论朝中再也没有沉默了。
尤其是中书省的李善长他早就知道要出事。
自从太子朱标去了北平不断有惊人之举。表面上是太子背后就是张希孟。
而张希孟这人一旦做事就是环环相扣绵绵不绝。宛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李善长是深有体会的。
果然一个盐法烧出了一把大火这一把火还指不定烧到哪里呢!
“既然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下面人怎么就那么不懂事非要让老夫为难到底是什么居心!简直可恶!”
李善长在中书省议事堂大发雷霆他要求御史台立刻彻查扬州官吏弄清楚到底是谁反对出售平价食盐。
这事让杨宪负责。
再有就是有关户部税务部还有盐运使衙门必须在十天之内商议出一个办法盐税要怎么办新的盐法要如何落实……
“胡尚书你可要多用心才是陛下在盯着天下百姓也在看着我们无论如何也要给悠悠众口一个交代。”
说完之后李善长又自顾自叹了口气“这把年纪了扛不住了要不了多久老夫就打算回乡抱孙子去了就不能让老夫过几天安生日子吗!”
李善长近乎抱怨的话听在几个有为中年的耳朵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李善长终于扛不住了这老家伙要走了。
只不过他是真心要走还是以退为进这就不好说了?
他是暗示谁能帮他渡过危机他就传位给谁?
要是不帮他趁机推他一把能不能踩着李善长的尸体往上爬呢?
面对着纷乱的朝局种种猜测不一而足人们也都在尽力权衡着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可就在中书省还没有结论的时候有一份来自御史台的万言书洋洋洒洒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御史中丞茹太素上书……他这人文采很好墨水也多又引经据典朱元璋乍看之下都有点吃力。
足足看了一半之后老朱才大约明白茹太素的意思。
他认为太子年幼尚在冲龄只宜观政不宜有所作为。
盐法干系重大千百年延续不宜随便标新立异妄改盐法。
不过念在太子年幼不必惩罚只要太子回京选派贤德之臣妥善教导数年之内必定能明晓政务不负陛下苦心。
朱元璋捏着鼻子看完茹太素的高论!
可真是高明地一塌糊涂!
“谁让他这么写奏疏的?谁让他给咱拽文的?”朱元璋一声怒吼!
“郭英!”
“臣在!”
朱元璋道:“你现在就去派人把茹太素给锁拿到诏狱。”
郭英点头正要转身。
老朱又道:“拿着这篇奏疏你们看里面有多少不认识的生僻字有一个算一个一个字一板子!去吧给咱狠狠打!让这个东西知道厉害!”
郭英连忙答应可他接过奏疏才扫了一眼顿时就懵了。
听朱元璋的意思是要给茹太素一点教训不是杀他。
可问题是他扫了一眼就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
乖乖!
这要是按照一个字一下估计能把茹太素捶成肉泥烂酱直接能做牛肉丸的那种这不是让他为难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