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两套体系(三更到)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常遇春那么勇猛无敌的人物竟然惧怕老婆蓝氏把他治得服服帖帖的。

    到了第二天常遇春主动去沿江修烽火台了。

    等常遇春到了他才弄明白敢情说是烽火台并不是长城沿线那种一个个戒备森严的堡垒墩台。而是类似吊斗的玩意。

    用一根高高的木杆竖起上面有一个箩筐人在里面可以望见江对面的情况也能看到左右的消息。

    只不过这么简陋的观察装置毫无防备能力一旦被元军突然杀来就很容易失去作用。

    因此每隔一段还要建造一个堡垒在里面屯兵有的一百有的五十。

    这些士兵也要出去巡逻防患未然。

    常遇春当了好几年的土匪山寨里面也有专门的人盯着生怕偷袭。

    可是很显然没有眼前弄得如此周密。

    最让常遇春惊叹的是在这些堡垒里面竟然有盲人存在!

    没错就是那些眼睛看不见的盲人他们能干什么啊?不是添乱吗?

    可渐渐的常遇春明白过来这些盲人有大用。

    他们眼睛看不见通常听力都会比一般人敏锐。

    遇上了雨天雾天或者晚上大江之上一片黑乎乎的普通人什么都看不见可盲人却能隐约听到一些声音提醒大家伙注意。

    这种法子哪怕到了二战不列颠空战的时候也使用过。盲人可以听见云层中战机发动机的声音。

    滁州兵总能给常遇春带来惊叹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军纪严明气象一新。

    常遇春真是佩服自己的眼光看得真准!

    滁州兵要是不能成就大业他把名字倒着写!

    只不过看得越准他就越痛苦!成天扛木头搬砖石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就在常遇春苦恼的时候蓝氏喜滋滋回来了。

    “当家的告诉你个好事夫人要我了。”

    “夫人?什么夫人?”常遇春傻傻问道。

    “还能什么夫人朱将军的夫人呗!从明天开始我就去跟着夫人干活了。”

    “等等!”常遇春大惊失色他虽然畏惧夫人但是却不是什么事都能容忍的。这个婆娘不要脸什么跟夫人干活分明是伺候朱元璋去了。

    万一姓朱的看上了自己如花似玉的夫人那岂不是坏了大事?

    常遇春不由得呼吸急促仿佛有一道光照在了他的头上。

    蓝氏太了解自己丈夫了发现他呼哧呼哧眼眉立起就忍不住啐道:“想什么混账事?我这腰比水缸还粗想去伺候人还没那个福分呢……你不知道这位朱将军可是了不得心胸是这份的。”

    蓝氏竖起了大拇指又强按着常遇春坐下讲解她的经历……在定远和滁州女人出来做事一点也不奇怪。

    在授田的时候男女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多。

    其实给女人授田不算什么稀奇事唐代的均田令之下女人能得到男人的一半田亩数……既然唐朝能做到一半到了如今把另一半加上也没什么不行的。

    不论男女都能得到想同的田亩也就是说在老朱的治下女人也有了和男人一样的地位。

    这可不是靠着拳师满世界撒泼换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经济上的平等。

    随之而来的就是女人大量参与劳动。

    或许女人的力气比男人小但是她们在收割庄稼的时候一点不比男人慢。甚至有的女人学会了赶车和男人一样早早起来下地干活披星戴月回家休息。

    她们靠着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男人的承认。

    这一次修沿江的烽火台男人负责体力劳动女人就负责做饭制作衣服纳鞋底……马氏亲自安排招募女工。

    一个人一天三斤粳米这是马氏在濠州的时候总结的经验。唯一的不同就是粮食多了她出手也能更大方了。

    战争的摧残实在是太严重了孙德崖进入和州之后大量抢夺男女编入麾下。

    男人给他当兵做爪牙女人有什么用那就不用多少了。

    好多夫妻都被抓来分居不同的营地哪怕见面了也不敢相认。

    有些两口子干脆以兄妹相称毕竟哥哥照顾妹妹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是夫妻就不免有人生出歹心遭到不测……

    明明是一家人却不能团圆。而且整天担惊受怕就怕让那些畜生发现遭遇不测。

    孙德崖着实造孽深重!

    朱元璋占领和州之后他把军中的妇人集中起来置于不同的屋舍然后让男人在门前走过如果确实是夫妻由女人主动相认一家人团圆老朱会给他们安排住处。

    朱元璋下达了一道严令。

    坏人家庭夫妻不能相认子女没有父母依靠……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恶行!

    如果军中有人敢以身试法定斩不饶!

    而且老朱又下了一道命令……在战乱中有不少孩童失去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务必要把孩子接到军营抚养。

    如果有人胆敢拐卖儿童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朱元璋的法令森严堪称重典。

    可就是这样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将碎成了一地的规矩重新捡了回来。而且靠着相当强大的行政能力让这些规矩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和州很快就恢复了状态甚至比起元廷统治还要好。

    蓝氏诉说着这些见闻喜不自禁她是真的服气了。

    “当家的我现在挣的可比你多!这么说吧就算你想走我都不答应了。能在朱家军的治下哪怕当个小老百姓我都高兴!”

    常遇春无奈仰头悲叹他也不想走可他不甘心啊!

    自己一身的骑射本事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吗?

    哀叹之后的常遇春还是一筹莫展只能继续等待。

    ……

    “主公今年秋收在即不出意外还会丰收!”

    张希孟笑呵呵向朱元璋汇报情况。

    通常情况秋粮是夏粮的两倍也就是说这一季秋收大约能给老朱贡献六十万石税粮。

    朱元璋在财税上面的进步飞快要想当好家就必须算明白账。

    “先生现在和州有二十多万人咱们又收编了不少兵马。就算现在分田也要等明年夏天才有收成。咱们又要修烽火台又要造船还要招募水兵……哪一项不需要花钱?眼下咱们手上有的就是粮食。”

    “这六十万石只怕拿一半到和州也未必够。”老朱长叹一声“家业大了开销也大了。还是不免束手束脚啊!”

    张希孟微微一笑他变戏法似的又拿出了另外一本账。

    向着朱元璋介绍道:“刚刚田赋的事情那是李先生主持的。我这里有些粮食银行的账主公有兴趣吗?”

    老朱颇为惊讶粮食银行设计的非常复杂又是粮本又是各种各样的票不论买卖都要在粮本上重新修改加加减减。

    说实话不是张希孟力推老朱绝对不会答应的。

    他这人有一种朴实的直觉凡事越简单越好。毕竟只有足够简单才能减少弊端才能少祸害老百姓。

    这一条思路贯穿了朱元璋一辈子。

    而且在大多数的时候老朱还是对的。

    卫所军户粮长……无不是这条思路的成果。

    只不过有些事情还真的要舍得下功夫。

    “主公我已经吸收了二十五万石存粮如果不出意外秋粮丰收之后我这里的存粮会超过百万石!”

    “百万石?怎么会那么多?”老朱大惊失色不会是吹牛吧?如果真有一百万石粮食那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主公之所以有这个判断是因为存入粮食银行是给利息。而且虽然分田了但是老百姓的积蓄不多想在家里修个不漏雨的粮仓并不容易。别说粮仓了就连很多人家的房子都来不及修葺呢!”

    张希孟笑道:“百姓把粮食存入银行他们就省去了保存的麻烦。修仓库的开支就由咱们负责了。李先生那边已经忙了起来连夜扩建粮仓务必把粮食保存好。”

    讲到了这里老朱也渐渐听懂了“你这是出了钱方便了百姓。按理说咱不该多说什么可先生向来算计精明咱有什么好处?”

    朱元璋还是很了解张希孟的这小子当然不坏但却不是什么烂好人他保证藏了一手。

    “主公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臣手里有一百万石粮食大约可以借给主公五十万石?”

    “借?”朱元璋翻了翻眼皮哂笑道:“先生不怕咱不还?”

    “不怕!因为主公不敢!”

    “为什么?”老朱真没觉得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因为主公有爱民之心!”张希孟笑道:“这些粮食是百姓暂时存在我这里的他们需要了自然会来支取所以没法都借给主公。而且主公还必须按时如数归还这样才能跟千千万万的百姓交代。不然的话百姓知道自己存粮被人拿走了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惊愕之余沉默了下来。他把张希孟手里的账拿过来仔细翻看若有所思。

    张希孟给他展示的正是两套体系一套叫做财税一套叫做金融!

    所谓财税自然是朝廷征收的田赋杂税这些收入完全交给官府支配。

    而另一套则是金融体系这套体系的钱并不属于朝廷也不能直接拿来用。

    但是只要按照利息借贷并且保证归还就可以拿到手里极大增加了朝廷可支配的财富数量。

    就像现在的情况可以让老朱能支配的粮饷加倍甚至超级加倍!

    同样的也需要承担后果其一自然是如数归还保证信用。其二就是借钱打仗必须打赢如果输了还不上钱后果可不堪设想。

    面对银行这套全新玩法老朱并没有立刻大喜过望恰恰相反他显得十分凝重。

    这么大的事情没法轻易决断。

    “先生抽空陪着咱去亲自瞧瞧再去几个储户家里头咱想听他们怎么说。”

    张希孟用力点头甚至有那么一点欣慰谨慎而机敏的朱元璋才是理想的当家人。

    时间进入了八月下旬一封密信从大都到了滁州经过贾鲁之手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主公元廷已经决定让丞相脱脱领兵他集合了全国兵力又从西北调来了诸王的人马合计四十万有余准备号称百万直取高邮先灭张士诚!”

    此刻元廷没有正式下旨贾鲁却能把情报弄得这么准这老头也是神了。

    贾鲁也不愿意在朱元璋和张希孟面前装什么神秘直接告诉了他们“老夫当过中书左丞在中书省里还是认识几个人的。只不过我现在算是个死人也只能让别人代劳从他们手里买点消息罢了。”

    张希孟自然是相信贾鲁的话只不过连这么重要的军情都能卖元廷真的有把握赢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