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进行到目前阶段历史早已走向另一条岔路把霍夫曼熟知的战争改得面目全非。
在原本时空里由于航空母舰建设周期短、耗费成本低、攻击能力强所以双方均不惜一切代价建造航母。美国之所以一年准备24艘埃塞克斯级下饺子海最初也基于这种考虑。
但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却不断冒出来:美国无法为大量服役的航母配足熟练水兵和飞行员特别是飞行员已成为比军舰短缺更令人头疼的问题这种短缺甚至带来不得已的战术变化。
换而言之如果现在上帝开眼明天就让诺福克军港堆满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金上将和海军也要为配备足够合格的水兵和飞行员们发愁。同样的问题也在德国海军上出现像这次冰岛战役沉没了日向号和萨伏伊号固然令人不快但如果这两艘军舰不沉新拿到手的2艘怨仇级就该为水兵们发愁了。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要进行军种调整化陆为海将近海潜艇部队解散官兵用于充实驱逐舰部队的原因所在。可这种调整全世界只有德国一家办得到其他国家受制于体制和海陆矛盾是不可能实现的。
出于兵力不足的顾虑海军造舰计划委员会拒绝对埃塞克斯级建造进一步改进。本来按船厂建议如果降低验收标准(比如降低到胜利轮的标准)、在个别领域采用简易法施工埃塞克斯级建造速度能压缩到14个月以内无非按这种办法造出来的军舰抗沉性将不太理想。
尼米茨旗帜鲜明地反对简易建造法他的观点是:“也许能多提供几艘航母但一旦采用这种建造法的航母遭到攻击很可能马上沉船然后整船官兵遇难而不像以前那样还有机会逃回去……最终一定是士气崩溃、军队组织度涣散。”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陆军居然也支持这种观点经验就来源于驻苏联观察员发回的报告:1943年东线战场上苏联为拿到更多的坦克不惜采用劣质材料和简易装备生产t-34坦克强行提高生产量当初伏罗希洛夫还振振有词解释“面对虎式用优质钢的坦克也是一炮死用劣质钢的坦克也是一炮死”但实战中优质钢和劣质钢生产的坦克对于人员保护性是不一样的当越来越多的熟练车组被打掉后后面新上阵的新手哪怕有坦克可用在几倍数量优势下也打不过对面的老手。
直到后来苏联集中优质钢建造is-1\is-2数量虽然减少但交换比不再悬殊。
鉴于优秀飞行员短缺的现实尼米茨创新之二是在斯普鲁恩斯舰队航母与护航航母交叉换位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新老划断:让熟练、有经验的老飞行员进行舰队防空的直掩作战而让缺乏经验的新飞行员在少数熟练飞行员的带领下执行伴随作战掩护攻击机群突击。
这绝不是他脑子发昏而是经过仔细思考和分析的产物:防空作战无论胜败飞行员有很大几率可以保全而进攻作战的掩护机群只要被击落无论幸存与否对舰队就是损失。调整后至少可保证熟练飞行员的损失降低到较低程度。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也是相当无奈的做法但在解释和坦诚公布后得到了舰载机飞行员们的认可。
尼米茨的创新之三是调整攻击机群中鱼雷攻击和俯冲攻击的比重增加鱼雷攻击的数量和实力。
大战爆发前雷击作战才是航空作战主流俯冲轰炸最开始暂时靠边站。但越到后期俯冲轰炸越来越成为主流因为速度缓慢、机动能力差的鱼雷机容易成为防空火力的靶子而战果寥寥。
而且随着轰炸机轰炸精度提升鱼雷机命中率低的反差更加明显在索科特拉岛培训过的日、德精英飞行员驾驶鱼雷机命中率理论上可超过50%俯冲轰炸机命中率超过90%实战中由于敌舰闪躲、防空火力威慑等缘故俯冲轰炸命中率还能接近50%但鱼雷攻击命中率不到20%。
德军如此美军反差就更大其攻击机飞行员鱼雷命中率在训练中都低于10%实战中只有3%略多。如此低下的命中率和训练方式有密切关系美军现有舰队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大多从护航航母上抽调而来而后者根本无法起降鱼雷机因此飞行员们没有实践机会只有转到舰队航母后才训练鱼雷攻击战术技术能力可想而知。
除命中率不如对手外美军在鱼雷机性能(tbfvsju-98)、鱼雷性能都不如德军同行加上鱼雷攻击比俯冲攻击难度更高所以美军一再调低航母舰载机中鱼雷机的比重。
最初战果有力地支持这种调整:日、德航母相对脆弱使用航空炸弹可有效击沉(中途岛海战4艘日本航母全部死于航空炸弹)使美军愈加倚重于俯冲轰炸。
为有效应对美国的俯冲轰炸日本想出了建设重型装甲航母大凤号试图用厚重甲板抵御航空炸弹影响。美国则略微加厚埃塞克斯级的甲板减少油库、弹药库殉爆几率同时降低动力舱被贯穿几率
归根到底美国与日、德的战术需求不同:在美国的设想里重创日德军舰就算胜利——因为对方修复、建造速度慢重创可保证瘫痪对手战斗力从而赢得时间——现在美国最缺世界;在轴心的战术里击沉美舰是第一位的不但因为美国人造得快还因为击沉美舰可带来对方大量人员损失——不管美国人生产能力多么强悍其生产一个人照样需要20年!
击沉之难的问题也出现在轴心身上——最让日德方面头疼的是埃塞克斯级的抗沉能力除非特别有奇效否则ju-198携带的400公斤级炸弹很难击沉埃塞克斯所以必须要保留鱼雷机。
俯冲轰炸千好万好就是对付不了战列舰尤其是超级战列舰让美军上下深感头痛诸如大和级、黎塞留级、俾斯麦级、维内托级等主力战列舰都吃过航空炸弹好几次中的还不止一颗但奈何不了这些新锐战列舰分毫修一段时间后又活蹦乱跳出现在战场上。
美军的攻击行动甚至还促进了对手优化舰艇布局和装备比如德国就借维修黎塞留号的机会将原本设计中的三座三联装152mm/55倍径副炮六座双联装100mm/45倍径高射炮全部拿下改为12座双联装128mm高射炮+6座密集阵的组合然后周围还部署了一圈40mm博福斯高射炮和30mm四联装高射炮(球型闪电防空车舰载版)在改进后的火控雷达和近炸引信作用下构筑了高、中、低三层密集防空火力。
论轴心各战列舰防空火力之强无出黎塞留号之右所以霍夫曼才考虑用蛮勇号建设纯粹防空战列舰。
联合舰队也很羡慕德军的防空火力按小泽的介绍和情报交流堀悌吉不惜重金从德国购入大量128mm电动高射炮全面替换大和级上的89式高平两用炮至于最新建成的信浓号防空火力在建设时就参考了黎塞留的改造水平除密集阵实在塞不下(实际完全可以塞下无非日本舍不得放弃那4座三联装155mm副炮)12座双联装128mm高射炮(虽然大和级舰体更大但黎塞留级火炮全部集中在前甲板后甲板又较多空域)、40mm博福斯高炮、20mm厄利孔机关炮一个不少。
日本最让人诟病的雷达和火控水平也在奋起直追大和级上全是进口的舶来货大量黄金让德国方面笑得合不拢嘴——按德国出厂价3倍的价格卖给日本还比日本国造的装备更便宜、更好。所以日、英停战条件中单独列了一项英国要向日本转让有关雷达技术不过英国显然不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转手出去。
鉴于上述种种理由双方都在不约而同调整战术最后走上了殊途同归的道路。德国基于流星改的技术开发了融雷击和俯冲轰炸于一体的ju-198而美国同样采用了融雷击和俯冲轰炸于一体的btd但在具体侧重点上两家又有所区别:
ju-198载弹能力不如btd但速度快、升限高、航程远适宜优秀飞行员使用;
btd速度慢、航程近但载弹量大、机身相对更坚固适宜美国新手飞行员居多的特点——既然命中率短期难以提高干脆携带量翻番这样在命中率不变的情况下命中结果会有成倍增长的效果。
这一次尼米茨为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各自配备了48架btd准备加强雷击强度。
这一幕又与霍夫曼熟知的历史不同:在历史上1944年时俯冲轰炸才是绝对的主流除攻击武藏、大和动用较多的鱼雷机外sbd和sb2c才是美国航母编队绝对的主角谁都不知道尼米茨的创新居然是另一种形式的复古。
ps:明日争取恢复三更这两天思绪有点乱抱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