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号,秋分,宜动土开工,装修搬家,领证结婚。</p>
昨天中午接到农业公司通知,今天收玉米,开阳瞬间就忙了起来。</p>
农民们一边诅咒着农业公司,一边到处打电话找人。</p>
不是农民不想提前收,而是没法收。玉米收割当天,农业公司会调来挂车,农民将玉米收割后要直接送到农业公司的指定地点过称装到挂车上,不然就算种个七八亩地的人家也有七八吨玉米呢,拉回来往哪里放,就算有地方放,来回折腾也折腾不起。</p>
所以只能等农业公司的通知。</p>
可问题是,这帮狗日的也太不是东西了。</p>
秋收这种大事,通知的越早,农民们就会早做准备。</p>
提前一天通知,哪里来的及准备,所以每年都搞的鸡飞狗跳。</p>
别的不说,光是找人找车就是个大麻烦,短短半天时间上哪找人找车去。</p>
如果抽穗子是一场小规模突击战,那么秋收对农民来说就是一场大规模会战。</p>
秋收需要的人力物力远非抽穗子能比,别的不说,抽穗子不需要运力,把抽下来的穗子扔在地里就行,可秋收不行,玉米亩产至少一吨,二十多亩地至少二十多吨玉米,不但一天全部收完,而且还要把玉米拉到农业公司的指定地点过称装车,还得找车来倒短。</p>
每年秋收,都是农民工挣钱的好时候。</p>
九月中大户刚收的时候,工价一天六十块钱。</p>
随后逐渐攀升,到了九月下旬,已经迅速涨到一百块。</p>
昨天的行情还是110,到了下午再打电话找人的时候就成了120。</p>
关键还不好找,因为秋收大规模铺开,到处都在找人,人力严重紧缺。</p>
陈耀东没怎么操心,陈爸都准备好了,每年都是这样,农民们又不傻,不会傻傻的等到农业公司通知后再行动,基本都会提前做些准备,真到了那时候玉米得烂地里。</p>
一年一次秋收,说什么也得参与一下。</p>
所以关门之后,陈耀东就骑上电摩回了开阳。</p>
九月还有一天休息,一直攒着没敢休,就等秋收呢!</p>
回到家时,舅舅姨妈们已经来了,正喝酒呢。</p>
陈耀东吃了碗面条,一边陪亲戚们喝酒聊天,一边问陈爸明天的安排。</p>
舅舅家这边的亲戚来了七个,陈爸又找了十五个人,明早过来,加上爸妈,真正的劳力二十四个,一共二十六亩地,陈耀东觉得有点悬,陈爸却说没问题。</p>
掰玉米可不是个轻松活,一人一天掰一亩可不轻松。</p>
二十四个劳力,二十六亩地,多出来的两亩是农民的智慧。</p>
不想浪费劳力,毕竟一个劳力一百多块钱呢。</p>
再说还有陈家的支援队,明天还有人来。</p>
虽说陈家的人两个还顶不上一个,但敲敲边鼓总是可以的。</p>
酒喝到十点半,安顿亲戚们睡下。</p>
陈耀东和小舅宋齐昌睡一屋,舅舅外甥子聊到十一点多才睡觉。</p>
第二天起大早,五点半就起来了。</p>
吵吵闹闹洗洗涮涮到了六点,才开始吃早饭。</p>
吃完早饭六点半天已经亮了,街上热闹起来,陈耀东出门一看,满街都是两轱辘的电瓶车或者三轱辘的电三轮,把街上堵了个水泄不通,都是各家找来掰玉米的人。</p>
比赶集还热闹。</p>
六点四十刚过,陈家的支援队也来了。</p>
小车被堵在外面进不来,把车扔在村子外面走进来的。</p>
大姑二姑,大伯父二伯父四家都来了,还有两个堂哥两个表哥,一个个全副武装,看着像模像样,一副劳动人民的样子,实际干活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都是打酱酒的。</p>
真正干活的人不是这个样子。</p>
一身的运动装,耐克鞋,口罩围巾鸭舌帽,像旅行的,不像干活的,真正干活的农民就不是这个样子,好在陈爸也没指望这些早就成了城里人的哥哥姐姐们出多少力,有这个心就行了,真要把几个哥哥姐姐给累出毛病来,只会得不偿失。</p>
又等了几分钟,陈爸找的劳力也到了。</p>
有的骑着电摩,有的骑三轮,十几辆电摩三轮涌进院子里,瞬间挤的不行。</p>
还有三台三轮拖拉机,全部带着围栏,这是倒短的。</p>
连人带车,一天算两个劳力,两百四十块钱。</p>
陈建斌总指挥,迅速安排完,留下大姑和二姑在家烧饭保障后勤,剩下的人上了五台拖拉机去了地上,陈耀东开着自家的老手扶拖拉机,拉着陈家的亲戚。</p>
上车之前,陈纪东拍着扶手啧啧半天,一副想开不敢开的样子。</p>
陈耀东问:“咋了,二哥想试一下?”</p>
“算了,这玩意太特么危险!”</p>
陈纪东心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不安全的念头。</p>
田永丰补了句:“要是你开的话我就得走路去地上。”</p>
陈纪东脸黑了一下,却没法怼。</p>
奈何他一个老司机,却死活玩不转农村这种老式拖拉机。</p>
以前开过一次,结果过弯的时候直接被扶手挑下车不说,车也开到了沟里。</p>
跟宝马比起来,这玩意的驾驭难度大了十倍都不止。</p>
关键还特么很危险,心里的阴影面积太大了,委实不敢再碰这玩意儿。</p>
陈二哥只得捏着鼻子上了车厢,一路颠簸到了地上。</p>
短短几百米感觉骨头都快被巅散了,太特么的巅了。</p>
还是宝马舒服。</p>
到了地上,陈爸继续担任总指挥的角色,有条不紊分派任务,陈耀东和薛丘明负责装车送车,大伯父和大姑父两个岁数最大的拾遗补漏,负责巡逻检查有无遗漏。</p>
结果半天下来,陈耀东和薛丘明就快爬下了。</p>
这个是力气活,虽然半袋子玉米也就三十多斤不到四十斤,但架不住数量多,站在加高的围栏里面不停的接袋子倒玉米,可比撸辣子抽穗子费劲多了,力气消耗的贼快。</p>
十六七岁干这活的时候,一个人装一天车也不觉的累。</p>
现在却不行了,和薛丘明两个人都有点吃不太消。</p>
幸好中间还有时间喘气休息,不然一个小时就得残废。</p>
中午回家吃饭,陈耀东感觉两条胳膊比灌了铅还沉重,连拖拉机都开不稳了,心里暗暗吐槽老爸,安排工作都不考虑性价比,自己卖货一天能创造多少价值,光是一天的提成就能雇十来个人干活了,不让多找几个人,非得让自己干。</p>
为了省下百来块钱,把自己累到吐血,真划算吗?</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