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军魂

小说:文盲帝师 作者:因曲而铭
    第一天的军训,韩铭并没有练太多东西。

    只让他们训练了,站军姿、转向、报数和几种步伐。

    然而,正步除外。

    剔除正步的第一原因是,这个步法用处不广,对行军和战力提升没有作用,更多的是用来展军威。

    等以后训练步入正轨了,倒是可以练练。

    主要的原因是,正步太费鞋。

    大盛的军靴和现代比起来,差的有点多。本来军士的鞋子坏的就快,一年还只发三双,经常不够。

    若是练习正步,那三双鞋能撑一个月都不错了。

    韩铭练兵的计划,是先从军容着手,进而提升队伍的纪律性,最后才是在战力上想办法。

    如果时间允许,再给他们普及一下,战场外伤的紧急处理。

    处理过诸多的伤口,韩铭很清楚,许多死于外伤的人,其实可以不用死的。

    在残酷的战场上,多数牺牲的战士,都是死于失血过多。而被带回来,放进伤兵营的伤员,则很大概率会因感染而死。

    他想给所有军人,教一些简单实用的保命方法,至少保证被救回来的伤员,不会因为疏忽,痛苦死去。

    哪怕能把死亡率降低百分之十,那大盛就多了几千名壮劳力。

    当兵,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好职业。否则,就不会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话。

    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衡量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准。

    以韩铭这段时间查过的资料来看,大盛目前处于很缺人的状态,远远没有达到人口饱和的程度。

    东北、西北,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人烟稀少。

    反观气候不错的江南,又是地少人多,无地可种的窘态。很多人口密集的州县,劳力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

    移民政策并不可取,除非是在战乱或者灾荒年代,不然不会有人会心甘情愿离开家乡。

    满打满算,韩铭来到京城,总共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却先后经历了诸多大事。现在,更是被推动着,一步步迈向权力之巅。

    他目前还在摸索中,做的事比较杂乱,基本上是碰着什么,自己就根据这个来。

    所以,他向皇帝提了很多建议,出了很多的点子。

    可是这些都太散乱了,必须要形成体系,有全盘的计划。

    现在,韩铭就打算从军队入手,先掌军权,定海关,把局势进一步稳住。之后,他再去配合皇帝,大刀阔斧地进行多项改革。

    这样算起来,时间上就有点紧了。

    按照皇帝那边对白糖的操作,现在已经陆续运出去一些,下一步就该炒作了。

    在这段时间内,他必须拿出完整的练兵方法,而且还得是水军的。

    第二天,所有参加训练的成员,明显感觉今天的量和昨天不同。

    除了秦琛可以随时休息之外,其他人员,站军姿都起码是两刻钟以上。

    小屁孩受到感染,咬牙坚持,尽可能去多坚持一刻。

    在他们训练的间隙,韩铭在考虑战船的事。

    大盛没有禁海,外贸算是比较发达。沿海各地的造船业相对领先,能造出十几米高的大船。

    但由于火器发展不够快,在海上打仗,都还是攀登敌船,近身肉搏的原始方式。或者是用冲船,直接开撞。

    这样的战法,不算科学,但是很实际。

    然而,在韩铭看来,哪怕没有火炮,也用不着用士兵的命去填,远程武器又不只有火炮。

    这个时候的船,大体都是木质的,火箭的效果就不错。

    如果狠一点,在船上架起床弩。弩箭点燃,屁股后面带着烈酒或者是油,那射到对方的船上,啧啧……

    只要对方没船了,那这仗基本不用打,己方人员只要玩海洋版的打地鼠就行了。

    水军不比海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歼灭敌人,而不是为了物资。只要己方不损失人员,哪怕每次把敌方的船烧掉,那也是可以的。

    但这个办法,下雨天和逆风的时候有点难度。不过,燃烧瓶应该可以考虑一下。

    韩铭越想越兴奋,不断完善这个理念,顺便还在寻找破坏对方船只的新方法。

    比如,类似电视剧里,梁山水军那种凿穿对方船底的创意,就可以借鉴一下。

    这个操作起来有点难度,先放一边。

    正在训练的军士,敏锐地察觉到驸马的气场变了。配合上那个笑容,每个人心底都在打寒颤。

    说不上为什么,可他们就是觉得驸马这个人很可怕。

    每隔一小段时间,韩铭就换一种玩法,尽量让他们快速熟悉,适应这种新的训练方法。

    训练有条不紊地持续几天之后,他开始着手军魂的塑造。

    军魂是军队的核心,代表着一支军队的凝聚力。

    战力极强的军队,除非能够全歼。要不然,哪怕只有几个人活下来,几年后可能又重整旗鼓了。

    军魂在现代有种说法,就是先辈的精神。在古代,则用薪火来说更为确切。

    它是一种传承,一种理念的延续。

    军队要产生军魂是很难的,更不用说非战时期。既然是信念,就代表着士兵的意愿,是众人心底认可的目标。

    战场之上,由于共同的目标很明显,就是杀死敌人。这很容易就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间久了,默契出来后,军魂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现在,韩铭就要给士兵一个共同的目标。

    “小茹,你能不能找到一些,类似李太白那般,豪放又有文采的诗人?另外,还要一些能把诗词唱出来的曲乐大家。”

    秦忆茹想了想,“那种人几千年也没几个,哪那么容易找?曲乐大家,我倒是能给你找来。”

    “行吧,那就先找几个曲乐大家。如果可以的话,尽快。”

    “哦,我这就去发帖子,定在三日后。”

    “嗯,可以。”

    让小姑娘帮忙找人后,韩铭直接就找皇帝,要人要地方去了。

    他在熟悉、改善完自己的练兵方式后,这区区百人的训练模式就不太够用了。

    要检验一个人的军事天赋,能带兵的人数是硬性指标。

    正在批改奏章的皇帝,听到他想要五千步卒的时候,吃了一惊。

    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关注,知道这位年轻人做得还不错,可现在上来就要搞这么大,行不行啊?

    “不是朕不相信你,是不是再等一段时间为好?要不,你把这一百多人训练好了,看看再说?”

    韩铭很认真地回复,“陛下,海边的情况刻不容缓,宜早不宜迟。小婿此次前来,并不是立刻就要接手这么多人马。这次先和您打个商量,大概十天后,才正式开始。”

    皇帝反应过来,点了点他,“你这是,给朕安排事来了。给你备好地方、备好人马,就等你来,是不是?”

    “陛下,我可不敢如此想。不然,今年的钱都没了。”

    “慎行,朕要谢谢你。”皇帝听他说起自己女儿,由衷感慨,“以前,朕怕你会起什么心思,也曾担心来着。可那天听小茹说起你们的事,朕才明白。她的眼光,比清儿强多了。”

    “好啦,不说这些。你刚说的,朕会给你安排,可你要仔细一些,不要勉强自己。再怎么急,也不急在这一时。”

    “小婿明白。”

    当天下午,韩铭在给手下训练完后,并没有让他们解散。

    “从今天开始,每晚在这里多待一刻钟。不为别的,我就是想让你们唱歌。”

    看到大家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他再次确定了刚才的话,“不是你们想的那种,软趴趴、没有骨头的风月小调,而是展现你们风采豪情的大调。”

    “不出意外,你们以后会是我的亲军,或者是公主殿下的近卫队。因此,为了你们好,也为了我的面子,你们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明白吗?”

    “明白。”

    军歌,就是韩铭塑造军魂的第一步。保家卫国,这个口号在目前来说,还是很空泛的。

    大家当兵,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至于情操,还没有觉醒。只有在边关,时常和别国冲突的军人,才会有很浓的国家概念。

    这个时候和他们去说高大上的理念,很难得到认同。

    只有在潜移默化的效果下,让他们自发地意识到了,除了家之外。作为一名军人,还有国这个责任。

    韩铭站到众人面前,大声说道:“好了,现在听我给你们唱一遍,然后我再教你们。”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

    他的嗓音不算突出,可这首歌的作词、作曲是殿堂级别的,感染力极强。

    它虽然着重讲的是岳将军,可这首曲子,绝对可以用来形容华夏历代,保家卫国的军人。

    最初,韩铭并不想用这首现代的曲子,来作为大盛军歌。然而,它是最合适的。马革裹尸,舍命卫国,这种精神不分时代。

    至于其他丰富士兵业余生活的曲子,则会由当代的曲乐大家来写。

    一首歌唱完之后,坐在地上的上百人,久久不能回神。都沉浸在那旌旗遍布,跃马扬鞭的战场。

    “将军,还请教我们。”

    看到这个效果,韩铭比较满意。从这首歌曲开始,他要一点点改造士兵的精神面貌。

    他起头后,自己唱一句,让他们跟一句。

    等他们学得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合唱。

    庞大的公主府邸,顿时响起了嘹亮的歌声。甚至,那种豪迈激昂的声调,透过墙壁,向远处散发,引得诸多行人驻足。

    在解散的时候,许多士兵开始问这首歌的名字。

    韩铭一脸平静地看着他们,“精忠报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