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秦家二房的独生女,娘亲早逝,前些年家里穷,秦才武就续娶了领着女儿过活的寡妇徐花荷。
两口子勤勤恳恳的,日子也算和睦。
后来秦才武做的木工活被有钱人家看上,名声渐渐传开了,家里日子也就日渐好起来。
谁能想到,他这次出门去贵客府上做家什,回来的路上竟然遇到了大暴雨,山洪肆虐、生死不知呢!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悲痛欲绝,原身也直接病倒了。
金芸芸则是在伤痛之余多了几分窃喜。
二房只有一个女儿,只要把原身嫁出去,再想办法把徐花荷母女赶走,那秦才武置下的家业,最终就会落入他们大房的手里。
只不过,原身病了几天之后,竟然糊里糊涂就这么烧没了。
换了她到来!
既然顶替了原身,秦春蔓便不会由着别人安排她的人生。
而且在她看来,原身也是个蠢的。
徐花荷虽然是继母,不擅言辞,但是心肠却是好的,对她比对自己的女儿秦雪梅更好。
可她偏偏听了大房有意无意的挑拨离间,跟徐花荷很疏远,这么多年,连娘都没有叫过一声。
秦春蔓自然不会像原身一样眼瞎,分不清好人坏人,所以在理清楚眼前处境之后,便走出了房间。
对上徐花荷忐忑又期待的目光时,她大大方方地对着徐花荷笑了笑,又叫了一声娘。
徐花荷终于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了,忍不住背过身抹去了冲出来的眼泪。
“蔓蔓,你放心,就算你爹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娘也一定能把你们姐妹俩照顾好,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秦春蔓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娘,我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你不用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这个家,还有我呢!”
听到这话,徐花荷顿时泪崩。
从接到丈夫出事的噩耗之后,她人后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人前却还要故作坚强,安慰婆婆,安抚女儿,操持这个家。
这是听到的第一句带着安慰的话。
秦雪梅见娘亲哭了,自己也跟着呜呜噎噎的哭。
才九岁的小丫头,虽然不是秦家的血脉,却因为来的时候还小,早把秦才武当成了亲爹。
母女俩哭了一会儿,徐花荷才想起什么,擦了把脸:“蔓蔓,你躺了几天了,都没有好好吃饭,这会儿既然有精神了,娘去给你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
说完,便匆匆去了厨房。
秦家人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一溜三套房子,中间住着秦老康和秦柳氏,东边是大房秦才文一家,西边则是秦才武一家。
虽然住在一起,但是早就已经分家了。
秦老康和秦柳氏看得清楚,就算是一家人也会有二心,更不用说秦才武当年早产,从小就是个药罐子。
所以大儿子成亲,儿媳金芸芸表露出分家的意思之后,就征求了两个儿子的意见,分家了。
这件事也是大房一直后悔的事情。
毕竟,金芸芸当初也没想到,秦才武竟然有一天依靠着手艺发了家,不仅帮着公婆把积欠的债还了,还断断续续置下了几亩上等的良田。
这两年,还造了两套新房,一套两间的给老两口住,一套三间的二房自住。
虽然比不上砖瓦房,但好歹也是青砖瓦面的!
而大房,还是秦才文成亲时的三间土坯房,公婆分给他们的四亩中等的旱田,年年辛苦混个温饱。
这也是金芸芸着急把秦春蔓嫁出去,好让二房的财产落到老两口手里的原因。
毕竟,秦才武没了,老两口就剩下秦才文一个儿子,日后老两口一蹬腿,所有的东西不就都是大房的了?
秦春蔓理清了一应利害关系,心里还是相当愉快的,至少,她不需要一穿过来就面对乱糟糟一大家子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情况。
真是不错!
一边想着,秦春蔓一边扶着墙往厨房走去。
这个身体其实没什么大毛病,原主之所以没了,更多的应该是心病原因,换了她过来之后自然不药而愈。
她现在只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那就是饿。
饿得快要虚脱了。
走进厨房,秦春蔓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庆幸,还好她穿过来的此刻,二房的日子已经好了许多,若是让她每日里吃糠咽菜,她可受不了。
她随手摸了个菜饼子啃了两口,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眼看着徐花荷拿出了两个鸡蛋就要往锅里放,明显是准备水煮,秦春蔓满头黑线。
虽然从记忆中就知道,徐花荷的厨艺不怎么样,可是她身为“病号”,就算想要为她补补身子,难道不应该是蒸蛋羹更好吗?
“娘,最近这些日子,因为爹的事情,还有我的病,你和爷爷奶奶都吃不好睡不香,今天咱们多做几道菜,也把爷爷奶奶叫过来吃吧。”
徐花荷一听,赶紧点头:“你说的是,这段时间家里一团乱,我就没顾上。我现在就把腊肉拿出来,中午咱们就把它炒了。”
“蔓蔓,你现在就去跟你爷爷奶奶说一声,顺便告诉你大伯母,今天中午做饭,别带你爷爷奶奶的份。”
一边说着,徐花荷一边又拿了几个鸡蛋出来。
秦春蔓赶紧阻止她:“娘,煮鸡蛋两口就没了,还是蒸鸡蛋羹吧,大家都能多吃点。”
徐花荷的脸上有点尴尬。
她在厨艺方面的天赋实在是不行,在娘家的时候都是下地干活,两次嫁人之后家里都是穷的叮当响,没有什么食材让她磨练手艺。
这两年条件刚刚好了一点,她也舍得给两个孩子做些好吃的,可是做出来的实在不怎么像样。
鸡蛋羹也是如此。
她蒸出来,不是太水了,就是太老了,索性就把鸡蛋给孩子们煮着吃。
秦春蔓明白徐花荷的迟疑,挽了挽袖子把手洗干净,接过了徐花荷手上的鸡蛋。
“娘,今天的午饭我来做,你过去叫爷爷奶奶来吃饭吧。”
徐花荷看看秦春蔓熟练的动作,默默地走出厨房。
一番忙活,四道菜出炉。
腊肉炒豆角,水波蛋,蒜蓉菠菜,地三鲜,还有一锅玉米碴熬出来的大碴粥。
都是家里就有的食材,只不过秦春蔓舍得放油放盐,火候掌握的也好,在大家眼里便是色香味俱全了。
秦春蔓给爷爷奶奶各盛了一碗大碴粥,又往他们碗里夹了几块腊肉。
秦柳氏虽刚朝徐花荷发了脾气,却是心疼秦春蔓的,赶紧拦着她:“行了行了,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吃那么多肉干嘛,你身子弱,多吃点,好好补一补。”
秦春蔓不赞同地看着秦柳氏:“奶奶,你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你和爷爷可是咱们家的定心骨,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们在,咱们家就倒不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