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二里头遗址(八)

    岁月静好,一切都如序发展。

    挖掘工作在紧张的进行着,而秦晨也越来越忙碌。

    除了重点文物的修复工作。

    另外就是关于二里头遗址的论文撰写。

    说是撰写,大都是在自己前世的电脑资料库当中找寻二里头的论文文献。

    这一天,秦晨刚从修复室出来,就只见冯老走上前来。

    “冯老,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刚才在修复一件国宝。”

    “嗯嗯,是一件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真的是太神奇了,这些绿松石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四千年仍无一松动脱落,足见工艺之精湛。若是我估计没错的话,应该是目前发现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可以说这件文物的发现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冯老双眸当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我去看看!”

    冯老走进修复室内,看着这件精美的文物,不由的点头。

    “嗯嗯,是夏代的器物!”

    秦晨差点吐血,这句话不等于没说吗?

    从夏朝遗迹当中发掘出来的,不是夏朝难不成是民国的。

    可接下来的一席话,让秦晨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师。

    “该物件以青铜铸成主题框衬,四角纯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有一鸟形物相对守护,其下饰勾连纹,整个图案高度抽象,富有张力,具有视觉的压迫感,幽绿的光泽氤氲着神秘、深远的气象。”

    秦晨彻底震惊了!

    他要不是有前世的知识,和前世看过这件器物的介绍。

    怕是连什么名字和用途,都得费半天劲查资料才能理解。

    可冯老就是简单的看了几眼。

    “冯老能看出此绿松石的工艺吗?”

    冯老只是简单的上手摸了一下,便随即收回手来。

    “和我料想的不错,此绿松石乃是采用磨制工艺,根据去年的《文物》期刊发布的简报,夏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冶炼铁器乃是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的两块铁条,经由碳14鉴定其年代距今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商朝时期。秦晨我考考你,你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吗?”

    秦晨随即脱口而出。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未采用铁器雕刻,就更加证明了这块区域当时的朝代未掌握铁器的冶炼方法,这也是一个直接证据,其历史肯定早于商朝。”

    “没错!”

    “你刚才问我,夏朝人未掌握铁器的冶炼方法,那自然这上边的绿松石工艺不是雕刻而成,应当是采用高硬度的金刚砂、石英等“解玉砂”,借助水力研磨成玉石,再用木竹器、骨石器等简陋工具琢磨辗制的。”

    秦晨咽了一口唾液!

    他知道了为何秦老能当上夏国历史研究院名誉院长,京都故宫博物院院长。

    光是这般本事,足以傲视群雄啊!

    “除了工艺上,我们还要从艺术文化方面去分析一件文物,该器物就在于其主题图案兽面纹饰上,其功用在于神道设教,沟通天地。夏国古代文明,将世界被分成天、地、神、人等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间的沟通,需借助特殊秉异的巫觋。”

    秦晨知道夏国古代是需要借助巫觋和天神地袛沟通。

    而巫觋合起来的意思是男女巫师,分开女巫为巫,男巫为觋。

    冯老继续说道:“夏国是一个崇拜玉的国度,在古代玉的属性价值被抽象放大,使玉具有了通灵神性。这种灵性与神性的融合,便具有了崇拜的宗教性。明白了这些,也就大概弄清楚了这件铜牌饰的作用及其内涵了,这是一件具有沟通天、地、神、人的法器。”

    “冯老之论,今日让晚辈开眼了!”

    “你小子还年轻,以后你的成就不会比我差,我看好你!”

    也许顶尖的考古历史大师,就是冯老和周教授这种级别的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人!

    秦晨想到自己要不是再世为人,恐怕和冯老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唯有一种交集的可能,就是秦老坐在上边讲座,自己以听众的身份去聆听。

    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啊!

    谁成想,这一切竟然真真实实的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既然命运给自己开了一个玩笑,又送了一个系统,还让自己遇到了李纯熙、周教授、李清风、王青松等等这些人。

    那么他就必须达到一个前人未曾达到的成就!

    为夏国的历史著书立传,传道解惑,他自当责无旁贷。

    ……

    晚上时,秦晨还得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王静安的女儿手术十分成功。

    而王静安听说了在洛邑市发现了夏朝遗址,早就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动了。

    这一夜,秦晨整理关于二里头出土文物和遗址发现等论文已经到了深夜两三点。

    望着桌上打印出来的论文,他颇有欣慰。

    这些论文若是发布出去,那距离完成夏商周断代工程指日可待。

    《二里头玉器:钩沉夏史的新视角》

    《二里头文化的溯源价值与当代意义》

    《早期夏文化和夏初历史》

    《二里头与中原中心的形成》

    ……

    秦晨知道这次肯定不能全部挖掘完,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他需要的是精品还有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文物。

    至于其他的发掘,这需要考古队进行长达多年的挖掘!

    好比后期遗址挖掘,就会发现夏国最早的车辙痕迹、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国家级祭祀遗迹和祭祀区域、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群……

    不过望着桌上那六十多篇论文,他也头皮发麻啊!

    他不敢拿出去啊!

    谁要是看到了!

    那不得震撼死呀!

    秦晨在这里才一个多月,六十多篇。

    等于一天写两篇论文!

    即使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考古学、历史学、史前研究学的专家教授聚集在一起。

    也难以达到一天两篇啊!

    这就相当于,自己是亿万富豪,还得隐藏自己的身份。

    幸亏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教授有一百多位,到时候只要学校写西京大学,名字也可以加上其他教授。

    这样便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

    他丝毫不会怀疑,要是自己现在将这六十多篇论文公布于世。

    一大批专家,会像研究爱因斯坦那样,开始研究他的脑子构造!

    而距离春季拍卖会也只剩下了十多天。

    算算日子,也该回西京一趟,然后去参加拍卖会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