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世民广开言路,上奏灭佛策论

    大唐,长安城。

    长安是被分为两个县的。

    分别是长安县,万年县。

    前些天,唐太宗广开言路,号令天下臣民,上书奏报。

    有何治国良策。

    长安县令为此很苦恼。

    久坐于县衙中,苦思冥想良策。

    就是想能琢磨出一篇好文章,上书奏报,能得到唐太宗的重视。

    将来好能入朝廷的‘内阁’。

    京城的县令,虽然比外面的县令待遇,以及升迁希望,还有潜力,要好得多。

    只是...不得到皇帝的重视。

    是永远无法成为‘内阁’成员的。

    内阁阁老,更是宰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内阁’,其实就是几名宰相组成的‘内朝廷’。

    真正意义上来讲,唐朝时没有‘内阁’的。

    但丞相,也就是宰相很多,最多有六七个。

    他们就是‘内阁’,也就是内朝廷成员。

    “我...我...脑袋好痛。”

    陆云头痛欲裂,眼前发昏。

    很快脑袋摔倒在案牍之上,没过几秒,就悠悠的苏醒了过来。

    “好沉...我这是怎么了?”

    “古代?县衙...我这是穿越成为了县令?!”

    “哦?”

    “这篇文章....”

    陆云前一秒,还在为研讨唐朝的论文熬夜奋战。

    它是一名历史系,文科博士生。

    准备写一篇关于唐朝的颠覆性论文,发表在毕业论文的答辩赛上。

    谁承想,下一秒就昏倒。

    睁开眼睛,眼前就是古代的装束。

    曾经饱读小说的他知道,这是穿越了。

    只是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

    “前任好像是一名县令,年方二十六岁。”

    二十六岁,就能做到长安县县令的位置。

    前途确实是一片光明。

    眼睛又落在案牍的文章上。

    策论,问,如何是国家富强。

    “既来之,则安之。”

    “这么简单的策论,前任都能苦思冥想至死。”

    “以至于,我穿越了过来。”

    “那好,我就完成好了。”

    陆云的态度比较平淡。

    既然穿越,就好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他并不想太出彩。

    安稳的过一生,就好了。

    随之就开始用毛笔,洋洋洒洒的写文章。

    作为历史系文科生,不只是会写毛笔字,还会写古文的。

    再说,前任的记忆还在。

    写文章,不在话下。

    开篇第一句。

    “想朝廷富强。”

    “则,灭佛之。”

    “佛,乃国家蛀虫根本,毁坏国基。”

    通俗的说,想要让国家富强。

    就得灭了佛门。

    佛门,是国家的蛀虫。

    例如,不农桑,不养蚕。

    不劳作,每日只是诵经念佛。

    忽悠平民百姓。

    甚至散发妖邪言论,扰乱百姓视听。

    影响朝廷对于底层百姓的控制。

    以及建佛寺,兴土木,霸占了太多农耕之地。

    诸如种种,一一例举。

    将灭佛行动,推昌的淋漓尽致。

    从根本上,将佛门的坏处,一一讲解出来。

    不到两小时,就写出来了不下三千字的文章。

    中心主旨,全在灭佛。

    将文章写好,陆云收了笔。

    将墨渍吹干。

    “来人。”

    陆云冲着外面喊了声。

    “老爷,小人在。”

    很快就有一个类似于师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低眉顺眼的。

    “将这份奏折,送往中书省。”

    “是关于陛下诏令,如何富国良策的奏折。”

    “立刻送往,不得有误。”

    等到墨渍干涸,陆云将文章密封好,又盖上县令的大红印。

    这才将奏折递给师爷。

    “是,老爷,小人这就差人送去。”

    “老爷,您这是想出来良策了?”

    “小人在这里,恭贺老爷早日高升。”

    “老爷前途无量。”

    师爷是个明白人。

    老爷年方二十六岁。

    还没有娶妻。

    前途一片光明,就算是熬,将来都能成为‘内阁大臣’的。

    跟着老爷混,将来绝对能功成名就。

    “我这前任,貌似是一个大家族的子弟。”

    “我就去他们家族瞧瞧。”

    京城陆家,貌似是一个中等家族。

    家里面没有内阁成员,但有一名族叔,在中书省。

    算得上是位高权重。

    唐朝时,科举制度刚刚兴起没多久。

    绝大多数的官员,还是被家族和门阀掌控的。

    陆云能在这么小的年纪,成为长安县令。

    和家族里的关系是脱不开的。

    换上常服,就冲着县衙外走去,

    长安街上。

    人团拥簇,年代气息十足。

    有沿街叫卖的小商贩。

    还有巡城的兵丁。

    宽大的服饰,显得有几分滑稽。

    远处的皇城跟前,有人在唱榜。

    “新科第二十九名,王光谦。”

    “新科第二十名,赵海州。”

    “......”

    有身穿制服的人在唱榜。

    陆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顺着唱榜的方向望去。

    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莫过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甚至在古代,有人专门在皇榜前招婿。

    “新科状元,第一名,陈光蕊....”

    唱到最后一个名额的时候,陆云愣住了。

    心中有几分疑惑。

    陈光蕊....

    名字好耳熟。

    ```

    ```

    皇宫。

    皇权之下。

    分为三省。

    其中中书省,就是皇帝的秘书。

    管理决策,以及文件的。

    每一份奏折,都是要经过中书省,奏报皇上。

    当然,有极少部分的奏折,是能够直通皇帝的。

    “唉?这份......这份关于强国的策论,好像是长安县令送上来的。”

    “陆侍中,这陆云...我记得是你举荐成为的长安县令,是你族侄吧。”

    “你瞧瞧这份策论,是关于灭佛...的。”

    “我们要不要奏报上去?”

    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在阅读一份奏报的时候,眉头微皱,想了想,将视线转移到了不远处的一名中年人身上。

    “哦?”

    “我瞧瞧。”

    陆侍郎接过奏折,仔细的瞧了瞧。

    里面的文章,写的确实很好。

    只是内容...

    灭佛。

    唐朝的时候,佛教盛行,已经慢慢的兴起。

    是有不少的佛寺,霸占了土地,甚至是蛊惑底层的‘百姓’。

    这份奏报,确实有些效果。

    若是能遏制佛教的发展,能让国家变得更为稳固些。

    只是这涉及到教派。

    就算是中书侍中...

    也摸不准。

    “罢了,咱们就....就将奏折送上去吧。”

    陆开摇了摇头。

    觉得里面是有几分可取之处,但未免动的干戈太大。

    得不偿失。

    他这个族侄,还真是...乱来。

    想要让陛下关注。

    也不至于这么极端。

    “嗯,那就依你所言,送上去。”

    中书令点了点头。

    将这份奏折,直接送往皇宫。</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