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号盒子〈一〉换一个身体

    “根据我们的经验,到这个阶段,一般只有两种办法。”

    李医生踌躇地说:“第一就是保守治疗,预计还有两年的寿命。”

    “第二就是手术,成功的话,寿命可以延长十年左右。而一旦失败,就会……”

    “就会什么?”杨宇的妻子吴蔷紧张地问。

    杨宇摆了摆手,换了一个理性的问题:“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少?”

    “大概30%……”

    李医生坦诚地说,“我们医院已经是国内顶尖,即使去美国,也不会更高了。”

    没有过半,自然不是一个很高的概率。

    可杨宇的一生中,面临过比这更小的机会,和更凶险的时刻,他都一路过关斩将,笑到了最后。

    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也许平行世界中,还有另一些杨宇,早早地在中途的考验中就倒下了,成为了平衡概率的牺牲品。

    杨宇默默地思考着,要不要接受手术。

    首先,保守治疗不啻于等死,两年时间,对于他的宏图伟业来说,杯水车薪。

    其次,即便是手术成功,十年的寿命,也不足以让他死而无憾。

    他刚过五十岁,正是企业家的黄金时期,尤其还有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等待他去完善。

    他心中的砝码,一点点移向手术。

    一旦手术成功,十年之后,说不定科技发展,又催生了新的医疗手段,可以再次延续他的生命。

    吴蔷似乎看透了杨宇的心思,紧紧地拽着他的衣袖,似乎在恳求他不要冒险。

    老天爷不会一直眷顾某个人。

    就像玩牌一样,先让你赢几局,最后一把,又让你全吐出来,血本无归。

    杨宇正要讲出自己的选择时,李医生却说:“其实,还有第三个选择……”

    “怎么不早说!”吴蔷有些气愤。

    如果李医生是她手下的员工,早就挨了她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了。

    “非常特殊的一种选择,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临床案例。”在说出来之前,李医生似乎也在做着艰难的选择。

    “成功率比手术还低吗?”杨宇问。

    “根据国外的实验,成功率在70%以上。只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费用……”李医生有点吞吞吐吐。

    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杨宇差点要笑了出来。

    已经很多年,没人跟他谈过,关于费用的问题了。

    杨宇从来没有自称过首富,媒体也极少以此为他冠名,尽管他的财富,已经高到了吓人的地步。

    但他的个人形象,远远超出了一个“富”字。

    他更像是一个君主,在他的商业帝国中,拥有着无上的权威。

    与他结交的,都是一些显赫的达官贵人,政界领袖。

    杨宇所追求的也不再是钱,而是一些诸如改变世界之类的宏大目标。

    “没事,你尽管说。”

    吴蔷受不了李医生的慢性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卖关子。

    “可能需要几个亿,具体多少不好说,因为全世界也没人做过,目前只有一些实验。”

    “先说说,到底是什么治疗手段。”杨宇平静地问。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准确地说不是治疗,是放弃,放弃您现有的身体。”

    李医生说,“这座高地已经被癌细胞占领了,我们打不过,就只能跑。再另外建一座城市,也就是换一个新的身体。”

    “现在医学已经可以移植大脑了吗?”杨宇问。

    李医生摇摇头。

    “还远。大脑和脊髓之间的神经纤维实在太复杂,我们连脑中风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脑移植。”

    “现在有一种非常前沿的技术,是将人脑中的信息,先暂存在电脑中,然后克隆一个躯体,再把电脑中的信息,传输到新的躯体。”

    “听起来,好像是科幻电影里常用的桥段。”杨宇微笑了一下。

    李医生点点头说:“以前实现不了,所以只能当科幻。现在有了可以和人脑相匹敌的量子计算机,变为现实,科幻也就成了科学。”

    “已经有科研团队,实现了人脑的量子计算机重建。其实,人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间突触传递,更像量子纠缠模式,而不是传统的二进制。”

    “所以,费用就高在了量子计算机上了?”吴蔷问。

    “量子计算机只是技术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我刚才要说的第二点——伦·理问题。”李医生搓了搓手。

    “第五十九届联合国大会,已经通过了《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要求各国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

    “那我们偷偷克隆可不可以?”吴蔷问。

    李医生叹口气说:“这种手术不是小事,需要世界上最顶尖的几十位医学和计算机专家协同操作,可能涉及十几个国家,不可能全部绕开。”

    “我知道,有些国家并没有加入联合国,可不可以在其中找一个进行手术?”杨宇说。

    李医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个选项,思考了一下说:“理论上可行,但非联合国成员国要么战乱,要么很小,都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

    “那没关系。”

    杨宇说,“缺什么我建什么就是了。”

    全球尚有五个国家未加入联合国,排除动荡的巴勒斯坦和科索沃,以及教廷梵蒂冈。

    杨宇最终选择了南太平洋中的库克群岛。

    这个国家仅有240平方公里,还没有北京市丰台区大。

    经由新西兰,成批的医疗设施,被送往库克群岛。

    当然,官方的说法是,杨宇为库克群岛上淳朴的毛利人,援建了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医院。

    因为他“特别喜欢库克群岛的风景,并准备每年都要过来度假”。

    杨宇的克隆躯体,在培养液中加速进行。

    关于躯体的选择,医疗小组首先建议杨宇,好好利用这次价格不菲的机会,更换一个健壮完美的身体,以尽可能延长以后的寿命。

    杨宇不同意。

    他很喜欢自己,压根也不想换一个更帅气的相貌。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杨宇自嘲道。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