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讲到了,国家在建国之后,推行的教育政策。
正是那种对于全民的扫盲,让这个国家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
孩子们注意到,这已经是下下节课才需要讲的内容,老师提前把它上了。
李杰讲完,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李格里注意到,他会经常捂着自己的腹部,似乎在忍受巨大的疼痛。
老师那时候也是这样,甚至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
在他去世前的那一个月,尤为厉害。
下课铃,很快就响了。
孩子们开始收拾起书包,准备放学回家帮忙。
李杰意识到,自己的路,走到了头。
他将目光在每个孩子脸上扫过,思索着,还有什么自己遗漏的地方。
他忽然想到了,大声地喊住所有的孩子:“孩子们!千万别停下来,一定要学下去!只有不停的学习,你们才能走出去!你们才能改变这个社会!”
李格里愣住了,眼睛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十二岁,台上站着的,是自己的老师。
孩子们怔怔看着李杰,似懂非懂点着头。
当这节课上完,孩子们都走了以后,李杰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向李格里走去。
他像是完成了一件拖沓了很久的事业一般,脸上充满了幸福的愉悦,已全然忘却,即将面对死亡的恐惧。
李格里想到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来这儿?”
“什么?”
“我是说。像你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来这?我知道你的经历,所以你应该明白我在问什么。”
李杰想了想,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会很想做些什么,改变世界。”
“我没有想过,但我做的事情,有时候确实会改变世界。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斜射的阳光下,他们的影子,像两座对立着的尖塔……
“那时候,我还在上海读大学,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作为讲解员,指导一批从乡镇来的学生……”
……
学生们是去参观科技馆的,在大巴车上,我第一次见到他们。
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一路上,始终没有离开过车窗外的那些高楼大厦,都闪着惊奇的目光,看着大上海的一切。
有一个孩子,看到一栋正在建设的写字楼,惊讶的问我:“老师,那里是在建什么?是不是要建一个大教堂?”
在他们的家乡,最大的建筑,就是一个上世纪建成的大教堂,非常气派,有几层楼那么高。
我解释说:“那是一栋写字楼。”
立刻有一个孩子举手提问:“老师,写字楼是什么?专门写作业的地方吗?”
我笑着摇摇头,说:“不是的,是大人们上班的地方。”
“哇!”
孩子们都惊呼起来,说着:“在这么大的地方上班呀!”
我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们没来过上海吗?”
孩子们像拨浪鼓般摇着头。
他们的家乡,距离上海不过100公里,却好像隔绝了一个工业时代。
到了科技馆,孩子们对于眼前的一切,都很好奇。
眼前的新鲜事物,在他们之前的日子里,从来没见过。
我向他们一解释着,那些东西的来历,以及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
我看到,他们的眼神非常迷茫,但都很认真地记笔记。
当他们走到一个光滑黑色圆柱物体前的时候,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指着眼前的东西问:“老师,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台音箱。”
“它怎么打开呀。”
“它是语音控制的,你喊它就可以。”
女孩想了想,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于是打了个招呼:“你好呀!”
一个温柔的女声回答道:“你好呀,我是雪梨。”
孩子们惊呼起来:“她有名字。”
我说:“它还可以帮你们学习,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它哦。”
“真的吗老师?那我要提问了。”
“你试试,可以先从数学题开始。”
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问道:“你好,我想知道1+2等于多少?”
“3。”雪梨立刻回答。
“你问的太简单了!我来问。”
一个男孩子迫不及待地说:“98乘以369等于多少?”
“36162。”雪梨仍然毫不迟疑地就回答了出来。
这下,孩子们反而都愣住了,不知道它算的对不对。
我拿出计算器,给孩子们算了一遍,果然是36162。
孩子们开心地欢呼起来,引得周围的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他们围着雪莉问了许多的问题,从数学到历史,从语文到科学,玩的不亦乐乎。
这让我感到好奇。
哪怕是在我家乡,远不如上海的一座小镇,这些也都只是常识。
于是,我问他们:“这些问题,你们老师不会告诉你们吗?”
“老师也不知道。”孩子们回答。
时间很快过去,他们要回去了。
在分别的时候,一个胖胖的男孩子,向我道谢:“谢谢老师,我今天学到了很多。好希望以后可以再来。”
我看着他真挚的眼睛,摸了摸他的头说:“你们还可以再来玩啊。”
小男孩低下了头:“来不了啦,学校没有钱。校长说,我们长大了,机会得留给弟弟妹妹们了。”
扎马尾辫的女孩子,怯生生地问:“老师,以后你还会在上海吗?”
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是那天,还是坚定地告诉他们,说我会留在上海等他们。
女孩很高兴,兴奋地说:“那老师你等我,以后我考上上海的大学,就来找你玩。”
我打趣道:“那我们拉钩约定好不好。”
没想到,这么一说,孩子们都要和我拉钩,约定以后见面。
我一下子被孩子们紧紧地簇拥在中间。
我的眼睛湿润了,和每个孩子都抱了一下,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好的大学。
目送他们的大巴车远去。
……
李格里问道:“你和那些孩子,后来见面了吗?”
李杰楞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后来,我也没有在上海留下来。这里的繁华让人惊叹,但不适合我这样的人。”
“从那以后,我总是会想着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我思考着,大城市的孩子,已经有了丰富的家庭教育,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教育着他们,我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而那些缺乏老师的学校,才是真很需要我的地方。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动手。”
李格里点了点头,说:“你和我的老师,真的很像。”
说完,他拔出了手枪,指着李杰心脏。
这时候,太阳已经在下沉了。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地长长的,在远处的一个点上连接在一起。
……
刘莹的办公室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和她本人身上的香味一样。
李格里将一个玻璃瓶,丢在了刘莹的桌上,里面装着一只完整的眼球。
她吓得跳了起来,但是很快想起,这是自己要求的。
刘莹很满意李格里的办事效率。
她打开手机,手指操作了一番:“你的钱已经到账了。”
李格里看了下账户,用了两秒钟,才数清楚有几个零。
这笔钱,足够他在北京,全款买下两套三居室的房子。
“不用这么多,你按照我开的价就行。”
刘莹摇了摇头,得意的说:“不!你做的事情,太值得这个价了!”
李格里问:“为什么要杀了他?”
“我就知道你会问的,我之前抛给了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是该由什么样的孩子,未来管理这个社会?”
“这个问题我不会回答。”
“那我告诉你,这个社会,应该由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来管理,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那个,该死的混蛋!他居然想阻碍这种进步!我都后悔没让他死的零碎些,唔,也不行,那样不符合我们的身份。”
刘莹沉浸在复仇的快感里,几乎失态。
她雪白的肌肤下,血液加速流动着,像一条条细密的青虫在攀爬。
“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你这么恨他。”李格里被刘莹,彻底激发出了兴趣。
“你知道,我们公司是因为生产出了高智能机器人,才真正发展起来的。那是一个能改变时代的发明。”
“你想想看,我们把那些高智能机器人,派送到大量的岗位上,去代替人做那些简单低效的劳动,能解放出多少劳动力?”
“而最近,我们生产出了一种机器人,这次,它可以彻底解放人类的知识!”
“怎么解放?难道可以直接把知识,传送到大脑里?”
“那倒没有这么高的效率,我们发明出来一种智人教师,他们的大脑里。存储了人类已知的所有知识,学习了几万种教学方法。”
“他们还会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学等等,会运用自己出色的运算能力,为每个孩子设计出前所未有的教学方案。所有类型的知识、技能,智人教师都可以教授。”
“你是说,这个智人教师,可以让使用的孩子,接受最高档的精英教育?”
“没错,你能想象到未来孩子们学习的样子吗?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的万能老师,它无所不知。”
“在需要的时候,它会变成诗人、科学家、数学家等等任何行业的精英。这样教育体系下的孩子,未来的人类,将会有怎样的潜力?”
“它的价格呢?”
“价格?唔,也不贵,当我们大规模生产以后,将会降价到200万左右,这是大部分家庭都承受得起的。”
李格里笑了起来,他想到了李杰那间教室里的孩子。
他们所有的家庭加起来,都拿不出200万人民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