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真言虽然名为京兆府的判官,但京兆府内很少看见他的身影。</p>
有些牙酸的人就去多嘴起来。</p>
“之前还说要在府里为那些失踪的孩童讨回公道,现在可好,好几天都见不到人影。”</p>
师爷听到这话只是冷笑,“他得陶大人器重,以后可能会成为一家人的。”其他人瞬间就明白了,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一些高官都会选当年殿试成绩比较好的考生当自己的女婿。</p>
罗真言这几天也是焦头烂额,跟着陶正道忙里忙外。</p>
听说皇帝把管月软禁宫中。心里着急,奈何见了几次皇帝都没办法开口,内火攻心。嘴上都长了泡。</p>
陶正道和礼部人在商议齐皇后的丧仪,本来是想让罗真言罗学习一点东西,但是看罗真言一副愁眉苦脸,思绪也飘走了。</p>
“真言,你没事吧。”陶正道见他状态实在太差。</p>
“哦,回。回大人,小生没事,就是昨夜没睡好,这会头疼的厉害。”罗真言苦着脸。</p>
陶正道只是以为他这几天累着了,便让他出门走走。</p>
罗真言便找了个人相对少的僻静小道,一边走一边想如何能帮助小月。</p>
“罗大人,罗大人。”</p>
哪里传来的簌簌声,让罗真言有一刹那的恍神。</p>
他赶紧四处看,果然,前方的不远的一棵粗柳树下,瘦小的小欢瑟缩的躲在那。</p>
罗真言快步走过去,又四处看了看,这里比较偏,没什么宫人过来。</p>
“小欢,你怎么找到这里的,可是你家姐姐有事找我。”</p>
小欢很机灵,拼命的点头。</p>
罗真言快步走过去,带着小欢到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p>
小欢赶紧从袖中掏出一张纸递给罗真言。“大人,我家姐姐说目前一切都好,她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局得有你帮忙,你待会看信就知道了。”</p>
罗真言赶紧将信藏好,“行,我知道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们二人也如此见面被别人瞧见了只怕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p>
“罗大人,拜托了。”</p>
“放心吧,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此地不宜久留。你先回去吧。”</p>
小欢也明白,瑟缩着赶紧离开了。</p>
罗真言快速的看完了信,将内容记了下来,便迅速将信销毁。</p>
现在已经深秋了,天气已经冷了。</p>
最近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齐皇后丧仪的原因,天气也灰蒙蒙的,半阴不晴的。</p>
气压很低,让人有些窒息。</p>
罗真言回到礼部后,陶正道他们已经商议好了。正要将新的流程呈给老皇帝。</p>
“真言,你回来了,正好跟我们去面圣吧。”</p>
“好。”罗真言正想去呢。</p>
陶正道见到状态会来了,笑道:“真言,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p>
“没,没有。学生只是昨晚没睡好。”</p>
陶正道看了看他,知道他没有说实话,但他不肯说也就算了。</p>
金殿外高公公见到陶正道带着礼部的人来了,赶紧去通报。</p>
很快,小太监出来请他们进去。</p>
老皇帝拿过流程看了一眼,便拿过朱笔批了一道。</p>
“就这么办吧。”老皇帝将折子放到小太监的手上。</p>
陶正道亲自去将折子接了过来,罗真言低头稍稍上前去扶了一把。</p>
就这么一个小动作,皇帝注意到他了,嘴角一勾就让留下了罗真言。</p>
待陶正道几人退了下去后。老皇帝才开口。</p>
“真言,这些日子都忙什么呢?”</p>
罗真言十分恭敬:“回陛下,微臣最近一直跟着陶大人做事事情。”</p>
“哼哼”老皇帝低笑了两声。“陶正道很看好你,你呀十有八九会成为他的女婿。”</p>
这些罗真言自然也是知道的,“回陛下。微臣年纪尚轻,才有功名,此身自当先报国。”</p>
老皇帝挑挑眉,微微点头。</p>
“不愧是朕看好的状元郎,那你对如今大金和西夏与我大承的形势如何看。”</p>
罗真言先拱手,低头沉思了一会。</p>
“陛下,臣曾经是主和派。”</p>
“曾经?”老皇帝挑眉。“现在是主战了吗?”</p>
罗真言否认:“回陛下,臣现在即是主战也是主和派。”他又说道:“若只是求和,便让北金和西夏小瞧了我大承,若是一味打仗,国家和百姓都难以耐受。”</p>
“接着说。”</p>
“要先树立国威,先给北金和西夏来场硬仗。这一仗必需一击即中,打的快狠准,让他们没有还手之力,然后咱们再和他们谈和。”</p>
这个做法倒真是前所未有,兵家向来都是主张一鼓足气,乘胜追击。</p>
老皇帝眉头微皱。开始思考。</p>
“真言,你这个想法有点过于理想化,对于西夏和北金,只要给他们一线生机,他们就会死灰复燃,到时候又是周而复始,倒不如一次灭了干净。”</p>
罗真言又作揖,“回陛下,西夏和北金虽然国力不如我大承,但要是全部灭了他们,大承也会损耗国力,且一直征战造成无辜生灵,于国运也是不利的。”</p>
片刻后,老皇帝嘿嘿笑了两声,“朕当日点你为状元是没错的。”</p>
罗真言深吸一口气,“陛下,其实臣刚刚所言,是县主说的。”</p>
说完,罗真言偷偷抬头看老皇帝一眼,果不其然,老皇帝的脸色果真变了。</p>
不过,自己倒是不在意了,本来就是兵行险着。</p>
老皇帝从金座上站了起来,缓缓道:“真言,陶正道一直是朕看重的肱股之臣,你的性子有他的刚直,也有他不具备的变通。本以为你跟着他会远离前朝宫廷的千丝万缕,但你还是搅和进去了。”</p>
罗真言磕下一头,“陛下,臣从小读书,便知忠义二字,为国忠君,为民义胆。臣如今得陛下隆恩点为状元,臣自当为陛下为大承肝脑涂地。但当日臣落魄于街上卖花灯,是郡主出手解了臣的难题,无论如何,臣都会为她说话。”</p>
老皇帝捻了下胡子,“忠,义。”又笑了两声,心里却暗暗说了句:小丫头果然不简单。</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