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们来的很快, 手持刀剑,杀意浓重。
一下便把先前热闹、平和的景象,彻底打破。
游人们四散逃开, 周围响起的一片惊呼声。
胤礽把宁容牢牢护在身后, 却也不敢靠太近,生怕磕碰到她的肚子。
先前还在眼前的云夫人, 已经带着她的丫鬟仓惶逃窜。
那些刺客们好几次要抓住两人,却被两人奇异地摆脱了,回回有惊无险。
侍卫们蓄势待发, 越围越紧。
侍卫统领道,“殿下, 臣带着几个人殿后, 让他们几个护着您和太子妃上马车, 不论后面传来什么动静, 记得一路往前, 千万别回头。”
这些侍卫守护胤礽已久,就连上辈子,他们至死都一直跟着他。
胤礽无法放下他们,更无法眼睁睁看着百姓们四处流窜。
他随手点了几个侍卫,“你们几个护住太子妃, 太子妃在,则你们在!”
他往前迈了几步, 刀剑出鞘,临风而立, 丝毫不肯退却。
宁容看过去,重重守卫之下,仅能看见他卓然的背影。
她捂住嘴, 不让自己发出声音,她知道这边任何一点动静,都足以让胤礽分心。
太子起剑很快,剑锋凌厉,气势迫人,如游龙、似惊鸿。
刺客迎面而来,挥剑斩下,太子面色不动,沉稳应对。
他拿剑的手很稳,单手握剑却能抵住对方全力一击。
刺客不忿,抬手还要斩下,被胤礽当胸一脚,狠踢到一旁,撞到了石柱再落下,一口鲜血喷出。
“容容,闭上眼睛。”
太子的声音突然响起,宁容下意识地闭上眼。
再后面她便什么也看不见了,耳边只有刀剑相击的声音,和分不清敌我哀嚎。
她的心剧烈跳动,生怕一睁眼,胤礽身上也有了个血窟窿。
刺客们气势很足,实则不堪一击。
在胤礽和护卫们的围击下,来势汹汹,却也很快落下帷幕。
“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
胤礽站在宁容身前,宽厚的胸膛紧挨着她。
她一睁眼,旁的没看见,只看见胤礽眉目凌厉,落在她的眼神里却带着笑意。
侍卫们的动作极快,她转开眼,连刺客们的尸身都收敛好了。
宁容缓缓吐出一口气。
也不是晕血,但是能不看血淋淋的场景还是别看,胎教不好。
“咦,娘娘,那云夫人主仆呢?”
樱桃胆大,她睁着眼,四处查看。
别说云夫人了,就连她们俩的一片衣角都没看见。
侍卫统领稍作检查,很快上前禀报。
“殿下,这些刺客看起来并不像汉人,倒有些像......像塞外来的......”
塞外?
胤礽往前走了几步,低头扫过去。
侍卫把刺客脸上的蒙着的蒙脸巾扯开,果然露出一张异域的脸来。
“容容,走,咱们即刻回宫,孤有要事要奏报皇阿玛。”
胤礽留了几个侍卫收拾残局,带着宁容很快便回了紫禁城。
*
皇宫,御书房。
“皇阿玛,儿臣有要事禀报。”
胤礽进了御书房,一跪到底,面容端肃。
康熙把他扶起来,“保成,朕今日听闻,你在城外遇袭?”
御前侍卫刚来禀报,说太子在京郊遇袭。
康熙担心的御笔朱批都狠狠划了一道,就差没召了人出去支援,如今见他毫发无损地出现在御书房里,才放了心。
“儿臣要说的正是此事。”
胤礽沉着脸,把今日发现刺客的过程,和康熙说了一遍。
康熙眼睛微眯,眼神凌厉,“那位夫人和她的丫鬟,可有查过?”
胤礽实事求是,“儿臣查过了,她们的行踪很是诡秘,出现的时机也很巧,说不准是刻意为之,还是凑巧撞上了。”
“依你看呢?”
康熙抬头盯着儿子,眼底露出满意之色。
这孩子从小便被他养在身边,脾气性格,和他一般无二,有谋略、有手段。
从前只到他肩膀的孩子,一转眼,都需要他抬头看他了。
朝中大臣起先看好胤礽的人很少,觉得他年纪轻轻居高位,难免浮躁。
近两年,倒是越发让人信服,朝中也是多有赞誉。
胤礽拱手道,“儿臣以为,她们是故意为之。”
当时茶寮里有很多空位,为什么什么地方都不坐,偏偏要坐在他们对面。
除非,她们刻意把刺客引过来,目的却是他和容容。
幸而这次他们带的人手多,对方又不堪一击。
如果碰上实力强劲的,伤了容容......
太子幽深的眼里,闪过一抹暗光。
从前他总觉得,皇阿玛的心思深,轻易让人看不透。
所以他很少说自己的意见,既怕显露自己,又怕答地不合皇阿玛心意。
如今重来一遍,他想过无数回,他该如何对待一位心思深沉,胸中有丘壑的帝王。
答案是:走直球。
不论他问什么都据实以答,不把自己放在皇太子的位置上,而是臣子的位置。
但私下里面对他时,却又要把自己当儿子,拿他当父亲看。
康熙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像是没预料到他会如此直白。
他负手而立,在御书房中缓缓走动。
片刻后他才道,“朕心里有个决定......朕要亲征准噶尔......”
“至于大清......朕就交托到你手里......”
他说了和上辈子一模一样的话。
胤礽忍不住想,不管以后如何,皇阿玛并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全身而退。
至少在这一刻,他是抱着有可能回不来的心思,命他监国的。
也就是说,他真的曾经想要让他继承皇位。
胤礽心头复杂难辨。
他没说话,康熙如炬的眼神扫过去,不错过他脸上的任何一丝表情。
倘若保成听见这话,喜形于色,或者只微微露出一丝喜意,他大概要对这个亲手养大的儿子失望了。
此时胤礽面无表情,八风不动,康熙反倒有些刮目相看。
片刻后,胤礽认真道。
“皇阿玛,不可。大清离不得皇阿玛,但大清不缺我一个太子。”
“儿子愿替皇阿玛出征,平定准噶尔!”
太子声音铿锵有力,目光灼灼,仿佛康熙一声令下,他马上就能出征的架势。
康熙眼底闪过欣慰之色,却冷着面,斥责他。
“胡闹,你从未上过战场,休要儿戏。大清如何会不缺皇太子?大清永远都只会有你一位皇太子!”
“罢了,你今日也累了,回去休息,此事休要再提!”
太子没再争辩,恭恭敬敬行了礼退下。
御书房的门合上。
康熙在殿内,眉眼含笑,惯来端肃的脸都柔和下来。
“九公,你看看保成,朕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儿子都会满地跑了,他却还如此少年意气。”
“他一次战场也未去过,竟要代朕出征。”
康熙说着笑起来,愉悦神情难掩。
梁九功自然明白康熙的心思,笑着附和。
“陛下,这正是殿下的一片孝心,他明知前路艰难,却还愿意替您出征......老奴听闻,太子和太子妃感情甚好,如今太子妃有孕之际,您一说要出征,殿下竟愿意舍了妻儿......恐怕整个大清都少见如此孝顺之人。”
康熙心里更开心了。
固然有梁九功故意夸大,哄他开心的成分在,但胤礽孝顺他的心,也是真的。
“如今虽已入了秋,却还有些炎热。都说孕妇不耐热,前儿进贡的什么云锦好似还不错。你送些去毓庆宫......”
“是,老奴记下了。”
*
“夫人,您说主子的计划会顺利吗?”
小丫鬟扶着云夫人,在一处僻静的院子里,遥遥看着皇宫的方向。
云夫人脸上带着笑意,眉眼深深,温和地像个菩萨,说出来的话,却叫人不寒而栗。
“我也不知,不过咱们已经把该透的消息透出去了,康熙为了稳固朝堂,也该自己亲征......”
“只要他离开了,朝堂落入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手里,便是咱们的机会了......”
云夫人想到一事,突然问,“皇子府里的那些女人......”
小丫鬟脆生生道,“夫人放心,一切顺利的紧,原以为石静宜已然成了一名弃子,却不想还有些用场。”
想到石静宜跪伏在地上,磕头祈求的模样。
云夫人眼里闪过快意。
“高门贵女又如何,求了咱们办事,提供了点消息,便以为能一笔勾销了?”
“她还是心太大,太天真。”
“你看,如今不是乖的很?”
“是呢,都是夫人□□的好。”小丫鬟笑着附和。
云夫人温和道,“去和石静宜递个消息,大皇子底下的门人,也该动一动了......若这事办不好,往后她的药也停了,免得浪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