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地祇来朝,地府告大唐!(跪求求收藏,跪求鲜花!)
议完了监神卫的章程后,周祁也没有在太极殿多待,带着长安都城隍离开了皇宫。
在周祁和李世民的授意下,长安都城隍,新晋平灵郡王负责联络王畿道下属的大小城隍。与他们沟通,是否愿意归顺大唐。
愿意的,赐爵封官,继续享受供奉祭祀。
不愿意的,就地毁庙绝祀,永无出头之日。
与周祁分手之前,长安都城隍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道:“镇国公,我还有一事相求。”
这个时候,长安都城隍已经是大唐体制内的自己人了。周祁对待他的态度也变得亲近了许多:“平灵郡王,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能帮的我绝不含糊。”
长安都城隍讪笑道:“其实也没有别的事情,就是希望镇国公你能解除了我那些属官的禁制。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一个人也很难完成陛下布置的任务。”
“原来是这件事情,没问题。”
禁神法阵是周祁所造,阵眼虽然建在太极殿前,但真正能操纵阵法的阵魂却握在周祁的手里。
所谓阵魂,其实就是高级阵法诞生出的灵智。只要掌握住阵魂,就可以任意地操纵阵法的力量。
对于长安都城隍的请求,周祁没有拒绝,一口应了下来。
左右不过是几个文武判官、日夜游神罢了,解除了他们的禁制,多少也能帮到长安都城隍一点。
只是,相比于神力强大的长安都城隍。文武判官和日夜游神等属官的神力太过弱小,被阵法的力量封禁后直接失去了自我,变成了泥塑。
即便周祁解除了城隍属官们身上的禁制,他们的神力也只剩下两三层,仅能勉强维持阴神法相而已。
所幸,长安城的百姓对城隍庙的信仰并未中断。有了源源不断地香火补充,属官们很快就恢复了大半的神力。
长安都城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属官们,并让他们拜见周祁,以示臣服。
属官们也不是缺心眼的傻子,很清楚周祁就是禁神法阵的始作俑者。就算是得罪了皇帝,也不能得罪他。
为了表示忠心,城隍属官们纷纷给周祁行了跪拜大礼,神智愿意献出本命阴魂,奉周祁为主,永远听候他的差遣。
对此,周祁直接表示了拒绝。
以他现在的实力,要收小弟的话不看实力也得看颜值。
这些城隍属官们长得阴气森森的,实力又差的不行。收他们当手下,拉出去也是丢脸的结果。
更何况,当着长安都城隍的面挖墙脚毕竟是件不道德的事情。周祁自认为是诚实善良好男儿,也绝对不会干这种缺德的勾当。
嘱咐了长安都城隍几句后,周祁就离开了都城隍庙,回镇国公府睡觉去了。
至于长安都城隍,他领了任务后不敢怠慢。带着文武判官及日夜游神离开了长安,直奔距离长安城最近的雍州。
王畿道有二十一州六十五县,都城隍一位,州城隍二十一位,县城隍六十五位。
除了城隍以外,王畿道还有一大批的土地神。土地神在地祇中的地位要低于城隍,一般都是城隍的下级地祇,负责管理乡和村的幽冥事务。
长安都城隍要找的雍州城隍,是王畿道内实力最强的州城隍。他的辖区内,百姓人口最多,供奉的香火之力也最旺。
与天生地养的长安都城隍不同,雍州城隍是人魂修成的阴神。生前姓蒋,是前隋一落榜举子,悬梁而死。
一般情况下,这种自杀的人下了阴间得先到枉死地狱受刑。
可雍州城隍不仅没有受刑,反而直接被直接擢升为察查司的阴官。不到十年时间,就被提升为雍州城隍,
这里面的缘由也很简单,雍州城隍姓蒋,秦广王也姓蒋。
一殿阎罗秦广王曾在三国时代转生凡间,化身东吴小吏蒋歆。雍州城隍,就是秦广王在人间的直系后裔。
作为阎王后裔,雍州城隍的行事风格一贯是嚣张跋扈。若非长安都城隍的位置是人间天子钦封,他甚至还想取而代之。
就算被禁神法阵压制,封禁了神力,要想招安雍州城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周祁说过,不愿意招安的地祇就地正法。可长安都城隍却并不想那么做,因为那样会使整个王畿道,乃至大唐境内的地祇都人心惶惶。
地祇负责管理人间与地府之间的通道,少了他们,生魂就没办法转生,只能逗留在人间。
由于禁神法阵的存在,地府的阴差也不能再到人间勾魂。如果再没有地祇的辅助周转。届时,游魂遍地,轮回大乱,那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算起来,这也是周祁的失误。说到底他还是太年轻了点,考虑问题不全面。满脑子只知道掌控地祇,对细节的丈量太过粗糙。
长安都城隍带着人奔赴雍州,对着神力微弱,几乎快要神躯崩溃的雍州城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终,雍州城隍答应臣服大唐,列籍入户,接受监神卫的管理。
长安都城隍命武判官赶回长安,向周祁报告了这个消息。周祁直接瞬移到了雍州,解除了雍州城隍庙所有地祇的神力压制。
如此往复,一个星期过后,王畿道内大小十七位城隍全部臣服。
剩下的上千名土地神,周祁自然是没时间去替他们解禁神力的。于是,他分了一缕阵魂给长安都城隍,也算给了他一部分禁神法阵的权限。
周祁根本不担心长安都城隍会不会捣乱,兹要是他敢生出一丝异心,下场就只有魂飞魄散。
拿着周祁给的权限,长安都城隍又忙碌了半个多月,总算收服了所有的土地神。
完成任务后,长安都城隍主动交还了周祁给他的阵魂,没有贪昧禁神法阵的权限。
三日后,在长安都城隍的组织下,十六位城隍于戌时齐聚皇城太极殿,晋见唐皇李世民。
一同在场的,除了周祁以外,还有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晋王李治一众皇子以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李绩等国之重臣陪同。
李世民以天子名义,正式册封长安都城隍为平灵郡王,一品爵位。封各州城隍为开国郡公,二品爵位。封各县城隍为开国县侯,三品爵位。
郡王、郡公及县侯皆赐玉圭金印,录名中书。册封旨意会在三天之内发往各道、各州与各县,通传天下。
众神领了玉圭金印后,太子李承乾奉李世民之命宣读监神卫新编的地祇纲要。
纲要中明确提出,除了平灵郡王外,各州城隍每三个月要到长安城晋见李世民,汇报幽冥事务。
各县城隍,需到各州官衙点卯。各乡各村的土地,因为神力稀薄不能离开神域的关系,点卯一事可以免去。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条是严禁地祇利用神通迫害百姓,谋求更多的香火祭祀。一旦发现,就会被禁神法阵剥夺神力,毁庙绝祀。
众神虽然心里面不情不愿,但无奈形势比人强,只能被迫接受。遵守地祇纲要,他们就还是神。违反地祇纲要,唯有死路一条。
李承乾讲完地祇纲要后,李世民挑出来唱红脸,当起好人,安抚起了众神。
晋见大会持续了一个时辰,结束后,众神谢恩告退离开了太极殿,各回各的庙。
一个时辰中,周祁一句话也没说过。他站在王阶之下,注目着前来晋见的众神,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一番观察后,周祁发现大部分的城隍表面上还是很老实的。只有一个穿着青色衮服的年轻城隍一脸愤恨,眼中透露出一股子的不情不愿。
周祁记下了他的特征,等到大会结束后,单独会见了平灵郡王,询问道:“郡王,那个穿着青色衮服的年轻城隍是什么来历?”
平灵郡王眉头一皱:“国公说的可是雍州城隍?那小子算是个阴二代,他是一殿阎罗秦广王的直系后裔。”
“秦广王的后裔?那他平时一定很嚣张了?”
周祁呵呵一笑道:“我敢断定,他臣服大唐不过是为了恢复神力。回去后,一定会联系秦广王,汇报人间的情况。”
平灵郡王一脸警惕:“既然如此,国公何不封了他的神力,以免地府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上报天庭?”
“不用那么麻烦,随他去吧。”
周祁嘴角上扬,微微一笑:“我倒要看看,地府上报天庭后,天庭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要知道,哪吒可还关在金吾狱呢。最好再来几个地位高点的正神,我也能多收点赎金。”
再说那雍州城隍,离开了长安城后,果真如周祁所料,没有回雍州城隍庙,而是兜兜转转去了地府。
一入地府,雍州城隍就找到了他的老祖宗秦广王,汇报了人间发生的事情。
他添油加醋地加了不少料,说什么大唐要建立人间神朝,脱离天庭和地府的掌控等谬言。
秦广王听了之后大怒不已,穿上朝服直奔天庭,面陈玉帝,要求玉帝严惩唐王李世民和平灵郡王。
至于周祁,虽然他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但雍州城隍明显更恨平灵郡王,就没提到他的存在。
听了秦广王的奏报,玉帝也很不爽。地祇虽然普遍弱小,但也不乏强者,媲美金仙的五岳山神亦属于地祇一类。
可以说,地祇是天庭神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唐控制了地祇,就等于是在跟天庭抢权柄。
玉帝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自己的权力被他人触碰,盛怒之下,竟要派托塔天王李靖率领十万天兵去捉拿平灵郡王和李世民。
然而,细想过后,玉帝还是决定先采取怀柔手段。
平灵郡王不足为惧,李世民却是人间天子,汇聚了太多的人道气运。轻易动他,就算玉帝是天帝也得遭受反噬。
于是,玉帝决定传讯太白金星,让他调查一下人间的具体情况。
那么,这个时候的太白金星到了大唐没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