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上次兵力数倍于守军的万吐蕃大军,在于阗城下被击溃。
消息传到逻些(今拉萨),大相(宰相)尚洁赞,气得浑身颤抖。
当场下令,砍了领兵统帅。
原本他以为在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切断了大唐朝廷和四镇的联系之后,安西四镇就已经是囊中之物。
没想到,四镇守军竟然如此顽强。
看来,还得认真对待这块难啃的骨头。
在数轮作战研讨之后,大相尚洁赞决定:再发十万精锐,一定拔掉大唐在西域这块广袤大地之上,最后的四根铁桩。
目标既定,可选谁作为大将统御大军才好呢?
这让他有点为难。
思来想后,拿不定主意。
可巧这个时候,有一人主动请缨。
请缨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驸马,几十年来的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让纳托殿下。
说起这个让纳托,也是出身名门。
其曾祖乃是,吊打过大唐天下并马大元帅薛仁贵,素有吐蕃第一名将之称的论钦陵。
本人也是年少成名,一篇《王寡妇哭坟》风靡汉藏两地。
武力值方面也是可以的。
在全吐少年摔跤比赛中,名列三甲。
更有新晋驸马身份加持,一时风光无两,风头正劲。
就连自己也不敢得罪。
想到这里,平素雷厉风行,足智多谋的大相,也患得患失起来。
“让他去,坑大军。不让他去,坑自己。难啊!”
尚洁赞本打算拖几天,等他三分钟热度过去了,再做别的安排。
可是这小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上阵杀敌,再现祖上荣光。
最后,竟动用关系,使赞普亲自来说。
事到如今,大相尚洁赞也不敢有违赞普的意思了。
只好同意,由让纳托,统兵攻打安西四镇。
但杀伐大事,毕竟不是儿戏。
那十万吐蕃士兵也是爹生妈养,不能白白送了性命。
于是尚洁赞私下吩咐三路大军统帅,必要时可相机行事。
这么做虽然稳了许多,但也就此埋下了祸根。——难保不陷入各自为战的危险境地。
很快大军集结完毕,在出征的誓师大会上,名将之后,当今驸马让纳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兴致所致还作汉诗一首,全文如下:
驸马下令要攻城,十万大军肚子疼。
劝君定要忍一忍,破城只需三分钟。
站在城头检阅大军的尚洁赞,听了这首诗,差点没气死。
心想,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但赞普和公主却笑得前仰后合,大呼:有才!
百官见状,莫不附和赞叹!
十万大军当即开拔,浩浩荡荡的向四镇杀来。
与此同时,拓王李返已经组建了三路六组共4人的,狙击队伍。
这多人,都是战力天梯榜单上的。
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出发那天,李返特意化了妆,穿了普通骑兵的装束,提上一根精铁打造的马槊,以佚名的身份,加入了其中的一个小队里。
当时大唐的骑兵装备是十分精良的。
每个骑兵携带武器的标配是,长枪或马槊一条,弓一把,箭三十。长短唐样横刀各一把。
像这种进行骚扰和狙击作战的情况下,还配有臂弓弩一把,弩箭只。
另外就是还配有令敌军羡慕不已,几乎刀枪不入的明光铠。
马匹也都是西域产的良马。
尽管后期唐王朝有所衰落,可在冷兵器时代,唐朝军队装备一直是世界一流。
三路狙击手,对应着敌军的上中下三路大军,的来犯方向,各自进发了。
李返,军中的名字叫佚名,本分在打击中路军的队伍之中。
他们四十人为一队,一共两队,共十人。准备轮番或相互配合打击敌军先锋部队。
从吐蕃边境出发,一般不出三日即可达到,安西四镇中最靠近吐蕃的军镇,于阗。
上次他们在这里吃了大亏,这次定要血洗于阗城。一雪前耻。
因此,吐蕃的主攻方向,便是于阗-龟兹一线。
中路军五万人,就是负责攻打这条路线。
大唐中路狙击队,每个骑兵都有两匹马可以换乘,一天骑行公里。
头天早上出发,第二天中午,就与吐蕃中路军的先头部队撞上了。
这支先锋部队,大概有多人。
也是清一色的轻骑兵。
遭遇之后,双方立刻进入作战状态。
只见大唐这方,人的狙击队,立刻分成组。
一组迂回,一组牵制。
这个战术立刻产生了效果。
也许是对方对这种战术,平时没有针对演练。
那多骑兵,被拿捏的死死的:是追击不是,防御也不是。
一时有点两难。
更要命的是,对方准星在线。
几乎人人百发百中。
这一下,几乎令敌军丧胆。
你想想,接近百分百命中概率,能不吓死人?
人,每人携带了只弩箭。
这么算来,敌军有,也都得死在这儿。
对方终于缓过神来,立刻由部分轻骑手执盾牌,围城圆圈进行防御。
再有中间的弩手,进行还击。
这个应对策略也是有效的。
大唐狙击队,陆续有人中箭倒下。
正在双方互有伤亡,进入拉锯阶段的时候,大唐这边一名小兵,竟开了大招。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