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着万金的车队浩浩荡荡开回了城。
车队还没到。
消息就已经在城内传开了。
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我们发了!
一处特大号金矿被拓王拿下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每个人都欢欣鼓舞。
果然,没有比有钱更让人振奋的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越穿越神。
说是钱多的,每人都能发两!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即便有钱也不能这样发!
我的意思是不能这样白白的发!
一个简单的经济学知识点:社会总收入=总支出。
这意味着,如果想让社会变得富有,就得先花钱。
花的越多,人就越有钱。
当然,不一定社会有钱,你就有钱。
但是宏观上看,这个理论是对的。
二十年间,你和马老师的收入平均之后,涨了倍。
就是这个意思。
但不能直接发钱。
那样,人就被变得不好伺候了。
所以得让他们忙起来。
大基建,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既让人忙得要死,也让人都能赚一笔。
既让人赚了钱,办了事,还收买了人心。
好处很多。
除了值班的士兵,全城的人都挤到城门洞那边了。
都想亲眼看看,拉着满满登登金块的马车,是怎么运动的?走直线还是走曲线?会不会有钱就飘了?
李返的车队和兵士,远远的出现在地平线的尽头。
站在城楼上的士兵,最先欢呼起来。
接着人群中也躁动起来。
等李返走到城下的时候,群众的热情达到了最高点。
他们整齐的高喊着:“拓王!拓王!拓王!”
李返骑在马上,也向群众挥着手。
不管怎么说,李返给这座边关军镇来带了希望和活力。
而他,也会带他们走出困局,走向巅峰!
车队进了城,沿着城里的马路一直来到了,大都护府衙之前。
得到通报的大都护郭昕老将军,亲自站在府衙门外迎接李返。
李返翻身下马,与老将军拱手致意。
“殿下,旗开得胜,真乃四镇之福!安西之福!大唐之福也!”平时不太善于言辞的老将军破天荒的还用上文法修辞了。
大概真的是太高兴了吧。
想想也是。
自从吐蕃占据河西走廊之后,安西四镇的给养都是靠自己土里刨食。
士兵们既当农妇,又守边防。
苦是真苦!
如今,忽然发了这么大一笔横财,哪能不高兴呢!
李返笑着说:“此乃大唐国运兴旺使然。”
他本来想说,此乃陛下洪福齐天来着!
但又觉得肉麻,说不出口。
老将军一手扶着李返的肩膀,另一只手向前伸出,说:“请。”
简单而美味的晚餐之后,二人进入机要密室,进行下一步计划的制定。
“当务之急,是在吐蕃来犯之前,兴建完成,城镇大厅和一万间民舍的建造。”李返指出关键之处。
“正是。城镇大厅及一万间房舍,你准备建在哪里?”郭昕问。
这里就要说一下军镇的构造。
龟兹乃安西都护府的治所。
是四镇当中,规模最大,城防最坚固的军镇。
其分为內郭和外郭。
外国有四门,内郭与外郭之间有两座城门。
是一个黏连的双层泡泡的结构。
黏连的一侧,城外是条河。
双层的一侧,城外是开阔的平原。
如果吐蕃大军来犯,必是在平原上安营扎寨。
城虽然是四镇中最大的,可最多也就能住下一万五千人左右。
如今却有十万壮丁,即将招募。
那如何能住得下呢!
因此,郭昕问,你想把房舍建在哪里。
李返说:“如果在城内建造一万间房屋,以及城镇大厅等,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没地方。”
北边紧邻一条河,房屋也不能沿河建造。
而东西两侧,不远就是山脉。也不能建在山地之上。
唯一的可用之地,就是南面开阔的平原地带。
“可建在平原之上,那里是最先会受到吐蕃进攻的地方啊!”郭昕对此愁眉不展。
“是。不过我倒有一个主意。”李返说。
“什么主意?哎呀,我说殿下,您就被逗老头玩了!说嘛!”老将军嘟着嘴撒娇的样子还挺可爱。
李返说:“一万所房屋如果围城一个圈,来建造的话,恐怕足以把原本的城池围在当中了吧?”
“啊?你是说……把民房当城墙用?”大都护惊讶于李返脑洞之大。
“正是。我们可以建造那种一侧很厚很坚固的房屋。我看也不要建单层的房子,可以建三层或四层的房子。这样高度也有了。反正一切按城墙的标准走,就行啦。”
“这主意真棒!真是一项创举。”老将军由衷的赞叹。
“这样,当吐蕃番兵进攻之时,民夫们可以一边隔着城墙,一边在屋里小憩。听着喊杀声,就如同下雨声。一定很催眠!”
“这……哈哈,亏你想得出来!”郭昕笑得前仰后合。</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