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庆国双璧的诞生,诗露杀意

    兴庆宫内,长公主正慵懒地斜躺在风亭上的软塌上,享受了午后的微风。突然对着贴身宫女问道:“祈年殿那边已经开始布置了。”

    “是的,酉时可以入席。”

    长公主嘴角微微上扬:“让人给我准备一个席位。”

    ………………

    二皇子府中

    二皇子光着脚丫蹲在椅子上,手上的筷子夹起一片片鲜肉放入了沸腾许久的锅里。

    “祈年殿已经开始布置了,酉时左右可以入席。殿下这般吃喝,怕是宴席上吃不下了。”

    一旁的谢必安双手抱剑道。

    “这种宴会,只不过是说说看看,哪里能吃的饱。”

    说着二皇子又从锅里捞起一块肉往嘴里塞。

    ……………

    京都驿站,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手持一策画卷走出驿站。

    驾车的小厮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老者没有理会直接登上了准备已久的马车。而这名老者正是前几日失踪的庄墨韩。

    ……………

    时近酉时,叶寒在叶初晨和司理理的服侍下,略微整理了一下衣冠准备启程祈年殿。

    刚走出小院,便见到范闲一身白色常服矗立在门口等着叶寒。

    叶寒轻笑一声:“看来,你有些迫不及待呀。”

    范闲耸了耸肩没有说话,就这样两人登上马车,随即滕梓荆便架着马车启程前往皇宫。

    ……………

    在宫门处两兄弟碰到了鸿泸寺少卿辛其物,也就是此次与北齐谈判主使,范闲为副使,两人也因此相识。

    在辛其物的带领下两人很快进入祈年殿,一入殿便看见太子和二皇子已然入席,范闲带着叶寒上前行礼。

    并为叶寒介绍两人,因为叶寒自进京以来很少出门,范闲觉得叶寒并不认识这二人。

    太子和二皇子对着范闲寒暄了几句,两兄弟便也入席落座。

    叶寒刚刚坐下,殿外一衣着华贵的女子在众侍女的簇拥下走进祈年殿,在座的官员见到来人纷纷上行礼。

    “见过长公主!”

    范闲也起身行礼道,不过余光中发现叶寒端坐在席位上不为所动,心中暗道,老哥牛啊!

    长公主路过叶寒的席位时,转过头深深看了叶寒一眼,只有叶寒知道长公主那平淡的眼神中尽是不屑。

    叶寒并没有理会这疯女人,坐在席位上开始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一名长公主随行的侍女来到范闲席前传话。

    范闲朝着长公主的席位看了一眼,随后便跟着侍女走了过去,不知道长公主对范闲说了些什么。

    但这一切却都尽在叶寒的感应之中,看来长公主还是贼心不死,估计跟原剧中一样串通庄墨韩要毁了范闲声名。

    正当叶寒心中想着原剧中的情节时,门口又走进了一名披散着头发一身煞气的持剑男子。

    这男子走过的时候也往叶寒这边看了一眼。叶寒顿时心里有些不爽,怎么都喜欢看我一眼。

    莫约半刻后,一名手持画卷的庄墨韩走进了祈年殿,一时间殿内的文武官员纷纷起身行礼。

    与对长公主行礼不同,对庄墨韩行礼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最后进殿的人竟然是位英武不凡的少年,而这少年正是霍青。随着少年落座后,庆帝也从后面的内殿里出来。

    “见过陛下!”

    文武官员起身来到中间过道上行跪拜大礼道。

    而叶寒却有些突兀的端坐在席位尽纹丝不动。坐于主位的庆帝看了叶寒一眼,然后挥手道:

    “平身吧,开宴!”

    …………………

    “祈年殿的宫女侍卫背景都查清了吗?”

    鉴察院陈萍萍处理事物的房间里,陈萍萍看着手中的卷宗对着前来汇报的朱格问道。

    朱格躬身道:“都查清了,身份背景没有问题。”

    “参与宴会的人员呢,有没有异常?”

    “有,范闲进殿之前携带了匕首还有毒药。”

    一问到异常,朱格毫不犹豫就说出了范闲携带毒药这件事。

    “四顾剑首徒云之澜是持剑上殿的?”

    对于范闲携带毒药陈萍萍只是一笑了之。

    “云之澜是四顾剑弟子,剑不离身,所以…”

    “若是云之澜刺王杀驾怎么办?”

    陈萍萍放下手中的卷宗问道。

    作为鉴察院院长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四顾剑弟子的尿性,但毕竟庆帝也在宴会上,万一出现意外他这个院长恐怕难辞其咎。

    “洪四庠洪公公就在殿外。况且新任左将军霍青在殿内。”

    陈萍萍听到这样的安排安心不少。

    ……………

    而祈年殿内,长公主终于发难,庄墨韩先是说出范闲那首《登高》的后四句为家师的遗作,随后打开了那副一直带着的字画。

    摊开字画,上面赫然写着《登高》的后四句。

    在庄墨韩文坛大家的影响力以及这副字画的双重加持下,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是范闲抄袭了诗作。

    面对群臣的议论,高坐上位的庆帝开口询问范闲道:“范闲,你可有话说。”

    “令师可是姓杜啊?”

    范闲拿起酒壶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家师不姓杜。”

    听到庄墨韩的回答,范闲已经笃定庄墨韩是要自己身败名裂。

    “家师写的诗多吗?”

    “著诗良多。”

    庄墨韩不明何意的说道。

    “那不为人所知的又有多少?”

    庄墨韩眉头紧锁:“史海钩沉,不为人所知的便只有这一首。”

    范闲起身端起一坛酒,仰头猛灌一口:“纸来!……墨来!”

    庆帝身边的侯公公闻言说道:

    “范公子可是要作诗,老奴愿为范公子抄录。”

    说完立即吩咐周围的太监拿来纸笔。

    “哐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一时间整个祈年殿成了范闲一个人的舞台,在庆帝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范闲一口气念出了百余首千古名篇。

    最后直接将庄墨韩气得吐血倒地,大殿乱成一团。祈年殿的宴会为在这场闹剧中结束。

    …………

    一夜之间,范闲祈年殿斗酒诗百篇的消息不胫而走,更是被庆国文人称为“小范诗神”。

    范闲一夜封神,填补了庆国百年来文治的空缺。从此,民间将范闲和霍青并称为“庆国双璧”。

    御书房内,庆帝看着范闲百余篇诗作反复地研读,脸上也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当他看到一篇诗作时候,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看着这篇平平无奇的诗作,字里行间却透露着浓浓的杀气:

    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月日到4月日)</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