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后,冉慕彤屯了一后宫的粮食。
每到出太阳的天气,婢子奴子把粮食铺在地上翻晒,远远看去,整个后宫金灿灿的一片,还没入夏就已透着丰收般的喜悦。
冉慕彤站在高处眺望,越发觉得把后宫变粮仓是正确的。
荣华最近几天有些乏,奏折比平日里多了一倍。
就在他和她和岳国回来不久,朝堂就有听声发出,天下完全可以由大荣一统,他身为大荣国君,全完可以趁势臣服诸国,开创大荣一统天下的新格局。
他意不在此,她也一样,求的只是月岁静好,所以他一直没有告诉她朝堂里的声音。
现下,声音越来越大,半数臣工主张天下一统,每天早朝议完琐碎的国事,就跟他反复分析强调天下一统的伟大。
他相信,天下一统能把大荣推向一个高度,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又还高处不服寒。
与其一将功成万骨枯,换来大荣一统天下的新格局,不如各国安好,如邻如友,互帮互助。
;陛下。
逐风给荣华递眼色,皇后娘娘往书房来了。
荣华合上打开的折子,看似随手把披风搭在折子上,站到一旁假装欣赏着小荣唯新写的字。
;慕彤,快来看。
冉慕彤刚进书房,荣华就把冉慕彤的注意引到儿子的大作上,;唯儿的字又进步了,箫羽挑的先生果然不错。
;还行。
;奖励唯儿什么好呢?
;奖励唯儿晚上睡我们中间,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唯儿一定会很高兴。
;嗯…好吧。
他没精力惦记她,她还是时刻防备着,他就依了她了。
朝堂上的声音能瞒她多久是多久,她一定不会同意再起战火,她比他还要珍惜现在的日子,如风雨过后的彩虹天。
奈何没能瞒多久就被她发现了,好日子和坏日子比起来,总是那么短暂。
季之轩过生辰,冉慕彤随荣华一起去国师府贺寿。
朝中大臣来了不少,席间议论起天下一统,冉慕彤听见了些,回宫的路上问荣华说:;大臣们怎么了?不想过太平日子?
;不是。
;现在这样还不够好?非要闹得血流成河他们才满意?
;慕彤,他们是臣,为大荣深谋远虑是他们职责所在。我能理解他们希望大荣再创辉煌的那份执者,也能理解为臣者的那份忠诚。但是你大可放心,议论只是议论,我没有点头,这些议论慢慢就淡下去了。
;我记得你扶植了一批青年才俊,这些人里有跟你出谋划策把天下改姓荣的吗?
;没有。他们是我一手扶植起来的,最为了解我心之所向。
;恽国有我师父和百里,仲元俍与我们的私交也不错,箫羽是岳国驸马,珑国就不用说了,那是旖珊魂牵梦萦的家。我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大荣的铁骑将他们的家国踏成大荣的领土,会有多少妻离子散,会有多少森森白骨,我一想心里就沉重得慌。
;别想了,他哄她,;想着我和孩子们就好。
;才不要想你,她嫌弃地拿胳膊肘拐开他,;我还是想想皇都里还有没有地方可以屯粮。
;皇都原有的粮仓屯得满满的,你还要屯?
不屯她就没事干,又不想随他去早朝听政,听见大臣的豪言壮语,她怕她会忍不住开怼。
马车突地停了下来,舒云探脑瓜子一瞅,拐弯时擦着了荣恩的马车。
珑旖珊就在马车里,看见冉慕彤,珑旖珊就把荣恩抛弃以:;你先回府带孩子,我陪冉姐姐回宫,跟冉姐姐喝喝茶再回来。
荣恩不敢有异议,马车损伤不严重,荣恩给荣华打了个照面,就先回府去了。
珑旖珊换乘荣华和冉慕彤的马车。
珑旖珊问,;冉姐姐,你跟陛下也是从国师府里出来吗?
;嗯。
;我和荣恩也是,我和荣恩走的时候你们陛下还在,没想我去给孩子们挑了几块衣料,一拐弯就碰上了你们。
;我正愁时间不好打发,有你陪我喝喝茶,再好不过。
;嘻嘻。
阿福去买了点宫外的点心,细细包好带回宫里给冉慕彤和珑旖珊就着茶水吃。
国师的寿宴上,小姐一定没有吃饱。
这等场面吃饭也少有能吃饱,都应酬去了。
珑旖珊也有点饿,一连吃下了好几块点心,注意到冉慕彤拿着块点心半天没有吃,珑旖珊摇摇冉慕彤的手,;冉姐姐,怎么了?不想吃吗?
;不是。
冉慕彤吃下手里的点心,;旖珊,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跟荣华建议,天下大局……
冉慕彤一再犹豫也没能把话说完。
珑旖珊曾是珑国的摄政公主,冉慕彤只说了一半,珑旖珊也能猜到关键的下一半是什么。
;冉姐姐,珑旖珊给冉慕彤倒茶,说:;有些事对于我们,不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做,而是大势所迫,我们不得不被大势推着往前走。
;我不想走,现在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但时间不会停下,时间不停,就会不断有事发生,一件件一桩桩,凑在一起便是天下大势。
;旖珊,天下好比一张饼,可以分享,也可以独食,是你你会怎么选?
;我会先掂一掂我有多少能耐,再掂一掂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然后选一个于我于我珑国子民最好的选择。也是这样,我嫁到了大荣,在这里坐着和你喝茶。
冉慕彤听得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现下的太平天下,离不开珑旖珊和箫羽的舍弃,还有很多很多默默无名的人在一起默默维系着。
试问,她怎么能认可朝臣们天下一统的主张?
为了把大荣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不惜辜负已有的舍弃与付出,她真的做不到。
臣服诸国,以大荣为尊,珑旖珊到时候会怎样的一种心情?箫羽又会有着怎样的无奈?还有师父和仲元俍,他们一定会失望,一定会。
;冉姐姐,珑旖珊给了她一个建议,;姐姐猫在后宫,不如随陛下听政。冉姐姐在朝中大臣的心里有一定威信,也众所周知,陛下独爱冉姐姐一人,当有不同政见的时候,陛下会参考冉姐姐的话。那么,朝中始终有人主张天下一统,冉姐姐若是不肯,就站到朝常与之力争。大势推着我们往前走,我们就顺势而为,但初心依旧。
冉慕彤细细听完,珑旖珊犹如一针见血,她脑子里仿佛豁然开朗般。
正如珑旖珊所说,与其猫在后宫,不如上朝听政,看看那些主张天下一统的朝臣,究竟还想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想要她妥协,除非浪足够大,拍得下她才行。
荣华一点不反对她上朝听政,好久没见到她牙尖嘴利与人开怼的模样了,他很是想念。
朝堂里主张天下一统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可以让她去怼一怼。
为此,他给她备了一套新的朝服。
他细细给她换上,戴上皇后的凤冠,说:;瞒了你这么久,因为我更愿意你能一直闲着。
;荣华。
;嗯?
;是不是我许久没随你听朝,大臣们才越来越不听你的话?
;皇后威武,离了你,谁都敢在朝堂上欺负我。
;装可怜?少来。她才不信他这一套。
她说:;如今站在大荣朝堂上的,都是几经内政纷争后留下来的忠臣良将,另外就是你扶植的新人。你给他们留余地,允许他们发声,但无论他们怎么闹怎么吵,我都不会同意再起战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