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伐中原,扬州军民情!

    三月十三,在又经过数日之后,大明洪武军,终于出师北伐。

    此时的五军都督府,已经扩充到了三万余人。

    朱元璋历次所得的近十万积分,全部兑换成了各式兵器,这还尤有不足,幸好这十几天,在应天也打造不少了新兵器,再加上各地的府库中所得,也称得上勉强够用。

    至于兵员素质……

    朱元璋信奉,精兵都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

    应天城北,朱元璋刚刚声情并茂的,对众将士们演讲了一篇热血澎湃、昂扬向上、足足有数千字之多,可以称的上是千古雄文的北伐檄文。

    “……驱除鞑虏!

    再造中华!

    立纲陈纪!

    拯救斯民!”

    “众将听令,随我出发——北伐!”

    ……

    朱元璋坐在龙辇上,看着大明地图,陷入沉思之中。

    如今,洛阳被李自成包围,庐州正被张献忠攻打,而山东东平府也有梁山军起事,真可谓是天下大乱。

    好巧不巧的吧,还恰好都在他率军誓师北上的必经之路上。

    远的不说,且说最近的。

    就凤阳府,前些日子还被李自成给挖了皇陵,惹的他那个不肖子孙崇祯抹着眼泪,哭哭涕涕的下罪己诏。

    龟龟,这李自成竟刨他朱的祖坟!

    既有掘坟之仇,此子便断不可留!

    也不由的给朱整出一身冷汗来。

    幸亏啊,幸运啊,他朱元璋没埋凤阳皇陵里头。

    要不然,若是刚穿越就被李自成刨了出来,大家大眼对小眼的,岂不是会很尴尬?

    正胡乱想着,却感到龙辇微微动了几下,紧接着向下停住,不动了。

    朱元璋有些疑惑,沉声向帘外问道:“到何处了也?”

    外面立刻有卫兵回道:“回圣上,已到扬州地界!”

    朱元璋心中安定,心道马上要折道往西去了。

    又问:“何事停下?”

    外面卫兵又回道:“圣上,外面有许多百姓,正拦皇驾。陛下说过不可驱赶百姓,您看……”

    朱元璋闻言,便令停辇查看。

    一出龙辇,朱元璋不由的呆住了。

    只见外面正是晴天大中午,早春的时节还有很冷,道路前方却有数万百姓,黑压压的挤在必经之路上。

    见朱元璋出来,前方的百姓们顿时激动起来,从高高的上空看去,就如同往蚂蚁群中丢了一只糖果,人,流涌动。

    “陛下!”

    “皇上!”

    “是洪武爷!我老夫以前看过洪武爷的画像,不会错的,不会错的……中洪武爷!”

    “皇帝爷爷!皇帝爷爷!”

    一时间百姓们齐齐涌上前来,口里念叨个不停,手里的篮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吃的喝的。

    有些百姓想往更前一点,却被朱元璋身边的将士们结成人墙给挡住了。

    “陛下万岁!”

    “愿陛下长生万年!”

    “愿我大明,千秋万代!”

    “皇爷,您分给我家土地,咱无以为报,请收下我家老二老三,叫他俩跟您去打鞑子吧!”

    见扬州百姓们,不无欢呼雀跃着,口里念叨着各种感恩戴德之语,朱元璋向前军都督王虎投以一个疑惑的眼神。

    王虎却是恭敬的回道:

    “陛下,属下依您的圣谕,在籍没扬州贪官六十七家之后,将所得土地二十九万余亩,尽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

    “除许以永佃权之外,还大大降低了租子。如今这些农户们,都是皇帝家的佃农啦!”

    朱元璋这才了然。

    这时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先给朱元璋跪下了。那些百姓们,竟都跟着齐齐跪下,山呼万岁,向洪武皇帝三跪九叩。

    礼毕,朱元璋也有些感动了,推开身旁保护他的卫兵们,向百姓们中间走去。

    这群大明最可爱最可敬的人啊,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想想历史上,清兵入关之后的扬州三日,数十万百姓在史可法的统帅下,竟无一人投降者,被整个儿屠杀一空。

    扬州人,都是硬邦邦的好汉子!

    可敬,可叹!

    见洪武皇帝向自已这边走来,并愈加深入人群之中,百姓们纷纷都泣不成声,哭声震天。

    朱元璋一个个的握过这些胆小害羞的百姓们的手,不知不觉的竟走到了百姓们的最中间。

    这时,一个黑瘦瘦的老者,带着哭腔向四周其他百姓们吼道:“大家都哭什么?不要哭,都该笑才是!”

    “圣天子从庙堂走下来了,他离我们更近了,他到我们中间来了,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洪武爷不做神仙,他回来继续当我们的皇帝了!大家以后都有好日子过了,建奴的好日子却要到头了,我们都该欢呼才是!!”

    此话一出,百姓们纷纷抹着眼泪,齐声欢呼起来。

    ……

    热闹的庆祝活动足足进行了大半天。

    朱元璋索性令兵士们直接就地取材,生火造饭,与老百姓们共同进餐,真是好一个军民鱼水情。

    被百姓们簇拥着,他看着应天的方向,又回头望了望京城。

    沉默着,却又若有所思。

    他虽是从现代穿越而来,拥有着现代的眼光和观念,却也继承了洪武皇帝的身份,和他七十年的记忆。

    想起以前,自己与那些贪官污吏,利益集团们,斗争不停。

    曾有多少次,自己差点就被淮右集团和浙东集团给斗倒,差点就要愤而出走,重上淮西,到群众中间去,再去打游击!

    纵便是七十岁的年纪,也要与他们狠狠做过一场!

    决不投降!

    可惜啊,可惜。

    他去世之后,有小人夺权啊。路线,变了!

    他的意思,被人曲解。

    所有的过错,全都由他承担。

    所有的成果,却大半被人窃占!

    他多么希望,大明的百姓们,能幸福安康。

    他又多么希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父、母、兄、弟、姐一家五口都被饿死的惨剧,再也不要在大明重演。

    他也多么希望……

    多么希望,大明子民,永不为奴!

    斗争到底,决不投降!

    如今的朱元璋,既有着后世的眼光,有拥有着洪武皇帝近七十年的记忆。

    他在洪武年间做的,错了吗?

    他认为,没有!

    他还是认为,并没有!

    朕未错!朕只是做的还不够!

    贪官,一定能被杀绝!

    前身杀了二十多年,都没有杀完,那一定是时间不够。

    这一世,他从二十多岁做起,天下的贪官,一定能杀的完!

    杀!

    杀!

    将这天下,杀出一个清平世道。

    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百姓们,你等从未负过朕。

    朕也必不负你们。

    朕不会辜负你们,却愿意背负你们。

    朕,这就手提三尺剑。进京,屠龙!

    一时间,朱元璋又想起了那曹孟德的一句话:

    “宁我负(背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的意思是,宁愿让我背负上天下人的负担,也不要让天下人去承受我一个人造成的苦难。此处‘负’为“背负”之意。)

    ……

    ……

    ……

    (月日到月日)

    &bp;</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