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7.齐心赈灾

小说:穿越成皇赵洞庭 作者:贰蛋
    再到殿内,荣乐勇和空竹又恢复原样。https://空竹对荣乐勇毕恭毕敬,荣乐勇没有太将他放在眼中。    落座之后,只道:“你也在这里落座吧,你家老爷的事情,我自会处理。”    “多谢安抚使大人。”    空竹道过谢,对马供奉、刘供奉招招手,各自找位置坐下。    谁都难以想象得到两人刚刚在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    大殿内丝竹声再起,殿中长袖飘舞。    时间悄然流逝。    等到府衙内的宴席散去后,蓝田县外,刘诸温率着轻骑将士们还隐匿在荒野之中。    只这个时候也等得有些不耐了。    刘诸温心中已经默默算过几次时间,瞧着城内仍旧是没有什么动静,终是不断再等,又将众将召集到身边。    其后不多时,大军便在荒野中绕往蓝田县西侧,牵马向着京兆府方向而去。    这个年代除去官道以外,大多数道路都崎岖难行。走这样的小道,自是让得大宋轻骑将士们的行进速度颇慢。    刘诸温仍是以特种团将士在前面开路。    夜色中,悄无声息的战斗再度蔓延开来。    在这样的战斗力,大宋特种团的将士们表现出绝对能让人侧目的作战能力。    蓝田县以西的岗哨、暗哨被他们拔除无数。    直到得大军绕过蓝田县,在蓝田县内的荣乐勇等元将竟是都没有收到半点风声。    天色渐渐放亮了。    刘诸温率着大军却是才离着蓝田县不过十余里。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不被元军发现,最好的办法还是率军隐匿起来,藏匿到大山中去,但刘诸温并没有这样做。    他率着轻骑全速赶路,前往京兆府。    他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柴立人可能还有数日就能赶到京兆府,而他,必须在柴立人赶到之前将京兆府给拿下来。    京兆府内元军怎么说也有数万之众,且不出意外应该是精锐,并非是那么容易对付。    他只有全速赶路,才能争取到更多破取京兆府的时间。    纵是以轻骑的速度,从这里全速赶往京兆府,也得还需要将近两日的时间才行。    至于蓝田县,刘诸温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空竹能够事成。    虽然空竹没能够出城,带来荣乐勇愿意投降的消息。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空竹就死在城内了,毕竟城内半点动静都没有。    以马供奉和刘供奉的身手,理应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至于连放出响箭的机会都没有才是。    刘诸温还是觉得空竹有可能成功了的。    至于假若空竹和马供奉、刘供奉真是死在城内,那也没办法。蓝田县元军若有动静,他便率军再冲杀回蓝田县便是。    如此也只不过是进攻京兆府的计策宣告失败,并不会对大宋轻骑造成多大的实质性伤害。    途中,刘诸温仍是以特种团将士们在前面开路。    ……    长沙。    赵洞庭收到黄华从山东东路传回来的信。    他坐在御书房内龙榻上,看过信,轻轻叹息。    御书房内除去他便只有张破虏。    张破虏听着赵洞庭忽然轻轻叹息,脸色微变,但是没有说什么。    赵洞庭将信放回到桌上,怔怔出神。    黄华率领兴国军区的将士竟然在海州海域遭遇到那么大的挫折,以至于海战船几乎悉数覆没。这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即便是元军损失的战船、士卒更多,仍不能让赵洞庭心中高兴。    元军死得再多,那都是元军。他并不能以这些元军将大宋阵亡的将士们给再换回来。    至于黄华在信中所书的求赵洞庭降罪,赵洞庭也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他在信中得知整个战争的详细过程了。    黄华其实没有太大的责任。    战争本来就是充满变数的,赵洞庭扪心自问,就算是他自己御驾亲征,大概也难以躲过元军以小船进行奇袭。    出神良久后,赵洞庭才提笔给黄华回信。    在回信中,他还是轻轻责备了黄华几句,不过倒也不是什么重话。除此以外,便是让黄华戴罪立功,再有将他和文天祥等人商议的处理降卒的方法在回信中告诉了黄华。    将回信交给张破虏,让其传往中枢内阁后,赵洞庭便又离开御书房,钻到了军科部作坊里。    本来前线连战连捷,让他也不再那么迫切的要将火炮给研制出来。而现在黄华受挫,又让得他再度意识到火炮的重要性。    长沙城外,大半个荆湖南路仍是难民遍野的情形。    这场水涝几乎遍布整个荆湖南路,所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了。难民的数量甚至还要超过朝廷的预想。    虽然在洪涝过去以后,赵洞庭便着国务省全力组织重建救灾工作,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但还是显得颇为手忙脚乱。    各地守军没日没夜忙碌,聚集难民,修葺房屋,还是有许多难民短时间内得不到安置。    这当真是人间惨像了。    数夜以来,荆湖南路各城、各县、各镇,街道上都躺着不少的难民。他们没有地方安置,就在大街上睡觉。    而这个时候天色已是微寒,如果不是朝廷发下去的粮食、棉被等物,怕是有的难民已经饿死、冻死。    但还是有不少人因此而生病。    好在是赵洞庭早就有防范瘟疫的举措。    洪涝过后,各地守军就已经将那些遇难的百姓的遗体集中起来掩埋焚烧。    百草殿和朝中御医们也都前往各地设立临时医所,免费给难民们治病。而且各地郎中也都奉命汇聚往荆湖南路各地。    要不然,这个时候瘟疫怕是已经在荆湖南路境内蔓延开来。那后果可就难以想象了。    衡州南岳山脚下。    这里也汇聚着相当多的难民。    可见得乱糟糟的难民中,有许多穿着道袍的男女道士在人群中穿梭着。    天师道的道士们在这里设下救济所,扶危助困,帮助受难的百姓。    衡山地势极高,在山上的道观并没有受到洪涝的影响。    就这数天时间,以天师道为主,衡山上各道观不知道将自己道观内的粮食、蔬菜拿下山多少。    虽然如此也仅仅只是让难民们得以有稀粥果腹,但还是坐实“活神仙”的称谓,不知道多少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    这样的帮助,对于百姓们来说,比天师道诸位天师给朝廷出力更来得实在。因为他们是亲历者。    而从周围闻讯赶过来的善人、郎中等也是不少。    灾情过后短短时间,这衡山脚下就已经成为一个颇大的难民集中地。    这是个让人感到惊讶的场面。    当有朝廷的官吏赶到这里后,也不自禁的觉得吃惊。    因为在没有朝廷的帮助下,这衡山脚下的百姓们做到了互相帮助,渡过洪涝灾情。    而此时,在这人群中,有个正是亭亭玉立年纪的穿红衣的小姑娘颇为扎眼。    她长得很漂亮,且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在朝阳的照耀下,让得她如同仙子那么出尘。    “谢谢姑娘!”    “谢谢姑娘!”    这小姑娘在这里搭了个小帐篷,帐篷里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买的粮食。她熬着稀粥,正在给难民们布施稀粥。    而在她的旁边,还有个看起来颇为仙风道骨的老人,正在给患病的难民们看病。    他并非是道士,没有穿道袍,仅仅是穿着麻布衣,不过倒也颇为讲究,一丝不苟。    也不知是熬过几锅稀粥,红裙小姑娘瞧了瞧后面,对老者说道:“爷爷,又快没有粮食了呢!”    老者从衣袖里掏出些银票,道:“再去让城里的和掌柜送来。”    “嗯!”    红裙小女孩点头,将锅里的粥都分完后,对着还在排队的难民们道了声歉,向着衡州城方向跑去。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