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开慧眼

小说:西游之大邪僧 作者:羽与山
    风吹着窗扇吱吱呀呀,月被乌云笼罩隐隐约约。

    玄奘盘坐蒲团上,五心朝天,眉心处白莲翻动,不断旋转。

    世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

    所谓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

    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

    肉眼乃是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

    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因众生生而便有肉眼,

    当然植物除外,但植物若要成就仙道也要修的五官,肉眼更是缺一不可,所以肉眼又被称之为众生眼。

    而另外四眼除了天眼外,皆是修炼所得。

    至于天眼则分为修得和报得,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其中二郎真君和马王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当然二者都不是一般的鬼神。

    不过二人的天眼却有着等级上的不同,因为天也是有层次的,故而天眼又分为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

    天眼的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

    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

    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

    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

    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

    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的预期结果。

    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奕,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越少。

    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经知道胜负的结果。

    因为世事变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因缘所生,缘变则变。

    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玄奘所要修的慧眼,需要罗汉果位方可证得,见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征象,所以能出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离五蕴、出三界。

    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不同,世人所说的慧眼,是世间智慧,尚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

    而罗汉所要证得的慧眼是无我、无执的。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

    其实法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它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

    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无我有两种,分人无我和法无我。证人无我、离人我执,就是罗汉;

    证法无我,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

    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

    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动不动就说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实他们连天眼都不是,而仅是气脉运动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灵力而已。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

    玄奘既然要证得慧眼,也就是准备要渡劫,成就罗汉果位。

    罗汉果位也分为阿罗汉果位和金身罗汉果位。

    证就阿罗汉果位后,就表示超脱了凡俗,踏入了仙人的行列,从此也可以随风而起,踏云而腾了。

    五心朝天,感天地之道,玄奘彻底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这四周的环境中,他已经是大圆满,尚缺一丝感悟,便能突破凡俗,成就仙胎。

    “何为人?何为仙?又何为佛?我又可曾会变换了自我,不再是我?”玄奘口中呢喃,心中有太多的不解。

    若是无我,我又是谁?若是有我,谁又是我?

    这就是证法无我,离法我执,这就是其他的僧众证罗汉所走的路子。

    可玄奘并不想如此,我自是我,是要留下我,我又不是我,可又何曾留下!

    一切虚幻都是梦幻泡影,一指触,便破碎,化成飞沫,在烈日的照耀下消散,最后灰飞烟灭。

    所以,玄奘要证得是自我,真我。

    玄奘这一刻确认了自己的道,天地感应,乌云开始不断密布,隐隐约约的月亮彻底的被乌云笼罩。

    天上雷云滚滚,玄奘急忙起身,化成一道流光,从精舍消失,他可不想自己的一场佛劫,把整个化生寺给毁了。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