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玉门关外的边疆

小说:大唐第一权臣 作者:布尘
    “你可知长安为何如此繁荣?”

    “长安为何是东西方的交易枢纽?”

    “而为何不能是敦煌?”

    “因为长安安全!”

    “天下六百多座折冲府,关中就有二百六十一处!”

    “几乎一半!”

    “自从贞观元年,突厥大军打到渭水后。”

    “圣人便将天下间所有的精锐军队,都放在了关中。”

    “正是因为关中手握重兵,这里即便拥有巨大的财富,也无人敢染指。”

    “可敦煌呢?”

    云昊的目光变得相当严肃。

    “你的想法,相当的好,甚至就连我也无比心动。”

    “只要我们将敦煌变为流转中心,河西走廊这一趟的贸易我们镖局自己走,注定获利百倍。”

    “可问题是,敦煌做大了,那些胡人不会眼馋吗?”

    “草原上部落的牧民,骑上马就是马匪。”

    “可敦煌有多少兵力?你应该清楚。”

    邹骆驼顿时惭愧。

    “沙州下辖两县,敦煌与寿昌两县十三乡,设有两镇兵力,六千余人。”

    “六千余人,还在玉门关外!”

    “那不是玉门关天险,几千人就能守得住。”

    “一旦敦煌富裕,便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从中捞取好处。”

    “草原牧民一旦大军攻伐,更是可让数年经营毁于一旦。”

    云昊说到这,也不由感慨。

    没有安稳的环境,谈什么发展?

    敦煌穷一些还好,不会引起游民民族的垂帘。

    而一旦富裕,注定如同一块肥肉被盯上。

    若是没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注定如同桃子一般被人摘走。

    这也就是为何唐朝夺下西域经营上百年,富足后吐蕃那些人为何要屡次跟大唐在西域打。

    因为他们都知道西域富,他们也想占!

    因大唐而繁荣起来的敦煌,最终也不是被吐蕃占据了?最后因为压榨太深,豪族张氏组建了归义军,将河西走廊的好几个州的兵力都集结在一起,才打走了吐蕃人?

    现在大唐还有能力从关中抽调兵力去西域作战。

    可到了末年,谁还有能力影响到那么偏远的敦煌?

    邹骆驼听得一阵羞愧。

    “是我想的简单了。”

    邹骆驼虽然有钱,但是视野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或者说,邹骆驼觉得云昊去了敦煌,就一定能在大军。

    这是一种迷之信任。

    就仿佛觉得云昊一定能点石成金一样。

    而被云昊这当头棒喝之下,也清楚,不应该在敦煌投入大量的财货。

    很有可能直接血本无归。

    倒是云昊见到皱骆驼那扭曲的样子,云昊的神色也有所缓和。

    “但是你说的,也不是不能做。”

    “交易场,不能我们来做。”

    “而是要让周边的游牧民族都掺和进来。”

    “从南部的吐蕃、吐浑,到北部的诸多铁勒部落,一同构建敦煌的交易场。”

    “如此一来,这些周边的部落获得利益之下,才会让自己的牧民护卫敦煌的安全。”

    “否则,凭借着敦煌的六千兵力,根本没用!”

    云昊这几个月来,视线可一直都放在西域。

    毕竟李世民等人早就跟他打过招呼。

    前往敦煌是一件无法逆转的事情。

    对于李世民等人而言,或许只是适应一下西域那种沙漠与绿洲的环境,能够帅军在那里作战就行了。

    但对于云昊而言。

    一切都要掌握住了……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自己的小命。

    能将敦煌以及周边的游牧民族粘合到一起固然是好的,大家都有了共同的利益,共同去维护。

    这样自己在敦煌呆的才安全。

    否则的话……

    李世民给的玄甲军以及两百护卫,只能保证云昊能够安稳逃回玉门关内。

    而逃跑的刺史……云昊怕也没脸面再继续在大唐呆下去了。

    就算他有小诗仙的名声,这污点也会伴随自己一生。

    哪怕长安的道士们拼尽全力洗刷自己的名声,但却永远无法骗过自己的内心。

    论坑蒙拐骗,云昊是行家。

    可在大义面前,云昊实在不想。

    倒是皱骆驼听着云昊的话语,佩服的五体投地。

    “终究是我想的狭隘了,只是想让周边游牧民族都来敦煌共同组建这交易场,沙州的那些张氏为首的氏族们肯吗?”

    云昊耸了耸肩膀。

    “问题就在这,得到了敦煌探明了才行。”

    这年代每个氏族可都有地盘。

    若是敦煌人的人不同意,那无论政策再好,也没有用。

    这么想来,云昊去敦煌,吉祥物的属性更多一点。

    看样子云昊怕是难以摆脱掉吉祥物的命运了。

    在长安就是吉祥物。

    到了敦煌,怕也是。

    “想来李世民应该会为我铺路。”

    “就算看我再不爽,也该清楚长乐我怕是娶定了。”

    “一百玄甲军,便是我的根基。”

    “若西征高昌,我注定无法逃避。”

    不知不觉间,云昊便回到了玄都观中。

    印信等物,要将作监制作,怕是得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玄都观中,阎立本竟然在那里等着自己。

    “右丞。”

    阎立本难免有些踌躇不安。

    没有人知道云昊前往敦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故此阎立本心中难免愧疚。

    当然,对于遥远的敦煌,他的心中也有一些畏惧。

    他自幼年便生长在关中。

    半辈子研究丹青建筑之道。

    这段时间圣人明明琢磨要给太上皇修建皇宫,用于养老。

    自己本觉得一定是自己接下这笔差事。

    却未曾想到……

    自己这笔一摔,跟流放也差不多了。

    三千里啊!

    全沙子啊。

    阎立本张着嘴巴,最终叹了一声:“听说敦煌夜很冷。”

    云昊却笑着拍了拍阎立本的肩膀。

    “多带些皮子,否则晚上能冻死人的。”

    “我一辈子都在长安,也不懂该如何当县令。”

    云昊却耸了耸肩。

    “我也不懂得当刺史,干干看,晚上吃火锅。”

    云昊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倒是陈观主听到风言风语,最终紧张的来到云昊面前。

    “被贬了?”

    “算不上,出任地方为官。”

    “西域边疆,太过遥远,我可动用长安道观的力量,把你调到江南去,那里最养人。”

    陈观主的目光相当严肃。

    云昊却无所谓耸了耸肩。

    “没事的,去了江南的安乐窝,又如何才能建功立业。”

    “一定要去西域吗?”

    “跑不掉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