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真的只是同学

    ……第139章 真的只是同学……

    两人拿着那份清单又回到街面上,李禅在前,云黛气哼哼地跟在后面。

    云黛闷着头,又是气恼又是羞赧:不管是什么,那个萧倩儿到底是什么人嘛!

    正兀自生气呢,完全没注意到走在前头的李禅已然驻步转身,一头就撞在他胸膛上。

    李禅笑眯眯看着她也不说话,只牵上云黛的小手,与她并肩而行。

    云黛满脑袋疑问,一肚子气还没消哪会容李禅牵她,当然奋力甩脱,可李禅的大手铁铸一般,哪里挣得脱。云黛又踢又打,最后竟拿头向李禅撞去。

    李禅旋身,噗嗤一声:“云铁牛,这小名取得真妥贴。”

    云黛一听更气得跳脚,不管不顾的冲着李禅的手就咬了一下去。

    李禅吃痛,到底也是没有松手。

    云黛只觉嘴里尝到了血腥味,人忽然清醒了,松开口,只见李禅胳膊上被她咬出了一个圆圆的牙印,有两个牙印格外深,正向外渗着血,云黛吓了一跳,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这么胡来:“对不起,我……”

    李禅看着手上那两个洞:“气消了?”心中不免有些后悔:早知小丫头反应这么大,就该等到明日再找萧倩儿。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云黛情窦初开,她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会忽然这么患得患失,只因为忽然冒出的一个女子,竟然让自己一下子失去了理智。

    “没事没事,反正也不是头一回了。”李禅全然不生气,只是将袖管拉的更高些,指着手臂上几个浅浅的红色印子给云黛看。

    云黛听他说还不理解什么意思,这下一眼瞥见那些红印似乎都是被人咬的,脑子嗡的一声,满心都是:这个死李禅,居然招惹了这么多姑娘,还留下了这许多牙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又气又急之下就想挥手打他,却被李禅一把抓住胳膊,挣了一下挣不开,忍不住骂道:“你荒唐!无耻!”

    “啊?我怎么荒唐无耻了?”李禅给她骂的莫名奇妙,一面抓着云黛的手一面说,“你看,这个呢是太子小时候咬的,这个呢,看牙口是乐儿咬的,”说着又撩起另一只胳膊,指着一处说,“这个呢是永熙公主留下的,”说着含笑看着云黛,“现在又多了你的,往后我们有孩子了,就可以告诉他,你的四叔、八叔、姑姑、娘亲……”

    云黛这才知道这些牙印都是皇子公主们小时候打闹时留下的,心里暗骂自己胡思乱想。此时听到李禅取笑自己,还说两人要生孩子,羞得连忙捂住李禅的嘴:“快别说了!!”

    李禅大乐:“那萧倩儿的事情也不说吗?”

    云黛这么一闹,心里原先的恶气已经消了大半,看着李禅,又看着他手上兀自流着血的伤口,嘴上虽不饶人,但已经气不起来,只恨声道:“你爱说不说!”

    李禅牵着云黛,温声说到:“二十年前关中之乱,中原十室九空,关中沃野千里,百姓竟不足百万,街头市井,难闻幼儿啼哭之声。其时不光百姓,连官宦之家,皇家宗室也是一般,叛军攻占关中,死于乱军之中的宗室皇族何止千百,就连我的兄长,陛下的长子也是死于此役。后来陛下平叛靖乱,还都洛阳,终于河清海晏之时,整个洛阳的户口只有区区三十万。一开始几年,朝中很多官员都是身兼数职,常常一下出现几个空缺,却无人可派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朝廷艰难一望可知。可是不论如何,朝廷为了教化万民以为榜样,就是再困难也要兴教育,倡庠序,皇室子弟更要作为表率,陛下就在宫里集贤殿设了御书房,让我们这个皇子公主们就学。可那时老五老六老七都还没出生,宫里就只有我、老三和太子三人。太子太小,老三又得了病不用上学,到最后就我一个人在那里读书。故王皇后怕我冷清,便向陛下建议,凡正五品以上朝官,有子女不满十六岁的,也可一并送入宫中学习,唤作集贤殿侍读。萧倩儿的父亲萧慎那时刚刚升了从五品的秘书丞,按理还达不上标准,但萧倩儿自小聪慧,名声在外,故而王皇后特意将她招入宫中,作为侍读。”

    云黛还是头一回听说这些陈年旧闻,不禁吃了一惊:“你说二十年前?那时你才七八岁,你们这么小就认识了?”

    李禅点点头:“是啊,萧家姐姐比我大一些,入学时就已经能够写诗了。集贤殿众多侍读的官员子女中,便是年纪更大些的也都比她不上。当时裴相的长子裴耀卿,就是现在的河南府尹也在集贤殿读书,裴相不止一次说萧家姐姐才华远胜裴耀卿,只是可惜生了一副女儿身,要不然定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云黛听李禅说的如此了得,暗暗回想着萧倩儿的样貌,觉得她除了长得可爱娇俏之外,并看不出什么过人之处:“她是文章特别好吗?还是擅长写诗?”

    李禅摇头:“诗文章句那些都是小道而已。萧姐姐真正让裴相都为之惊叹的是两样:博闻强识、数术无双。刚才也跟你说了,当时朝廷凋敝,百废待兴,朝廷缺得不是满口道德文章的饱学鸿儒,而是真正能理民生、治万民的良吏。自从神宗皇帝任用奸人以来,朝廷算学方面的科举停了十余年,真正精于计算的良吏十不存一。像萧姐姐这样的逸才更是百年难遇,所以萧姐姐从十来岁起就常被裴相借去户部算账,说起来萧家姐姐远比萧尚书更早接触户部的事务。说实话,我们都觉得萧大人之所以二十年时间就能从从五品上的秘书丞能做到正三品户部尚书,固然与他自身精明强干分不开,可萧家姐姐十几年间在户部内理算财政也有莫大关系。我们私下都说明面上萧慎是户部尚书,但若说对户部事务了如指掌,还得是萧倩儿。所以说萧家姐姐是户部尚书也不算乱说。”

    云黛惊讶的捂住了嘴巴,对萧倩儿的感情也由刚刚的怀疑和敌视变成了钦佩,不管如何一个女子能在朝廷中获得这样的认可,哪怕是不能见光的,也足够了不起了:“她……十几年都在户部?那她这么大年纪,为何不嫁人?”

    李禅想到此处叹了口气:“她如何能嫁人,户部须臾离不得她。你以为户部的根本是什么?是一部四司的几位官员?还是那大大小小的粮仓钱库?都不是,户部的根本是关系整个大夏数百个州郡,数万官吏、数千万户口的那笔帐。而眼下能把这笔账理清楚的,就只有她一人。她若不能到户部,户部的事务等若是废了。就算最后终于理了出来,不知有多少事情再也理不清楚。萧姐姐作为女子出入户部本身就饱受非议,若是嫁做人妇,又如何再为户部做事?即使夫家不惧争议,她这个实际上的户部尚书出嫁,她又能嫁给谁,谁又敢娶?”

    云黛听到此处忽然想起来一个人:“对了,当年雪痕姐姐进京也说是一起读书……”

    李禅本来正拿着一对珠子看,闻言手一抖,对掌柜说:“就要这对。”

    云黛明显感觉到李禅整个人瞬间冷了下来,其后两人虽然也一同采买东西,但李禅再也没说过话,只寒着俊脸默默走在前头,更别提与云黛有什么肢体接触。云黛心中更是莫名:他怎么了?萧家姐姐没有嫁人都能说,为什么嫁了人的雪痕姐姐却不能说。

    但李禅此时冷漠又疏离,让云黛不敢再问。

    此时月上中天,南市里依旧人声喧哗,走过热闹的街市,时常能听见里面的说书先生说着《永昌奇案》,时不时传来客人们的叫好鼓掌声。

    云黛默默走着,心思飘向了远方:《永昌奇案》?对哦,薛岳现在在干嘛?对了,还有李乐,若不是他当日双王俱保,也不会有今日的扬州云非墨。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