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苗寨的苗民

小说:奴隶笔记 作者:他乡的月亮
    “关峡乡的街道是个‘T’型,都特别短,加起来的长度还不到1000米。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街道两旁有服装店、鞋店、饭店、书店、菜市场、录像厅、理发店、舞厅、信用社、邮政所、五金店、杂货铺、等等。

    跟那些原始般的苗寨相比,关峡街两旁的房屋显得现代化多了,很多都是镶嵌着瓷砖的红砖楼房,最高的有七层楼。

    当然,最有气派的还是乡政府大楼,这栋大楼位于关峡乡街道的入口,又大又高又漂亮,关峡乡政府的各种机构都在这栋大楼里面。

    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有很多穿着汉族服饰,也有很多穿着苗族服饰。

    堂叔告诉我们,这个地方的苗族人特别多,不过,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生苗’,一种是‘熟苗’。

    ‘生苗’跟汉族人的穿着打扮差不多,‘熟苗’穿的都是他们本民族的服饰。

    像街上那些穿得花花绿绿的男男女女,都是‘熟苗’。

    堂叔一边说,一边带大家走进一家超市。

    这家超市的老板娘是个年青的女子,长得很白净,姿色中上,穿金戴银,正在看一本琼瑶小说。

    见进来了这么多顾客,她赶紧起身,微笑的看着我们。

    ‘你们要买什么东西的,就抓紧时间买。’堂叔对我们说。

    说完后,堂叔看着我,然后问;‘光伢子,你要买什么东西?赶紧买。’

    我想了想,说;‘不用,要用的,我都从家里带来了。’

    堂叔说;‘我知道,你爸妈都是节省的人,需要用的东西,他们一定都会从家里帮你准备好,可桶子你有没有?席子有没有?’

    ‘是啊。’我这才想到,这些东西好像没有。

    于是,我赶紧跟着大家,一起挑选。

    ……

    人多思路杂,我们在关峡街上买好各种需要用的生活用品之后,黄昏已经快要来临了。

    现在还是正月,天气比较冷,太阳一下山之后,气温更低。

    大家提着各自买好的东西,跟着堂叔一起回寨。

    回到寨子里之后,煮饭的李姑娘已经在厨房里烧火煮晚饭了。

    晚上吃的菜是‘白萝卜炖红薯粉’和‘炒鸡蛋’。

    太阳西沉,空气愈加寒冷。

    望着遥远的山脊,第一次身在异地他乡,我心里突然有点慌慌的。

    过了一会儿,这栋苗楼的主人一家人,从外面干完农活回来。

    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三十多岁,长相都是属于很标致的那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苗族的女人,其实有很多标致的,她们的皮肤水色很好,又白又嫩。

    但奇怪的是,在苗族,干体力活的都是女人。

    像干农活时,挑担子这种重活,都是她们女人干。

    男人们呢,反而干些轻松的活。

    就像这户苗楼的主人,从外面干完农活回来,挑粪桶的是女主人,男主人只扛着两把锄头,轻松悠闲。

    在男女主人的身后,跟着一个比较漂亮的少女和一个十一二岁的红领巾小少年。

    少女手里提着一篮子的青菜。

    红领巾小少年手里拿着一个纸飞机。

    这是一对姐弟,他们是这户人家的女儿和儿子。

    见男女主人回来了,堂叔立刻和他们打招呼。

    堂叔在绥宁走过很多年的‘棚子’,在绥宁境内,辗转过很多乡镇。

    他和包工头曾经在附近修过马路,在这户苗民家里住过,因此,跟这对苗族夫妻都认识。

    堂叔和这对苗族夫妻聊了一会儿。

    接着,堂叔要我们把行李都提好。

    然后,他带我们上楼。

    ‘大家打各人的铺位啊。’堂叔要我们在楼上打各自的地铺。

    我跟着大家一起打地铺。

    从此,这就是咱们睡觉和休憩的地方。

    打地铺很简单,拿一些干草铺在地上,把席子铺在干草上面,一个地铺就打好了。

    如果怕冷,就再用几块木板往周围一挡。

    其实,我们上楼的时候,就发现上面已经有七八个地铺了。

    这些地铺都是这个‘棚子’里其他伙计的铺位,他们现在都在干活,不过,随着夜幕的来临,他们也快要收工了。

    二楼的风很大。

    热天的话,很凉快,但在这个季节有点冷。

    苗族人住的吊脚木板楼房都是两层楼。

    第一层是用来住的,有堂屋,有灶屋,有房间。

    第二层是用来放置各种东西的,没有墙,没有门窗,四面通风。

    这一层放置的东西都是农具和干柴干草之类的。

    不过,我们住的这户苗族人家的第二层楼,租给了我们这个‘棚子’做睡觉的地方,因此,这些东西都没有放在上面。

    ……

    摊好地铺之后,大家在上面坐了一会儿,抽烟的抽烟,扯淡的扯淡。

    聊着聊着,包工头和干活的回来了。

    干活的有七八个人,他们每个人都扛着一把锄头,手里都提着一个竹簸篓,大家有说有笑的,气氛十分和谐。

    见包工头回来,堂叔赶紧跑下楼去。

    这个包工头是堂婶的姐姐的老公,叫段少桥,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瘦瘦精精,平头,一对眼珠子骨碌骨碌的转来转去,一看就是那种很精明的人。

    堂叔和包工头在楼下交谈。

    没多久,专门煮饭的李姑娘在楼下大声喊‘吃饭了’。

    ……

    吃饭的时候,我们分为两个人一小组。

    每一个小组两碗菜。

    一碗青菜,一碗干菜。

    我和堂叔一个小组。

    我们俩人的菜有两碗。

    一碗是‘白萝卜炖红薯粉’。

    另外一碗是‘炒鸡蛋’。

    盛菜的碗都是菜碗,份量也比较足,不会存在菜不够的问题。

    听他们几个年青人说,‘走棚子’的伙食比在工厂里面要好,不管哪个‘棚子’,伙食都差不到哪里去。

    像我们这个‘棚子’,每天中午都有一顿肉吃,不是猪肉,就是鱼肉或者鸡肉。

    而且,有的‘棚子’伙食特别好,顿顿都吃肉,吃到你想吐。”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