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QQ网友韩非子

小说:奴隶笔记 作者:他乡的月亮
    (想要战胜困境,就要勇敢的面对——谨以此书,献给千千万万的口吃患者~)

    ——

    ——

    ——

    我跟韩非子是在QQ上认识的。

    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他。

    直到去年,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要我写一本以口吃为题材的小说,这时,我才注意到他。

    是这样的,在数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也有一个叫韩非子的,他是一个著名的大思想家,据《史书》记载,这位韩大博士是一个口吃患者。

    因此,我便条件反射的一下注意到这位QQ名也叫‘韩非子’的网友。(他的QQ头像,也是历史书上那个韩非子的画像)

    当然,我只是注意到而已。

    再说,奇葩的QQ网名多得去了,难道每一个都去顾名思义?

    因此,我对这个名叫‘韩非子’的QQ网友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

    直到有一天,我突感好奇的给他发去一个‘微笑’的表情包。

    他很快就回复一个‘握拳’的QQ图片过来。

    这时,我们才开始慢慢接触。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接触之后,我意外的发现,他竟然也是一个口吃患者。

    也就是说,他跟战国时代那个韩非子一样,都是口吃患者。

    自然,他的真实姓名并不是叫韩非子。

    他之所以用‘韩非子’这个伟大的名字做自己的QQ网名,是因为,战国时代的那个韩非子,是他最崇拜的一个偶像。

    韩非子告诉我,他这辈子不喜欢去崇拜那些歌星和明星,但喜欢崇拜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

    像李白、文天祥、岳飞、方先觉、袁崇焕、司马迁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他很崇拜的对象。

    但在所有的历史人物中,他最崇拜的还是数千年前那个大思想家韩非子。

    因为,这个伟大的思想家,虽然是一个结巴,可他的人生却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互相接触之后,我们的话渐渐多了起来。

    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我的知识面比一般人要广。

    因此,随便聊到什么话题,都能搭得上话。

    两个月后的一天,我拐弯抹角的问他,作为一个口吃患者,感受是什么?有过什么难以忘怀的经历?

    他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他发文字过来;“我一直觉得,你好像对我的过去很感兴趣?”

    我直言不讳的发文字告诉他;“是的,我是一个职业作家,前些日子,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找我,要我写一本以口吃为题材的小说给他,但我本人没有这样的经历,身边又没有这样的朋友,所以,只好麻烦您。”

    说完后,我又加了一行文字发过去;“如果您愿意将您的经历告诉我,我一定会好好酬谢您,要不我现在先发一个大红包过来,以表感谢。”

    他用发文字的方式回答;“大红包就不用了。”

    接着,他告诉我;“其实,我也很想找一个人倾述自己的往事,因为我觉得,坎坷的往事就像是一坛酒糟,如果在心里积压久了,它就会发酵……可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什么大名人,有谁会在意我的过去……既然遇到了你,咱们也算是缘分,所以,只要您不嫌弃我啰嗦,我可以将过去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毫无保留的讲给你听。”

    我大喜过望,立即回答;“谢谢您了。”

    “我更谢谢你,能结识一个作家,是我的荣幸。”

    接着,他开始用文字娓娓讲述着他的过去。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湘西人,出生在湘西一个小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结巴了。

    这得归功于我的父母和我的爷爷。

    我那个老实憨厚的爷爷,他也是一个结巴。

    我爷爷结巴属于很严重的那种,有时他说一句话,人家一袋烟都抽完了,他一句话还没憋出来。

    爷爷很着急。

    可人家听得更着急。

    因此,村里很多人都不愿意接近我的爷爷,包括我的奶奶。

    我的爷爷虽然是个结巴,可我的两个姑姑都不是。

    我父亲也不是。

    他们的语言表达功能都很正常。

    我母亲也不是,她的语言表达功能也非常正常。

    我的父母都是种田种地的农民。

    一辈子没有多大本事。

    为了一日三餐,每天起早贪黑。

    父母为了图干活方便,从小就把我交给爷爷和奶奶带。

    这样一来,无疑是给我创造了一个成为结巴的最佳环境和机会。

    不过,我并不怪我父母。

    他们每天要起早贪黑的忙着干农活,哪里有时间带我。

    再说,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所以,也根本意识不到,一个生活环境会对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能造成多大影响。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由于我经常跟爷爷接触,再加上我从小的模仿能力就很强,因此,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结巴了。

    结巴是一种令人非常痛苦、非常难堪、也非常无奈的语言表达障碍。

    不是结巴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那种痛苦。

    而且,结巴不仅会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

    也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

    几乎绝大多数口吃患者的性格都很内向、很孤僻。

    他们离群索居,有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接触。

    他们甚至害怕打电话,有电话恐惧症。

    怎么说呢?

    语言表达功能正常的人,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

    在语言功能正常的人们看来,说话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啊。

    就像眨一下眼睛或者是抬一下手臂似的,简单而又轻松,毫无任何障碍和压力。

    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结巴的人,为什么会说话这么困难?会如此费力?

    这就好比雨水充沛的地方的人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中东或者非洲那些国家的老百姓、对‘水’有多么渴求的心理一样。

    ……

    我特别羡慕说话正常的人。

    真的,我特别羡慕他们。

    我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跟人家可以轻轻松松的聊天,轻轻松松的打招呼,遇到什么误会,可以轻轻松松的解释,遇到什么霸凌,可以轻轻松松的进行反击。

    可是,对于一个结巴来说,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啊。

    我见过很多人这样说;说话结巴嘛,纠正过来就是。

    包括我的母亲也是这么想的,对我说话结巴这个问题,根本不予重视。

    她想,等我长大了,懂事了,自己改过来就是。

    可结巴这个疾病,哪里有这么容易改。

    尤其像我这种从小就结巴的人,想纠正,真是难于上蜀道。

    它不像抽烟、喝酒,只要有坚强的毅力,就可以戒掉。

    结巴可不是这样的,它不仅仅只关系到发音器官,而且涉及到精神学和心理学。

    为什么这种疾病会涉及到精神学和心理学呢。

    因为,大凡结巴都会有一个通病,他们在跟人说话的时候,总想在对方面前千方百计的掩饰住自己的这个缺点。

    可是,你越是想掩饰,心里就会越有压力。

    心里越有压力,就会变得越紧张。

    越紧张,就会导致说话越结巴。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可怕的恶性循环。

    因为结巴,我从小被很多同龄人嘲笑、侮辱、甚至欺凌。

    因为结巴,亲戚和族里的很多长辈们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

    因为结巴,很多老师都认为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可他们哪里知道,我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

    每次被同龄人嘲笑侮辱或者欺凌时,我并不是不敢反抗,而是自卑。

    每次遇见亲戚或者族里的长辈时,我并不是不礼貌而不愿喊他们。

    而是我想喊,但每次都如临大敌,结果,就没有喊了。

    每次被老师提问时,我也并不是故意跟老师们作对。

    而是我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结结巴巴,会引起大家的哄笑。

    总之,结巴这个臭毛病,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特别多的麻烦。

    令我痛不欲生。

    很多时候我会这样想,干脆把舌头割下来算了。

    干脆安安心心的做个哑巴,这样兴许更好些。

    真的。

    我不止一次这样想过。

    因为结巴,我错过了很多朋友。

    因为结巴,我错过了很多机遇。

    因为结巴,我蒙受过很多不白之冤。

    因为结巴,我受过很多屈辱。

    因为结巴,我过早的辍学了。

    每次,我一想到辍学,心里便隐隐作痛。

    那是1995的冬天,我当时16岁,在我们家乡的一所乡中学念初三。

    一天下午,轮到我值日搞卫生。

    像以往一样,我一丝不苟的将教室打扫干净。

    然后,认认真真的把课桌和凳子都摆好。

    谁知道,第二天,一场不白之冤,毫无任何征兆的降临到我身上。

    是这样的:在昨天下午,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在饭堂合伙蒸饭的饭盆子不见了。

    正巧昨天下午是我值日搞卫生。

    所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口咬定,是我偷了这个饭盆子。

    这个班主任姓李,四十岁左右,长得很瘦,经常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平时喜欢看侦探小说,是个福尔摩斯迷来的。

    为了证明那个饭盆子是我偷的,班主任在课上进行了大量的推理和分析,以此证明,饭盆子就是我偷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