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唐如例举行商朝。
太极宫内,有着太极殿,乃是一座百丈之远,皇权所授,金碧辉煌之殿。
大部分时间,太极殿都有着举办“中朝”的习俗仪式。
如每月“朔望两日”,皇帝在这里接见群臣,处理政务,届时文臣武将分班列座。
皇帝端坐于前,与群臣共商国事。
太极殿以北建有两仪殿,这里是举行所谓“内朝“的地方。
内朝则是皇帝与小范围臣僚共商国事的仪式,通常只有少数决策大臣,即皇帝的亲信才有资格参加。
所以朝仪比较简单,也非常随便。
但内朝在影响王朝决策方面却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国政大事,往往要现在此殿商讨、决定。
噼啪!
一片巍峨的肃穆声之中,伴随着铁鞭响彻于长安国门之外,群臣迈着缓慢端重的步子,登入太极殿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高居皇位,俯瞰群臣来往之景象,尽是双膝倒地,恭敬、恭迎之态。
四周逢迎声,亦难绝于耳。
“免礼。”
李世民眼垂微抬,神情不动,缓缓伸出手去,若抚下秋后肩旁的落叶般,召令群臣起身。
那张脸,英俊有神,哪怕如今已有岁月如刀般烙印其上,却仍可看出其年轻时的不羁洒脱。
如今,李世民目光所及,令人看不出一丝心事。
唯有皇权天授,动辄血屠万里的天子之气。
“陛下,今日心情究竟时好时坏......”
太极殿内,很多大臣看到李世民的脸时,心内便油然而生出一股惧怕之色。
朝野上,伴君如伴虎,也许有时便是说错了一句话,人头就会落地。
李世民自坐上皇位之后,帝王威严,与日俱增。
除开私下面见诸个大唐大柱国之外,恐怕这位皇帝,再难有昔年年少时的散漫、自由之色。
“在这半月之中,颉利可汗率领匈奴蛮军二十余万袭击长安城,企图颠覆大唐统治,霸占河山,奴役我等汉人,甚至是子孙后代千千万万年!”
“但他却不知道,我大唐有今时今日之地位,除去诸君努力之外,更是有昊天护佑,奉我大唐为天下唯一正统!”
“他颉利可汗可汗区区匈奴蛮夷,又岂能明白神灵之厉害,可笑他野心勃勃,意欲吞并长安,哪里知道一切成功或又失败,早已在冥冥之中注定!”
“故而三日之前,此蛮夷宁死不悔,惹得昊天震怒,召神女降临人世,助我大唐解除大祸!”
李世民声音洪亮,目光如炬。
若大草原驰向九天的的金鹏,展翅翱翔,将万事万物皆收入眼中,观察着殿下臣子们的一举一动。
“朕命令,凡在此战、战死伤亡者,一律按照大唐法律抚恤其家人后代!”
“凡有耽误、贪污者,哪怕你是当今国亲国舅,一律处死!”
..........
..........
一炷香的时间内,李世民将一切规矩化繁为简,井然有序的发布着条令。
臣下众臣,纷纷称赞有加,认可大唐抚恤一事,战死者,重金赔偿。
所做之事完美无缺,令人挑不出一丝破绽可循。
而在最后,李世民扫视殿内众臣一圈,见没有反对者,脸上少见的流露出一丝笑意,故作高深的高喊道:“卫国公李靖次女‘李珺’,昨日之前,保护其母红衣女,得天神庇佑,杀匈奴蛮兵过千之数,手撕烈马,振我大唐雄风,获封‘县主’!”
“赐名——长卫!!!”
“县主?!”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群臣们的一片非议之声。
须知,李氏一脉,显赫无比!
李靖贵为大唐大柱国之一,朝野上下,地位超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执刀入殿,为迄今为止大唐最高之殊荣!
仅有大唐开国以来的数位大柱国才可拥有!!
而今,次女李珺,获封县主,一样是大唐不可多得的荣誉!
因为这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次封赏女子之殊号!
哪怕今后再有女子获封县主,也很难有这一日李珺的“长卫县主”印象深刻!
这意味着,今时今日起,李氏一脉,真正被大唐纳入国亲一脉!
..............
“恭喜陛下,自我大唐开国以来,女子封号,以此为最!”
“陛下以仁义治世,心胸可装五湖四海之水,当真千古无二。”
“长卫,长卫,长安之危难刚解,便封此号,暗中所意,决绝是相信李氏一脉以与大唐异心同体!”
“今后,李氏一脉在朝野之中恐怕声威不会低于其余大柱国,需早做打算,好好巴结才是正道。”
......
......
柱国国亲,令人群臣为之动容,不得不感到惊艳羡慕。
李珺两个字,同样在众人心中留下了不可忽略的印象。
这是民间乃至朝野多少小姐、公主都寻求不得的荣誉!
此女,真正一步登天了,可被李世民亲自封赏。
“谢陛下恩典,李珺愿大唐一世清明,国泰民安,永不受外敌来犯!”
李珺面不改色,上前一步,领赏获封。
要知道,其父李靖戎马征战一生,大大小小胜仗无数,朝中声望极大!
此次获封,亦是加大李氏一脉在朝中地位。
换做其他人,可能会稍加考虑一些。
但偏偏李世民绝不是心胸狭隘之辈,否则也不会放任魏征这样的太子党,李建成一脉的人,在大唐占据高位。
对待一个外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李氏一脉?
李世民之意,在太极殿内的所有臣子都看得出来,自是在表达,今后大家都是自家人。
大唐之安危,全系于李氏一脉!
故而,李珺喜从心来,作为一个王侯武相之家,他深知没有比皇帝与自己同心,更为重要的事情!
昔年,三国桃园结义。
今日,大唐盛世,两李同天!!
“封赏!”
一个小太监,手捧殿板,上有一袭叠好的青裳、胸口处隐约可见绣有精美的牡丹之花。
一面令牌,静静安放在裳顶,散发着冰冷的光泽,中心之处,正是烙印有“长卫”二字!
李珺极快压制心中的欣喜,单膝跪地,双手附上,接过这几斤重,却又意义深远,重若泰山的封赏。
大唐长卫县主,今日获封!
李氏次女——李珺所有!!
。
&amp;amp;bp;&amp;amp;bp;</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