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自相残杀

小说:崛起1639 作者:上林春
    谢谢好友书友15119224751952与好友空想修心的各两张月票

    就在城外剑拨弩张的时候,城内,一所不起眼的小宅里,吴三桂、耿精忠与尚可喜及几个投降明军将领悄悄聚在了一起。

    如果搁在以往,这几人根本没有聚会的机会,满人的各方势力都会盯着他们,但今日不同,眼见多尔衮与豪格就要干仗了,都是忧心如焚,谁还会盯着这几个汉人

    聚会是吴三桂发起的,自献了山海关之后,他的关宁铁骑精锐命丧于北京城下,之后随多尔衮征伐李自成,也是损失惨重,而可悲的是,这两战都未取得胜利,他的损失形同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寸功未立,白损失了

    如果仅止于此,没有功劳还有苦劳,问题在于,他的父母亲族仍在北京,李信并未杀害,而是圈禁起来,一应生活供养都颇为周全,哪怕南朝从未派人联系过吴三桂,可是吴三桂心里不踏实啊,他明白,这是李信在做给多尔衮看。

    虽然在表面上,多尔衮没有任何异常,还不止一次的对他说过不会因此心生猜忌,可谁知道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而且满汉局势异常紧张,不时就有老部下劝他偷偷和北京联系,看看有没有回返的可能性,这说明底下的人心,已经开始思变了。

    吴三桂心里越发不安,他逐渐感受到了部下那沉重的压力。

    毕竟别人跟他担负骂名降清,是来投奔荣华富贵的,可如今倒好,荣华富贵还没影子,小命已经随时不保。

    在部下的劝说下,吴三桂召集了此次会议,他无从选择,他不干,他的部下会先杀了他,自己干。

    大明朝以下克下的事情屡见不鲜,谁做起来都没有压力。

    屋内的气氛极其沉闷,大家都清楚此来的目地,没必要明说,只是各自在斟酌着利弊得失,以及承担的风险。

    范文程与洪承畴,吴三桂没请,在场众人也极为认可,毕竟范文程投了满清几十年,没人会信任他,长子又被李信当众处死,早已是不共戴天之仇。

    洪承畴更是不堪,全家都死在李信手上,福建族人得知消息之后,苍皇奔逃海外,下落不明,这二人,绝无可能投降李信。

    至于耿仲明与尚可喜,虽然有李信的必杀令,但这么多年过去,李信并未再提,再有崇祯、郑芝龙、李自成与张献忠接二连三的被赦免,让他们生出了侥幸心理。

    有时就会想,如果自己被李信流放去海外做个土霸王,岂不是胜过给满洲人当奴才

    “各位”

    吴三桂扫视一眼,便道“吴某请各位前来,想必大家心里也有数,我就长话短说了,大清已是穷途末路,摄政王爷和豪格的火拼谁都没法阻止,此战过后,胜者也是惨胜,大清盛极而衰,姑且不论,但我等该当何去何从今日就定个章程下来,还请诸位畅所欲言。”

    尚可喜道“长伯吴三桂表字兄的意思可是反出大清,重投大明我是汉人,当初降清实是朝廷腐败,无我容身之处,若有机会重做汉人,我自是愿意,不过那摄政王爷未必肯宽恕我等啊”

    吴三桂摆摆手道“某观摄政王,行事灵活多变,就拿那郑芝龙来说,前一刻还打生打死,后一刻随着郑芝龙把西夷诱入伏击圈,予以全歼之后,就赦了郑芝龙,允许海外立国,如果我们趁多尔衮与豪格鏖战之后,煽动沈阳汉人,突然发兵,屠尽满人,再向摄政王请降,即便不成,亦可整合辽东汉人,自己立国便是”

    众人均是沉默不语。

    吴三桂心知事关重大,也不催促。

    好一会儿,耿仲明道“瑞图孔有德表字兄对大清的忠心尤在我等之上,而他的兵马未有过大的折损,要想成事,也得瑞图兄首肯才行。”

    “哈”

    吴三桂哈的一笑“孔有德只忠于他自己,难道大清都这破败模样了,他还往火坑里跳不成”

    尚可喜点点头道“确是如此,瑞图兄降清,也是实属无奈,若有他参与,此事并非不能成,怕就怕豪格拿他当先锋使,耗损他的兵力,而且,该如何与瑞图兄联络”

    吴三桂沉吟道“瑞图兄论起资历,比你我都老,我料他必不会给豪格当枪使,况且瑞图兄老谋深算,一旦城中有变故发生,他哪还不知道该做何选择“

    “不错”

    一名明军将领附合道“天下事,哪有十成十的把握,有个五六成,就可搏一把了”

    “王爷,王爷”

    这时,一名心腹匆匆奔了进来,喘着粗气道“城外打起来啦”

    “哦”

    几人顿觉心脏狂跳。

    吴三桂深吸了口气道“诸位各自归位,速作准备,以炮响为号”

    众人纷纷拱手,各自散去。

    城外的多尔衮与豪格势同水火,一个要把威胁狠狠掐死,近乎于颠狂,另一个为保命,就必须杀了多尔衮三兄弟,当然了,或许在豪格心里,还有伟大的情怀与天命之子的自我认知。

    这场战争,谁都阻止不了,两黄旗内部也分裂了,有支持多尔衮的,有支持豪格的,主要是以少壮派的索尼、鳌拜为主。

    这些人本来就亲近豪格,又对多尔衮失望至极,毫不犹豫的带领部下加入了豪格阵营。

    从表面上看,豪格拥正蓝旗,代善与济尔哈朗拥两红旗,两黄旗一分为二,而豪格又有孔有德相助,实力远远强于多尔衮三兄弟。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多尔衮毕竟是摄政王,又请来了顺治的圣旨,有名份大义,豪格也落下了卖国求荣的口实,至于皇太极死的蹊跷,没有真凭实据,除了豪格,谁敢乱说。

    再加上这几年的军事行动,几乎由阿济格主持,在软实力上,多尔衮远远大于豪格,另有孔有德出工不出力,这就使得豪格明明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却偏偏没法转化为胜果。

    双方的死伤越来越惨烈,这个时候,已经没人为大清去考虑未来了,都杀红眼了。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下午,沈阳周边,尸体累累,豪格与济尔哈朗周边的战士越来越少,多尔衮也好不到哪里去,满清内部的所有矛盾与怨气在这一战中,彻底爆发。

    这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必须规律,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拓展的路子被封死之后,就必然会陷入内卷化。

    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与生存空间,内部会互相残杀,只是满清内卷化的速度,在李信的干预下,奇快无比,短短几年,就走过别人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道路。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