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成了众人眼中的英雄。
店老板躲过一劫,满脸写着“欢喜”,亲自下厨去准备素菜,要好好款待圆通。
这时,那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了过来,郑重行了一个礼,说“小生陆游,感谢大师救命之恩。”
圆通还没有说话,李小谦跳了出来,大叫“我靠你是陆游大诗人陆游”
陆游脸颊一红,赶紧摆手,说“兄台过奖了,学生愧不敢当”
李小谦激动得难以自持,两只手紧紧地握住陆游的手,不停地上下摇动,说“见到活的了,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陆游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看着李小谦激动的模样,用力将手抽了出来,微微抱拳,说“兄台客气了。”
李小谦仍然难掩激动的神情,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陆游,嘿嘿发笑。陆游被他这么看着,显然浑身不自在,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那个书童从陆游身后走了出来,向圆通行礼,说“多谢大师相救。”
声音轻柔,分明就是个女人。
众人都是一脸愕然。陆游尴尬地笑了笑,说“这位是我的表妹唐婉,随我回家省亲,当今世道不甚太平,她女子装扮多有不便,只好女扮男装,请诸位莫要见怪。”
唐婉腮颊一红,躲到陆游的身后,不再出来。
李小谦看了唐婉一眼,小声嘟囔“我靠,什么省亲,分明就是出来开房的。”
圆通说“阿弥陀佛,贫僧要回房做晚课了。”说完,他转身独自向楼上走去,刚走了两步,忽然停了下来,也不转身,说“饭做好了,记得叫我。”然后,又向楼上走去。
我想起刚在圆通方才拿着两个馒头换我性命的事,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但这时候,圆通已然成了所有人的救命恩人,倘若我此时骂他,恐怕这一屋子人都要跟我拼命,只好忍了下来。在心里默默地将他骂了一千遍、一万遍。
客栈的老板备好了一桌丰盛的素菜。劫后余生的众人仍旧沉浸在大难不死的欢喜之中,我们不分尊卑,在圆桌围坐。
席间,李小谦一直追着陆游问东问西,好像对他有极大的兴趣。
“最近可有新作啊”
“我写了一首诗,你指点指点啊啊”
“给我签个名可好啊”
诸如此类。问得陆游浑身不自在。
我以前在雁荡山做土匪的时候,听二哥说,山上有一对兄弟,有龙阳之癖。
我问“什么是龙阳之癖”
二哥说“就是男的喜欢男的。”
我说“我也喜欢二哥。”
二哥说“那不一样。”
我问“有什么不一样”
二哥说“他们脱光了衣服,在一个被窝里那样。”他手上比划着,一只手虚握,另一只手攥拳翘起一根手指,往虚握的拳眼处一塞。
那时,我还不认识赵小娥,所以没有看懂。后来我认识了赵小娥,自然也明白了什么是龙阳之癖,每次想象那些画面,心里都觉得一阵阵恶心。
我看到李小谦的模样,分明就是对陆游不怀好意,便小声提醒陆游,说“李小谦有龙阳之癖。”
陆游一愕,斜眼看了一眼李小谦,只见李小谦一手托着下巴,两眼迷离,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陆游脸上顿时写满了嫌弃,稍稍向旁边挪了几寸。
我突然觉得哪里不对,看了一眼唐婉,只见她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李小谦,满面醋意。
原来,他俩,什么都懂。
宋金和谈之后,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然过去,民心思定。然而,战火虽熄,但朝廷之中暗流汹涌。各派势力暗中较量。这种较量也逐渐波及民间,尤其是当世学子,一腔热血,满心抱负,历朝历代都是最先受到政治力量影响的群体。
陆游便是如此。
晚饭之间,他开口谈起靖康之耻、家国抱负、收复河山。说什么,临安之意便是临时的安逸,是苟且求生,不是男子作为。
李小谦在一旁随声附和。店老板却满脸不安,慌忙将门窗关紧,小声说“现在街面上查得紧,妄议朝政,是死罪。”
陆游更加不忿,说“朝廷做得不对,还不许百姓议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唐婉显得很慌张,她扫了一眼众人的表情,说“表哥,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妙,莫要因言获罪。”
陆游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怕什么大丈夫为国为民,何罪之有便是有昏君当道,佞臣当权,我等读书之人,头可断、血可流,然正义不可废也。”
“好”我大叫了一声。虽然,我也不知道哪里好,但是听到他语气高昂,说得人热血沸腾,不喝彩两句,总觉得不能衬托当时的气氛。
陆游眼前一亮,显然对我起了敬佩之心,向我抱拳,问“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