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喜事办完后,余氏便带着钱明跟瑜姐儿回去了。
月姐儿则被寻来的王老太太带回去了。
俩小闺蜜分开时还依依不舍,余氏便笑话她们,“咱俩家也就隔两条街,哪天有空就能见的。”
月姐儿心想也是,都住在街上,近的很,便也不伤心了。
瑜姐儿也笑着跟她挥挥手。
一家三口回到钱家后,钱明又去补了一觉。醒来后就被钱老太叫过去训了一顿。
“你的脑子是用来读书的,不是用来泡酒的,小心哪天喝傻了,看你怎么还科考。”
钱明低头认错,说以后再也不敢了。“娘我真的错了,以后再不喝了。”
钱老太气恨恨的说了他一通,直到解了气后,才放他回去。
钱明都当爹的人了还被老娘训,自然要回去找媳妇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
余氏笑着骂他,“没正行,以后你给我少喝点,哪有喝的不省人事的”
钱明连连说好,再不敢反驳,真是怕了家里的两位母老虎了。
随着春去夏来,天气渐热。
钱明前阵子就收拾行李,同余三郎一道去隔壁镇听课业去了。
他们吃住都在私塾里,省的天天起早贪黑来回的跑。
钱明走后,家里少了个人,也是冷清不少。
随着夏季三伏天的到来,天上的太阳是越来越热,晒的直叫人站不住脚。
瑜姐儿在家待不住,成天往王家院子跑。就为了跟月姐儿一块玩儿。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瑜姐儿已是能跑能跳。个子也长高了一点点,只是脸上的婴儿肥犹在。
因着余氏会养孩子,做饭手艺又好,顿顿都是变着花样的煮。每天荤素搭配,闲暇时还有果子吃。
所以瑜姐儿虽然每天都会跑出去疯玩儿,但一到饭点,她肯定准时出现在饭桌上,唬的余氏都忍不住额头三条线
她想,以后要叫这疯丫头回来,估计煽个饭香就能把她牵回来了。
瑜姐儿乐呵呵的吃着饭,还不忘给她娘夹菜。
“娘也吃啊。”
余氏呵呵,“你吃就好”
中午吃完饭,瑜姐儿帮她娘洗了碗儿,便又跑了。
如今她已经快两岁了,跑起路来虽然还是小萝卜短腿的,速度却很快。
有时候余氏都追不上她,因为余氏现在的肚子越来越重了,再过不久,她就要生了,身子便不如之前灵活了。
余氏有心想让瑜姐儿宅一点,别成天出去疯玩。
但瑜姐儿实在不喜欢天天待在家里看墙脚,就成天憋着招儿的偷溜出去玩儿。
余氏每次一没看住,她就扭着小屁墩儿,直接跑了。
气的余氏拿着鸡毛掸子在后面追
月儿姐有时候也会跑来钱家找瑜姐儿。
两个小闺蜜好的跟一个人似得,无话不说。
她们有时候就院子里铺一块方布巾,然后再去拿点瓜子蜜饯什么的摆上去。
最后两人一起坐在方布巾上说着家长里短,还学着妇人们一边嗑瓜子一边闲话家常。
余氏有时候看她们那副模仿妇人们嗑瓜子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余老娘最近下乡去了,因着季节的变化,乡下那些香草也需要更换。
夏季炎热,要种植的花卉就比较难选。这些都需要余老娘亲自看着。
瑜姐儿听说她外祖母要去乡下种地,就特想跟过去。
还一脸向往的,“娘我也想去。”
她如今讲话越来越利索,成天叽叽喳喳的,说的比喜鹊还多。
瑜姐儿缠着她娘要去乡下,但余氏却不肯。
“不行乡下田里蚊蛇多,待会咬了你,受累的还是你阿麽。”
“再说了,你阿嬷去是干活的,可没空照看你,你别去给你阿嬷添乱了,乖乖在家陪你祖母的好。”
钱老太也说是,然后用小零嘴哄她。
“你乖乖的,祖母就给你买甜饼铺的脆酥饼吃。”
瑜姐儿撅撅嘴,只得应了。
她虽然有自信照顾好自己,但大人不让去,她也不好闹,只得作罢。
又过了几日,已是到了余氏生产的日子。
钱老太这几天都不敢出门。每天都在家待着。
因为余氏已经足月了,随时都会生。
她怕自己一走开,余氏突然要生可咋办。最后干脆门都不出了,天天耐着性子在家里看着她。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
白天的太阳都能把地面烤熟,烫的叫人直跺脚。
余氏在家也是热的整个人都烦躁起来。天天做什么都不得劲儿。
孕后期的情绪起伏在她身上被提现的淋漓尽致。
有时瑜姐儿不听话,余氏竟直接抱着脸直接哭,说她坏宝宝,欺负娘。
瑜姐儿一下子就慌了,连连抱着她娘说对不起,“娘别哭,是瑜姐儿错了,以后我乖乖的。”
余氏见她乖巧,便又抱着她一块儿哭,母女俩人哭了一通,这才算完。
钱老太有时候看她们这样,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摇头。
钱明这几日得知消息,也早早的提前请假回来了。
就连余老娘也天天过来探头,上次闺女难产她还心有余悸,这回她算准日子,提前找了两个稳婆来钱家等着。
余氏发动那天,全家都跟着提心吊胆的。
好在这胎因着她有听王大夫的话,少食多餐,时常走动,所以生的时候也比较顺利。
随着产房“呜哇呜哇”的哭叫声传来,产婆便笑着出来报喜,“恭喜太太,母女平安。”
余老娘脸上顿时松了一口气,“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可算是生了。”
钱老太却略略失望,不过好在大人小孩都没事,也算是一种福气,便没说什么。
钱明小心翼翼的看着他娘的表情,好在老太太脸上虽然失望,却没抱怨出来,顿感欣慰很多。
他虽然也盼着钱家后继有人,但生儿生女也不是他能定的。
反正母女平安就是老钱家最大的福气。儿子的事,强求不来,否则又得闹的家宅不宁。
要不说余老娘稀罕女婿呢,瞧瞧,多开明的人啊。
要是来个只要儿子不要媳妇的女婿,她这个丈母娘可不会客气
这里面最高兴的人就是瑜姐儿了,她终于有自己的小妹妹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人陪她玩了。
瑜姐儿傻笑嘻嘻的就要往产房跑,却被钱老太一把抓住,“待会再去,你娘还没好呢,乖乖的,别去吵她。”
瑜姐儿乖巧的点点头,关心道,“那人家什么时候能看娘”
钱老太,“再过一会就行,等你娘喝了汤,有力气了,咱们再去看她。”
瑜姐儿懂事的点点头,“那我去给娘端汤。”
钱老太说行,祖孙俩便一块去端汤去了。
余老娘率先进产房看闺女。
这时候余氏正躺在床上歇着,脸上还有些疲惫,不过精神头倒还好。
余氏见她娘进来,有气无力的跟她娘打招呼,“娘来了”
余老娘点点头,心疼道,“可有哪不舒服”
余氏摇摇头,“身子还有些乏,却是比生瑜姐儿那会好多了。”
因为这胎,余氏遵循王大夫的小吃少补,并多走动,所以才能生的顺利。不像生瑜姐儿那会,天天躺床上,大吃大喝,所以最后才会难产。
余氏看产婆抱了孩子去洗干净,便问道,“男孩女孩”
刚刚产婆去报喜,也没来得及告诉她生的是啥,余氏也是这会才有力气问。
余老娘脸上略略可惜道,“是个女娃娃,不过你还年轻,别泄气,咱们先养好身体再说。”
余氏点点头,有些意料之中,也有些意料之外,不过孩子健康就好,别的她也不敢求了。
产婆洗好孩子,给她包好后,这才把孩子抱过来给余氏看。
“夫人您看,这小千金可真白俊儿,好看的很哩。”
余氏伸手接过孩子,见她小脸白嫩嫩的,确实可爱的很哩。
“她可真像瑜姐儿,不过没她姐姐胖乎。”
余氏还记得瑜姐儿刚生下来时就沉甸甸的,这个明显轻了许多。
余老娘也笑,“小点好生,再说健康就好,养一阵也就沉实了。
余氏点头说是,伸手温柔的摸着这小东西的小胎发,怜爱的亲了亲她的小额头。问道,“瑜姐儿呢”
余老娘,“被她祖母抱走了,刚刚还闹着要进来找你呢。”
余氏也笑,“那丫头天天都要我抱她,这会看到我抱妹妹,也不知道会不会吃醋呢。”
两个孩子生的接近,也就差一岁多快两岁。
都说头个孩子会吃弟弟妹妹的醋,也不知是真是假
余老娘对此很了解,“当然会吃醋了,你三哥小时候见我抱你,那醋大的哟,现在想起来还想笑哩。”
余三郎也就大余氏一岁,今年都二十二了还不肯娶亲,说什么要等考上秀才,才肯成家立业。
但余老娘哪里会不知道儿子的心思那三儿子分明是在等心上人回来,这才托辞要先立业后成家。
原是以前余家隔壁有一户书香门第人家,那姑娘几年前搬去乡下侍奉她年迈的祖母去了。
余三郎喜欢那姑娘,所以迟迟不肯点头相看,一心想考个功名出来,好跟那位姑娘说亲。
余老娘知道这个小儿子脾气轴。认准的事情谁说都不听,气的拿他没办法,只得偷偷跟那户人家说把姑娘留给他们家。
不过那户人家也没点头说好,也没说不好,只说要考虑考虑。
毕竟明面上余家也是个很好的选择,所以那户人家并未直接拒绝,只说到时候再看看。
余三郎对此却当了真,从此更刻苦的去念书,争取来年能考个秀才回来。也好去人家姑娘家里提亲。
余氏跟余老娘相视一笑,只盼着余三郎真的有出息,也好光宗耀祖,再创余家辉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