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表扬

小说:清婉传 作者:一颗水滴
    “姌姐姐为何这样说,今天明惠姐不是邀请了许多闺中姐妹,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姌姐姐认识说的上话的。”

    常姌淡淡说道:“认识的倒有几个,说的上话的就没几个了,且她们今天来可都是冲着表姐的诗社来的。你是知道我的,我对诗词是一窍不通。”

    “清婉妹妹,要不我们去后面鱼塘钓鱼吧!”常姌说着已经端起桌上的红木雕花托盘,托盘上放了好几种鱼食。

    “你看,我连鱼食都备好了,你可一定要陪我去哦!”

    清婉调皮道:“我正愁等会儿诗社开始怎样躲开又不很丢人呢?姌姐姐的提议好极了。”

    常姌伸出食指点了下清婉额头道:“你这丫头,比我还不害燥!小心让林嬷嬷知道打你手板子。”

    “林嬷嬷才不会打我呢!她老人家也说过,女子不一定要能诗作词有才情,只要人品德行好,一样能光耀门楣!”清婉模仿林嬷嬷口吻说道。

    两个女孩说说笑笑,身后跟着三四个丫鬟婆子,一群人沿着回廊,穿过一个小花园,一会儿到了荷塘边。

    待丫鬟把东西都备好,两人很快展开钓鱼工作。

    一柱香的时间,清婉已经钓了五条鱼了,常姌有些急了,她到现在还是一无所获。

    “清婉妹妹,这鱼儿怎么只咬你的鱼饵,不咬我的鱼饵呀!”常姌满脸委屈道:“难道是你的鱼食比我的好吃,要不我们换下鱼饵试试。”

    常姌身边的大丫鬟青桃最是知道她的脾性的,只听她笑着打趣道:“姑娘你刚刚钓不到鱼说是位置不好,要跟清姑娘换个位置,如今你又说清姑娘的鱼饵好,依奴婢说,明明是清姑娘的耐性好,姑娘要是能和清姑娘换个性子,一准能钓到大鱼。”

    “臭青桃,你到底是谁的丫鬟,竟敢打趣起你主子来了!好在清婉妹妹身边的绿竹、菁菁,个个都比你这臭丫头灵巧周到许多,不然你不得上赶着去清婉妹妹身边服侍了。”

    “奴婢知道自己笨手笨脚,只有姑娘心思最好,才肯收用奴婢。”青桃笑着说道。

    清婉知道,常姌本就性格开朗,又正是贪玩好动的年纪,要不是为了避开前面诗社,早不知道跑哪玩去了,哪有耐性做这种修身养性的活动,果然只听常姌厥着嘴说道:“算了,算了,钓鱼一点也不好玩,要不我们去花园里捉蝴蝶吧!”

    两人正说着,便听后面传来叶□□的声音,“姌妹妹!清婉妹妹!”

    常姌看到叶□□立刻喜笑颜开,“□□姐,你怎么来了,前面的诗会结束了吗?”

    “刚刚结束,小姌,你不想参加诗社就算了,怎么还把清婉妹妹拉来陪你一起钓鱼。”叶□□说着,对清婉投以抱歉一笑。

    清婉笑道:“□□姐误会了,是我自己不会作诗,怕在诗会上出丑丢人,才想着溜出来和姌姐姐钓鱼玩呢!

    叶□□没想到清婉会这么说,心道:难怪姑妈常夸她品性极好,且与继母相处极其要好。以她如今尚不足十岁的年纪,就算不会作诗写词,也可去前面多认识些闺阁千金,结交几个手帕交。

    与此同时,清婉也在心里默默打量着叶□□:这女孩十三、四岁的摸样,已亭亭玉立,一身浅玫瑰红的交领长身袄更衬的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一般,言谈举止温婉大方。

    几个女孩又说了几句,才又去香雪苑与众人一起玩游戏。

    这天,叶府一直留各位姑娘吃过午饭方才回去。

    清婉自打从叶府回来后,直到过年都再也没有出过府去。

    等赵氏把所有事情都忙好已是腊月二十八了,明佑这段时间在清婉院里玩的十分开心,当赵氏来接他回去时,他都有些不舍,搞得清婉都觉得自己这个姐姐当的非常称职。

    遥想当年,她爸妈出门一个星期,只有她和哥哥两个人在家,她可是被哥哥各种欺负呀!哎!不过如今想要被哥哥欺负一次也是不能够了。

    这一年是陆瑾恒与父母兄弟分开过的第一年,在这个以家族为家庭单位的时代里,过年只有这么几口人显得格外冷清。不过好在有个活泼贪玩的明佑在,清婉觉得虽不如往年在京城喜庆热闹,倒也平淡温馨许多。

    果然,年夜饭上刚刚还在仰望星空思念亲人的陆瑾恒,在感受到长子小明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他夹的一块年糕时,立刻抛开思乡情绪,开始望儿兴叹起来,仿佛有种吾儿初长成,可以为父分忧的感觉。

    相比年前的忙碌,年后的拜年活动则要轻松许多,但赵氏依旧以养胎为由,谢绝了各种社交活动。

    自清婉从叶府会来,一直到元宵节也都没有再出过府。刚开始柔婉酸了几天,再到后来见也没有人再邀清婉倒也就平静下来了。

    既没有调皮可爱的明佑在这儿玩闹,又没有小性子柔婉在这挑拨,更没有电子产品来打发时间,清婉瞬间觉得无聊得很,过年又忌针线,清婉便只好以练字来打发时间,本也没想着能写的多好,可没想到个把月写下来,竟然也小有成就,如今的字在同龄姑娘里已是很能见人了。

    常媛的婚期已定在六月初六,如今她已不在适合出门做客,或是继续上课,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嫁妆。常府当初虽是为常媛才请的林嬷嬷,但并没有因常媛而停课。

    于是二月初五,清婉与柔婉继续去常府跟林嬷嬷学习规矩礼仪。

    明佑新年也已五岁了,大都官宦子弟都是五六岁就开始启蒙。明佑又是陆瑾恒与赵氏的嫡长子,自然望子成龙,希望给他早点启蒙,加之赵氏快要生产,不能时刻陪伴照顾明佑。因此,陆瑾恒于年前便开始托人给明佑找启蒙先生。

    莱州不比京城就业率高,且陆瑾恒自上任莱州通判一职,虽没能贤名远播,却也略得上级认可、百姓爱戴,因此很快就有两三位落第举人与秀才有意做陆府西席。

    陆瑾恒与赵氏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两三位应征者,相比陆家子弟在京城的求学之路的艰难,在这儿幸福来得太突然,两人一时竟不知选那一个的好。斟酌许久,终于定下了一位据说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落第举人做明佑的启蒙先生,于二月十五正式上课。

    这位名落孙山的举人姓李,单名一个瑞字,三十岁中举后便开始考进士,却屡试不中,直到年过半百,依旧没能在科举上更上一层,期间也开过私塾,也曾在上任同知家里担任西席。

    陆瑾恒与赵氏对李先生似乎甚为满意,赵氏早在年前便已备好院子,如今又让人从里到外重新洒扫了一遍,丫鬟小厮也已都已安排妥当,如今只等这李先生登门入府。

    陆瑾恒于二月初十在家备好酒席,派家下管事把李先生从城南接入陆府。

    清婉虽没见过这位据说博古通今的李先生,不过按照古人的论资排辈的观点,也不难想象这位先生的摸样。

    果然如清婉所想一般,这位李先生是一位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老者,说话说到高兴时就用手捋一捋頬下的山羊胡须,一副儒者气派。

    虽不知这位李先生的教学质量怎么样,但自他开始给明佑上课以后,明佑便不像以前一样粘着赵氏了,倒也不辜负陆瑾恒与赵氏的一翻心血。

    清婉与柔婉每天依旧去常府学习礼仪,不过现在上课不在像以前那样紧凑,每上五天课便休息两天。按照林嬷嬷的说法,她已经把她所能教的都教给我们了,如今就是要我们把她所教的这些规矩礼仪带入生活中去,便已学得了七分,如若把这些规矩礼仪带入我们生活的言行中,便已学得九分了,如若我们把这些规矩礼仪运用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便是学得十分了。

    这天常姌新得了一批好茶,便想开个茶会,邀请大家休息日到她院里品茶。

    林嬷嬷不光注重课堂演讲,还注重实践,听说常姌要开茶会,竟然也要参与。

    茶会当天,大家刚开始都有些拘束,但见林嬷嬷也只是坐在边上细细品茶,偶尔和身边女孩说笑几句,并不打扰女孩儿们的兴致,大家见此便也放开嬉戏玩闹。

    清婉虽不知林嬷嬷是何意,但她深知凡与老师同参与的活动,很可能成为以后授课或反面或正面教材,因此并不十分活跃。

    果然林嬷嬷把几个女孩言行得失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第二天课堂上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并让大家逐一改正,当然惩罚也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让她们把自己所犯的条矩抄写十遍遍,动作做五遍。

    清婉没想到自己不但没有被惩处批评,还被大大的表扬了一翻,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很好’,但对于像林嬷嬷这样极少夸人的老师来说,这已经很难得了,清婉心中有些小小心虚,总有作弊之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