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庆和十五年,大将军府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兵部侍郎之女乔蓉儿嫁入将军府,与常老将军三子常明德喜结连理。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常胜大将军端坐高台,抖着发白的山羊胡,笑声震天,比那锣鼓声还要喜庆几分。
朝堂上,将军府的势头更胜当年。
常言伴君如伴虎,谁不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大将军府明目张胆的和兵部侍郎联姻,皇上却喜闻乐见,是何道理?若有心人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将军府看着得意,却真真只是一枝独秀,除去新结的亲家,还和谁来往甚密?
大将军常胜即便老当益壮,那也是老了,常年坐守朝堂,只做出谋划策的份,万不得已不会出战。
东边海贼作乱,急报上朝,老将军半夜一骨碌爬起来,跑进宫里窝了几日,再回来便一壶烈酒一碟小菜,等着连连战报。皇上也给面子,这战报前脚到皇宫,后脚就进将军府,间隔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皇上赞他“西楚诸葛,一壶烈酒,运筹帷幄。”却不见大将军眼里的落寞。
大将军的大儿子,常明策,因八年前太平州一战,获封四品大员“明威大将军”的名号。当年得胜归来,身披战甲,银鞍骏马,那飒爽英姿配得年少轻狂,长安街一遭走,惊起千层浪,扰了一众芳心。如今呢?依旧是那个“四品明威大将军”,除却常年镇守宣州,无诏不得入京尔。整整十年,常明策在京城,只是个故事。
大将军的二子常明省,庶出,掌管府众庶务,没有入仕。
三儿子常明德,据说自小体弱,虽生在将军府,却说是个不喜欢舞动弄枪的,京城青楼贵坊里惯有他郁郁不得志的酸诗流出,去年被老爷子逼着,才进了禁卫军。渐渐的竟赚了个“文武双全”的名声出来,气的老将军一顿好打!写几首比妇人家闺怨还酸的诗,便说是“文”,托了将军府的名声,那“武”不言而喻,可睁眼看看,摸着良心说说,他哪一样上得了台面的?
不过,儿子再不济,也是心头肉,更不说这大喜之日。老将军抱着酒坛,与昔日旧部老友喝的酩酊大醉,痛哭流涕,生生把另一边自诩风流的小辈们比了下去。
“这是你二嫂。”老夫人拉着乔蓉儿的手,开心的笑出一脸褶子,“比你早过门几年年,帮你二哥掌管家中庶务,你有什么事,尽管找她,若有拿不定主意的,便来找我。”
“二嫂。”乔蓉儿娇娇的喊了一声,端了茶奉上。
“妹妹客气,瞧着便是个温柔知礼的,”李氏接了茶一抿,褪下手上的一串淡粉的南珠顺便握了她的手,“这南珠我一看便觉得适合妹妹,更衬的妹妹肤若凝脂。”
“谢二嫂,”乔蓉儿大大方方的戴了,还细看一眼,眼里忍不住赞赏,“劳二嫂费心,以后还请多多照顾。”
“看,都是一家人,还跟我客气。”李氏笑呵呵的回道,然后招呼安安分分的坐在身旁的小孩儿,“勺儿,快给你三婶行礼。”
勺儿穿着一身蓝色直缀,脚踩着虎头鞋,晃晃悠悠的下了椅子,乌溜溜的眼睛看了眼面前的人,然后朝乔蓉儿行礼:“给三婶请安。”
“勺哥儿有礼了。”乔蓉儿放缓了语气,从随身的荷包里掏出一串金镶玉的小鱼儿,只见那鱼儿活灵活现的拴在淡蓝色的络子上,玲珑可爱,“三婶送你小玩意儿,拿着玩儿吧。”
“谢三婶。”稚嫩的语气响起,一双白胖胖的小手伸出,捉住那络子没松手。
乔蓉儿忍住笑,二夫人将儿子抓回了椅子,“你可别惯着他,人小鬼大。”语气里不自觉的有些重。
“蓉儿面薄,你别欺负她。”老夫人笑看着两个媳妇儿寒暄,打趣道。
“哎呦哟,娘,我哪里敢呀,”李氏转身拉着乔蓉儿的手,放回老夫人手里,笑着辩解,“这么娇滴滴的一个人儿,我可不舍得。”
“蓉儿听见了吗,莫说是你二嫂,这府里谁欺负了你,我也是不饶的。老三那边我早就教训过了,过了门就是我们常家的女儿,若是欺负了你去,”老夫人情急下拍了拍乔蓉儿的手背,“我替你做主。”
“谢谢娘,三爷对我很好。”乔蓉儿看着自己微微泛红的手背,一脸娇羞的垂眉说道。
“哼,他敢对你不好!”老夫人紧握着乔蓉儿的手,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只有挨得近的乔蓉儿隐约听到。
“你带来的人,也进来见见吧。”放开乔蓉儿的手,老夫人坐回主位。李氏也正襟危坐,神色突然认真。那日,爹爹的话犹然在耳,“府里的人,都得查一查,该留的留。”
乔蓉儿嫁入将军府,带了两个贴身丫鬟,还有一个自小照顾她的奶妈。顾妈妈为首,两个丫鬟随后,跪拜在地。
“既然进了将军府,就要谨守着将军府的规矩,”老夫人淡淡说了句,看了一眼乔蓉儿,见她神色平静,嘴角微微翘着,暗暗点头,“起来吧,也不必过于拘谨。”
“谢老夫人。”三人一同起身,没弄出半点声响,皆是垂手而立。
“果然是兵部侍郎府出来的人,”李氏笑眯眯的发话,“这位是顾妈妈吧?后面两位小丫鬟,我看着也是训练有素。”
“二夫人过誉了,奴婢是乔蓉儿的奶妈,自小在她身边照顾着。”为首的老妇人恭敬的回答道。
“奴婢霜儿,是三夫人的贴身丫鬟,自小跟在三夫人身边伺候。”
“女婢子琪,是三夫人的贴身丫鬟。”
李氏吩咐丫鬟端了赏银来,温和的说道:“以后在将军府,也要尽心伺候你们主子,若是她来和我告状,我可是要罚的。”
“奴婢定当尽心尽力照顾三夫人。”三人竟是异口同声,同起同落。李氏和老妇人对视一眼,眼里皆是赞赏。
“好了好了,莫要拘谨,吩咐摆饭吧。我们辰时出发,拜望老太君。”老妇人笑呵和的站起身,往正厅走去。
常胜老将军,自少年成名战功赫赫,先皇赐赏将军府,便携带家眷搬出来单过。
常胜的母亲,府里人尊称老太君,与常胜的弟弟常理一起过。
常理胎中带疾,受哥哥庇护,也曾在朝中任过一官半职,几年前借口年事已高,退隐朝堂,如今在家兼顾赡养老母,享四世同堂之乐。
昨日娶亲,老太君年事已高,受不得闹腾,受了朝拜便走了。今日定是要正式奉茶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