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换尚书的事情很快传开了,一些文官骂唐云骂的唾沫都干了。
惊的兵部尚书晚上都没回家,挑灯夜战。
晚饭唐云是和裴庆云一起吃的,她现在住在东宫。她一点也不想和裴庆云一起吃饭,她怕她吃的太快吓到裴庆云。
“听闻先生今日让父皇罢免了户部尚书?”
“嗯。我这是杀鸡儆猴,以后做什么都会顺畅的,而且那户部尚书不来可不是看不起殿下你吗?我好歹是少傅,打我的脸不就是打殿下您的脸吗?”
裴庆云歪头想了一下,他说的好像也对。
唐云看着歪了歪头的裴庆云,你别说还挺可爱一小娃娃,唐云大概没意识到自己只比他大四岁。
“少傅明日可要与我上课?”这孩子怎么揪住这个不放了。
“暂时不能,等我忙完武举这件事情再说。”
“这样啊。”他看起来有点失落。
唐云想他一个人可能也没什么朋友,冯修那老顽固上课肯定就是上课,刘孝他不了解,应该也差不多,除此之外就是这东宫的太监宫女了,至于他的哪些皇子兄弟,无论面上显的如何亲密,肯定心里是不喜他的,他应该蛮孤单的。
“殿下要不要选两个伴读?”
唐云以为他会愿意,谁知他撇撇嘴,眼神也一沉像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一样。
“不要!”小孩子闹别扭的语气,还有些委屈的样子。想起小豆说他以前是有伴读的,莫不是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来,你多吃点。”唐云给他夹菜。他看着唐云夹到他碗里的菜,没有动。
“怎么了?”
“我吃饱了,先生慢用。”说着就走了。
唐云看着小豆。
“殿下不喜欢这种接触。”
“哦。”
次日,兵部尚书顶着黑眼圈最先来到,接着就是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左清。
剩下的也都陆陆续续的来了,待人到齐。
唐云看他们呈上来的计划道。
“分为三场,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战车等项;三场由刑部负责就其兵法、天文、地理,刑律等。”
“不用州府负责考试相关事宜,只需做好报名户籍勘验就可,统一由到盛京参考。”
“这,恐怕人流太大,州府可以先进行筛选。”兵部尚书先开口道。
“不用,都到盛京,各地州府负责报名,可按报名顺序安排考试时间,比如第一批八号开考,第二批十八号开考,错开时间,由州府颁发文书,只有到时间的人才可以入盛京考试。对了宁城是不是在盛京周边。”
“是,在北边一点,骑马快的话不过一个时辰的路程。还有一个安城,在南边。”这两个城对盛京形成包围之势。
“那就让宁城负责分流,刑部把考场设在宁城文试考试科目相对较少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户部负责协调。如果人数实在太多那就安城也作为备选负责。”见唐云坚持,兵部尚书不在多言。
“兵部,刑部的两科考试,每个人都要参加,成绩划分按照甲乙丙丁。两科皆好者甲,一科很好者甲下,两科中等者乙,一科中等者乙下,两科平平者丙,一科平平者丙下。如果有人在某一方面特别出众,比如剑术很厉害以一敌百这种,则为丁。”兵部刑部尚书忙拿出小本本记下来。
“还有,这次考试,不限年龄,不论男女,即使是已经在军中有职位者也可报考。”
“对了,京中有没有闲置的衙署,府衙之类的。”唐云问左清。
“回少傅,这个我回去详查一下尽快来禀报你。”
“好。”
近日仪朝上下远在边疆者,近在盛京者都知道皇上要重开武举。
各个州府,都张贴了皇榜。不少人纷纷涌去盛京,甚至有科举落榜者也报名参加。
宁城知府现在都忙翻了,自从接到盛京来的命令,他脚不沾地事事亲为,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事情干的漂亮,在太子和少傅面前留一个好印象。
皇上新认命的少傅上任第一天就劝说开武举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引起来不少人的猜测。
唐府这些天都收了一麻袋的拜贴了,都是来找唐云的,这些人自然是不知道唐云与唐府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去东宫递拜贴。唐老太爷一开始很后悔,特别是听闻户部尚书换人一事,他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就应该当着唐云的面处理了那柳姨娘。但他冷静两天,心里想的就不一样了。
“人接回来了?”唐老太爷问。
“没有,她不愿意回来?”唐元亮讪讪的说。
“不愿意回来就先在齐府待着吧!”唐元亮听了唐老太爷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是父亲一直催他去齐府接齐诗兰的吗?
“父亲?”
“我一开始觉得我们唐家能出一个太子少傅这样的官是祖坟冒青烟,现在,不得不多想一想,是福还是祸还不知道呢?”唐老太爷眼里闪着精光。
“父亲的意思是?”唐元亮毕竟官场待过这么多年,多少还是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太子殿下不得人心,朝中大臣对他都颇有微词,余贵妃有六皇子,余国公府自然支持的是六皇子,淑贵妃出自忠勇候府,在宫中与余贵妃旗鼓相当,朝堂之上两家也是分成两派,大皇子虽母家不显,却很的那些大臣的支持。还有个不老实的三皇子,看起来与世无争的,可心思深着呢?”唐老太爷压低声音看着唐元亮。
“皇位之争,向来说不准,比如现在的圣上,十几年前谁能想到。”
“是啊,如果太子殿下不能,咱们可就跟着一块完蛋了,那咱们要如何。”
“你出去散布云哥与我们家不合的消息,让外人心里有个底,至于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做,这让日后如果真出事情我们也有个说辞,假如太子殿下真登基了,你是他亲爹,我是他祖父,他还真能不管我们?”
“父亲说的是,我这就去办。”可还没待唐元亮走出屋子,前头小厮就过来传话说齐家的人来了。
齐令亲自带着齐诗兰登的唐府的门,以前唐府的门房对齐家人都是爱理不理的,现在远远的看到齐家登门,就赶忙进去禀报了。
齐令带着齐诗兰还有齐继武并齐家两个同族的长辈一起来的,看到这阵仗,唐老太爷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哈哈哈,齐家老爷子怎么亲自上门了。”
“为我女儿诗兰来的,我家诗兰要与你们家唐元亮和离!。”齐令不喜欢拐弯抹角的,直接说明了来意。
听了这话,唐老太爷脸色当时就僵住了。
“亲家这是何意?”
“怎么,你文人还听不懂话了。”齐令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唐府的主子打心底里是有这种优越感的。
“亲家可是因为前些天的事情生气?都是误会,元亮还不快向你岳父赔礼。”
唐元亮站在一旁,有些个不情愿,但还是拱手要赔礼,齐令直接打断他。
“不必了,我们齐家配不上你们唐家这尊大佛,陪嫁的东西就不要了,你尽快在这和离书上签字,尽快把事情办了。”
“老太爷,你这是做什么,他俩孩子都好几个了,这要和离是给谁看笑话呢?清漪和清柔可还没嫁人呢!”冯氏不满的说道。
“这就不劳你们操心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不让我们操心,我们唐家的孙女我们不操心谁操心。”冯氏说完才看到齐家人来到这里并没有将唐清蓉唐清柔带回来。
“女儿们跟我回齐府。”齐诗兰看着冯氏道。
“你什么意思!跟你回齐府,那是我们唐家的女儿!”冯氏站了起来怒吼道。
“您现在说这些也没有用了,签字吧。”
“你,你这是和长辈说话的态度吗?反了你了。”
“唐老太太,不要多做口舌之争,尽快让你们家儿子签字吧,以后两家人就各不相干了。”
“各不想干,齐诗兰你先把我女儿还回来。”唐元亮冲她吼道。
“唐元亮,你摸着良心说,你配当她们的父亲吗?我不能说你不是一个好父亲,你只是不是他们的好父亲!你不是!”
“无论如何,这事要从长计议,和离书我们是不会签的。
“齐诗兰你就是仗着你儿子发达了,厉害了,开始觉得自己不一样了,我告诉你,你儿子姓唐,不姓齐!”
“清柔清洗是自己愿意跟着我,至于云哥,我又拦不住他孝敬你这个奶奶,你也可以沾他的光。”齐诗兰讽刺的看着冯氏,这是她这近二十年来第一次怼冯氏,从话说完后从头到脚的舒畅。
“你,你。”冯氏气急,捂着胸口眼看要倒下去,唐元亮看自己娘被气成这个样子,火气蹭的上来了。
“你给我滚出去。”他指着齐诗兰的鼻子恶狠狠的说道。
“这话你这些年说了无数遍,放心,我这次真的滚出去。在不来唐府了。”齐诗兰以为自己今日来会被唐家人气的不轻,结果相反,她心里很平静,听唐元亮说让她滚,竟也没有和以前一样的感觉。相反的是多了一种解脱,这个曾经与自己同床共枕的人,自己年少是曾真心爱慕的人,终是结束了。
唐府终是没有在和离书上签字,齐诗兰走的时候把从齐家带来的丫头婆子小厮还有一些平日里对她忠心的人都带走了。
白冬和绿春偷偷躲在一边看着秀嬷嬷,秀嬷嬷眼神示意她俩跟上。她俩忙跟上了秀嬷嬷。
白冬和绿春在一众丫头们羡慕中的眼神中离开了。
唐元亮被贬七品官,唐府最大的官。丫头小厮们那又不知道风声的,眼下这平日里看起来不行的大夫人,才是真正厉害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