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烧尾宴

小说:大唐·元和遗事 作者:虹珊
    第二日,梨洛着急上路,一早就请致柔派人套车送她回月华山。致柔看到冬儿拿来的那盒珠粉的那一刻,心里曾祈祷梨洛快点离开,可此刻想到将要看不到梨洛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比比划划,致柔又有点不舍。梨洛本不知致柔心里其实百转千回了这么多念头,致柔却觉得自己的猜忌有点对不起本心澄明的梨洛。

    致柔知道梨洛喜欢美食,提前一日定好了润州最大的同盛楼,以作送别。原来这同盛楼是烧尾宴最后一代传人开的。滕九娘说最近外面有军队调动,怕不是很安全,要她们两个都戴上“施裙至颈”的帷帽方才许离开。

    同盛楼倒是没梨洛想象中大,不过颇有特色。外面看去精致辉煌,一楼皆是小食案,摆两个月牙凳,一个乐师高调管瑟,配合着歌姬一字一句唱《渭城曲》,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当垆,穿梭倒酒,茶博士递送茶水,座无虚席。二人在同盛楼雅阁坐定,庆幸提前预定了。致柔道“过去士人庆贺登第,或朝官庆贺晋升,要设宴敬献宾客,据说有时候皇帝也会来呢,所以都是最有名的美食,常有人说到了润州没吃过同盛楼就如同过宝山而空手归。”

    梨洛只为“美食”吸引,道“那为什么叫烧尾宴呢?”

    “据说鲤鱼要跳过龙门,必遭雷电袭击,尾巴被烧掉,从此就变为真龙。不过才盛行二十年,有一个苏瑰尚书进封许国公,却不请皇帝吃饭。”

    “呀,他可真胆大。为什么呢?”

    “他对中宗说:‘米粮腾贵,百姓饥饿,甲卫甚至三日无食,臣虽不才,也不敢烧尾。’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从此就没有烧尾宴了。”

    “姐姐你当朝典故好熟。不过这我也听说过,孟子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来这大臣是好大臣,皇帝是好皇帝。姐姐,你将来要入宫,也要做了贤妃喔!”

    “又打趣我!”致柔作势要打梨洛,一定要梨洛唱一曲赔罪。梨洛望着窗外想了片刻,未语先笑了:“我做的不好,姐姐随便听听”,清唱道:

    重重山远烟水隔,二十四桥枫叶折。

    箫鼓鸣兮渭城曲,欢乐极兮哀亦多。

    刚刚唱完,听得门外聒噪,茶博士一脸为难的说:“杜小姐,门外节度使府的内官说行路累了,看这雅阁清净,您看?”

    “可是我预订了呀?”

    “这不是……”茶博士愁眉苦脸。

    梨洛戴上帷帽,把另一顶拿给致柔,劝致柔算了。致柔却不想让。原来大唐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李锜僣越奢侈,克扣剥削六州百姓,送使部分占了最大份额。李琦的镇海节度使府穷奢极欲,百姓日苦。所谓内官,就是服侍李琦的阉人。致柔心想,江南本富庶之地,却养肥了节度使府一堆蛀虫。国公府宴客才到这同盛楼,还要预约,节度使府一个小小的阉人,随便吃个饭,就要来抢位子,真是太嚣张了。昨夜又想到大哥、二哥对自己母女的欺压,想连你个服侍人的也来欺负我,一时赌气,道,“凭什么让给他,总要讲个先来后到。”

    争执不下间,楼下来往吵嚷的兵士,忽然都安静了。楼梯上来一人,穿着将军的绢布甲便服,后面两列士兵,皆穿明光甲。向那公公施礼道,“哟,稀客,常公公是节度使府内官领班,是哪阵风把您吹来的?”又向致柔道,“哟,杜小姐,这一向来可好?”上来的不是别人,却是兵马使张子良。国公府曾宴请李琦诸将,张子良别的上面不用心,记美人倒是过目不忘。

    致柔厌恶地看着他那挤出的笑容,不知该怎么接话,只鄙夷地看着他。

    两方就这么对峙着,空气仿佛结冰。梨洛听楼下还有兵马走动声,知道不宜久留,“我们先告辞,两位官爷慢用。”拉着致柔跑下去,坐到国公府的马车上连催快走。

    张子良恨恨道,“奶奶的,你们这些世家子,一个个鼻孔朝天。”那宦官摆出高深莫测的笑容道:“我这不才送了朝廷钦差的宦官离开吗?”凑近张子良耳朵道,“那王澹、赵琦听说都是奸细,使君震怒,演了好大一出戏,回来又在府上发好的火,我们这些奴才也不易做呀”。

    李琦急召各部将领议事,张子良就觉得没好事。与他的眼线常公公装作偶遇。听到李琦处理了王澹、赵琦,已是颤了两颤,还好李琦暴躁,二人并没有供出自己和裴行立。张子良偷把两枚汉代金饼塞到常公公袖子里。那常公公抬头又大声笑问张子良,“刚才听有人唱歌,十分美妙,老奴也是听的呆了,在节度使府也有多年,未曾听过如此动人的歌诗。不知将军知道刚才唱歌的是什么人吗?”

    张子良心想,这意思是替节度使看上了,这关键时刻,正要稳住李琦。我与你国公府不过点头之交,既然你国公府看不起我,我也就不讲什么仁义了!拱拱手道,“应是国公府的歌姬吧。我就派两队士兵,随公公去讨要便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