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崔莺时醒过来的时候,顿时就蒙了:她怎么又被夺舍了?
算起来,这是第四次了吧。距离上一次被夺舍已经一个多月了,没想到竟然又被夺舍了,还是在被关进监牢的情况下。
崔莺时忍不住想,要是自己的身体被处死了,那么她的灵魂会怎么样?夺舍者又会怎么样?
崔莺时惊觉自己现在居然可以平静地面对被夺舍的事情了。
也是,毕竟死字临头,她不豁达一点,怎么熬过漫长幽暗的时光?
……
冯修岚记得,自己明明就是在北地,昨天进山采了一天的药草,收获颇丰。美滋滋地睡了一觉之后,睁眼一看,怎么自己就换地方了?
这里一看就是牢房,四周空荡荡、黑魆魆的,还好有个窗,能见光。
冯修岚本来以为自己是被人绑架了,用来威胁她出手治病救人,等看到自己的双手之后,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已是年逾四十,虽保养得当,却也不可能肌肤这般白皙紧致,一摸脸,仿佛是剥了壳的鸡蛋般光滑细腻,还有头发,乌黑如墨。
难道她还返老还童了不成?
冯修岚真遗憾手边没有一面镜子,照不出她此刻的模样。
正在想着,突然出现了一道冷淡的声音:“任务者,您好!”
冯修岚被吓了一跳,赶紧抬起头,环顾四周:“谁?是谁在说话?出来!”
那声音继续说道:“请不要害怕,我就存在于你的识海里,不会伤害你。可以用意识和我进行沟通。”
然后那声音又给她说了自己这具身体的情况:被诬陷入狱,六日后就会被处死;以及任务:医治三公主的腿,从而获得活命的机会。
冯修岚安安静静地听完,双眼一瞪,道:“我凭什么要听你的?”
系统:“……”
???
系统波澜不惊的语气第一次透露出震惊:“你要是不按我说的做,你就回不去。如果这具身子被砍头,了你也活不下来。”
冯修岚却是冷哼一声,出言讥讽:“你们打的好算盘!我好好地在北地带着,过着清幽闲适的日子。你们倒好,没有经过我同意就把我弄到这个身体里来,要我帮你们办事,医这个、救那个的。没有给我半分好处你就罢了,还要霸王硬上弓,威胁我说不救我就得死!你是不是以为我是神医救了无数人命,就因为我脾气跟泥菩萨一般任由你折腾?”
冯修岚一番话噼里啪啦如掉豆子一般,叫人毫无招架之力,系统听得目瞪口呆,也知道自己理亏,半晌才出声,声音也弱了许多:“那,那你想要什么好处?”
冯修岚道:“随便什么,跟医术有关的就成。”
系统沉默了片刻,才说道:“那好。任务完成之后,我会给你治疗风寒的药——风寒药效果很好,一粒见效,你可以研究里面的成分,对你的医术大有裨益。”
冯修岚问道:“你不知道配方?”
系统:“……我不知道!”它只是一个可怜无助的系统而已!
不过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冯修岚估计是研究不出什么结果来,这样到底是坑了她一把。系统又道:“还有,你不是在北地吗?北地终年苦寒,我会给你一打暖贴,只要贴在身上,就能保你十二个时辰温暖如春。再者,你若是能救三公主,那太医院的药材随你用,那里可有许多珍贵的药,你难道就不想见识一下吗?”
冯修岚双眼一亮。太医院的药材对她倒是没什么吸引力,毕竟她也带不走,但是那劳什子暖贴,这倒是个好东西!日后她再进山去寻药材可方便多了!于是她满意地应下了这桩交易。
接下来,就是考虑该如何做系统要求的事情了:治三公主的腿,救崔莺时的命。其实这两件事也就是一件事:她要是能治好三公主,皇帝还能杀了她吗?
在跟系统的交谈中,冯修岚了解到,现在自己唯二可以找的,也就是初墨和五皇子了。略微思索,冯修岚叫赵三帮忙传话,说自己要和初墨见上一面。
初墨来得很快,还是穿着太监的衣服混出来的,她双手握住牢房铁栏杆,问道:“莺时,你找我什么事?是想到解决办法了吗?我听你的话,没有轻举妄动,就好好地在屋子里待着……”
灵魂状态的崔莺时听见她说的话,心里是又感动又难受。初墨肯定也是被吓坏了。
不过初墨这样交代了自己的情况,崔莺时也安心了许多。
冯修岚懒得煽情,直接打断了初墨的话:“我不是崔莺时。我是冯修岚,不知怎么回事,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到这里了。”——她和系统约法三章,不可以暴露出系统的存在。
初墨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一对乌瞳转也不转地盯着冯修岚,竟有几分可怖。不过冯修岚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她凑近初墨,眼中多了几抹趣味:“你竟然不觉得害怕,也没有任何怀疑?难道……”冯修岚生出一个念头来,“难道你跟我一般,也是夺舍了别人的身体?”
初墨悚然一惊,眼前这人好生厉害,竟从她的微表情里推测出真相来!她定一定心神,没有回答冯修岚的问题,反问道:“那你什么时候走?莺时还会回来吗?”
冯修岚道:“你问在点子上了——我本是一名医者,叫冯修岚,此次前来,任务是治好你们三公主的腿,从而获得活命的机会。只要治好了三公主,我自会离开,这具身子真正的主人——叫崔莺时是吧?她也就能回来了。”
冯修岚和系统是通过意念交谈,所以崔莺时并不知道他们的打算,此刻也是才知道第四位夺舍者的身份——神医冯修岚!
冯修岚妙手回春的美名天下皆知,就连深宫里的崔莺时已有所耳闻。她就曾经听说过,三公主的腿疾本来是打算求冯修岚来医治的。只是冯修岚十年前就四处云游,踪迹难觅,三公主才一直耽搁到了现在。可以说,要是连冯修岚都医不好,那三公主此生都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崔莺时忍不住想,天无绝人之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她虽然因着夺舍一事,惹出了是非,无辜受到牵连,可眼下也因为夺舍一事,隐隐显出一条生路。
正想着,又听见初墨问道:“既然你有信心医治好三公主的腿,那我也相信你一次。不过,咱们还得想一个说辞才行,要让皇帝相信,你只有这段时间才能治病救人。”
初墨到底还是成长了,思虑也周全起来。“崔莺时”若贸贸然去跟皇帝说自己能治好三公主的腿,岂不是会让皇上寻思,你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早点来医治?皇上心里有了疙瘩,难保不会卸磨杀驴。
而之后,等冯修岚离去,宫里皇帝妃嫔有谁要有个头疼脑热,找崔莺时来医治,那又该怎么办?
至于夺舍一事,是万万不能告知别人的,否则被当做妖孽,医术被当做妖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冯修岚同意初墨的说法,摩挲着下巴,问初墨:“那你有什么想法?”
初墨回忆起自己穿越之前看的电视剧,道:“我看野史,说是前朝某个妃子体带异香,能吸引蝴蝶。你不是大夫吗,能不能制出什么吸引蝴蝶或者鸟的药来?”
冯修岚咧嘴一笑:“吸引蝴蝶没有,引来蛇啊蝎子啊这些还是能做到的。”
初墨嘴角微微抽搐。引来蝴蝶,那是祥瑞;引来蛇蝎,那就是邪兆了。
见初墨冥思苦想,冯修岚倒是想出了一个说法,和初墨细细商量。就说崔莺时祖上积了德,救了某个神仙,神仙见崔莺时此次被冤,性命难保,故送她法术救治三公主得以保全性命。
初墨也觉得这个说法可行,又在一旁稍作补充,两人一起细细地把故事给编圆了。
可这事说起来终究是太过荒诞,就怕皇帝不信,还得有人在一旁敲边鼓才是。另外,此事关系重大,又与三公主有关,必须要五皇子知晓,才不至于以后生了嫌隙。
于是初墨就让赵三去寻顾明瑾。顾明瑾来得很快,初墨并没有把夺舍之事告诉他,而是用的“神仙报恩”的鬼话。
顾明瑾却是不信她们的这套说法的,不过初墨和冯修岚一口咬死了就是这样。
顾明瑾本来就对崔莺时心生好感,因此也不再追问。不过毕竟三公主是他的亲妹妹,关系非同寻常,还是问了一句:“你有多少大的把握能治好我妹妹的腿?”
冯修岚道:“八成。就算治不好,也能清除她体内余毒,让她腿部有所好转,自此平安无虞。”
顾明瑾深吸了一口气。顾明薇的腿,一直是他和父皇母后还有太子的心病,父皇每年都派了人去北地寻神医冯修岚的下落,可惜没有找到。如今有人有八成把握能医,且不管她哪里来的细心,都该让她一试!
顾明瑾声音沉稳,但若是仔细听,可以听出他此刻的心情有多激动:“好,我这就去安排,你们别轻举妄动,等我通知!”
……
这一日,皇帝还在勤政殿处理奏折。前段日子太子呈上了几份账本,他当即下令把江南筑堤相关的官员下了狱,让大理寺仔细审问盘查,如今总算撬开了几个人的嘴,吐露了一些实情。大理寺卿赶紧把这些汇集起来,上达天听。
皇上御笔朱批,这时陆荣进来,说钦天监严官正有要事禀告。
宣了这严官正进来,听他细细说来,原来是昨日他夜观天象,见西方有益星拱月,主大喜之兆。
月,象征着太后、皇后以及嫡出的公主;益星,则对月者大有裨益。只是这益星晦暗不明,若隐若现,有陨落之象,想必处境不妙,甚至有生命危险。
严官正说完这些就下去了,皇帝默默想了一会儿,就起身,去寿安宫。
皇帝侍母至孝,一直被天下称赞,这可不是皇帝为了好名声演出来的。太后是皇帝生母,自幼得太后宽严并济教导,能登上皇帝宝座,也少不了太后和她母族诸多功劳,所以皇帝对太后一直是敬重孝顺的。
皇帝又很信天象,因此听了严官正之言,第一反应是月指太后,所以他想找出那益星,叫太后得以受泽。
谁知道路刚走了一半,就看见皇凤仪宫的掌事太监范全保急匆匆地寻过来,说皇后娘娘有急事要禀告,是关于三公主的。
皇帝到了凤仪宫,就看见一向端庄稳重的皇后神色激动,又喜又疑,也不知道昭华出什么事了,叫她成这个样子。
皇帝赶紧问道:“昭华怎么样了?”
昭华是他唯一的嫡出公主,又遭了那样的罪,可以说是他的掌上明珠,万分疼爱。
见皇帝同样面色紧张,皇后倒是没那么激动了,于是告诉皇帝崔莺时说可以治三公主的腿疾,有八成的把握,又把冯修岚和初墨想的那一套“神仙报恩”的说法说出来。
皇帝却不以为然:“她一个宫女,如何能做到?莫不是为了苟活而故意拖延时间吧?”
皇后道:“皇上,她一个小宫女,如何敢引得天子之怒?再说,就算只有一成把握,臣妾也愿意让她一试!那冯神医踪迹难寻,多年找寻无果,咱们的昭华却是耽搁不得了!”
说到最后,皇后眼中已有盈盈水光,她就要给皇帝下跪。皇帝赶紧扶起她,脑海里却突然想到严官正说的话。
月,亦可以指嫡出公主,也就是昭华;益星在西方,慎刑司也在西方,而且那崔莺时即将被处死,也符合益星陨落之兆。
莫非,真是这个宫女?
皇帝的性子就是这样。你若是明明白白告诉他,崔莺时能就三公主,他心里说不定会怀疑是什么阴谋;但是你说得模棱两可,让他自己猜出来,他反倒会相信几分。
打定主意,皇帝对皇后温言细语说道:“皇后,朕明白你的一片慈母之心。不过那个莺时还是得见上一见,考上一考,叫你我二人知道她有真才实学,并非胡说之徒。”
皇后大喜,道:“还是皇上思虑周全!多谢皇上!”
皇帝立刻吩咐下去,兵分三路,寻崔莺时生平来历,找院使和左右院判来,又叫人去慎刑司把崔莺时带过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