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思忖一下,也不看宝玉,不紧不慢的道:“都说我看南华看痴了,大家岂有不知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的道理?真若要我说,倒是简单的很,倘若生前尽力,死后尽心,庶几可无憾矣!”
湘云道:“林姐姐这话奇怪的紧,怎样是尽力,怎样是尽心,难道不该是身前身后,尽心尽力,方才称得上是无憾么?”黛玉冷笑一声道:“傻丫头,终人一生能有多少心力,非至亲至爱之人,能得别人一两分已经该知足了。”
贾宝玉抬头欲言又止,听黛玉接着道:“生前尽心不尽力的,纵是花团锦簇,蜜里调油,好听一点,或曰情深缘浅,其实不过是画上的楼阁,纸上的文章,一场东风风流云散了。至于人死后魂散魄消,那尽力不尽心的,不过是从分随俗,或碍于名声,迫于物议,或者自省有愧,自己给自己做的水路道场罢了。”
宝钗忙道:“这话也太诛心了些,何至于此?”宝玉听着也揪然不乐,这冷心冷情的话哪里象是林妹妹说的?
湘云一边道:“生前尽心,死后尽力才是正道理,林姐姐一派歪缠。”
林黛玉笑道:“既然我的理歪了,那只好再去读一读书,看能不能悟出个甚么堪破生死的大道理来。”言罢,也不犹豫,转身而走。等回到房内,不便把着古镜揣摩,遂拿出那本《红楼梦》,再从头品读,这一回看的却是上面的批文。
书上朱批其密如蚁,有曰胭脂斋,有曰畸笏叟的,更有一个署名红苑杂坛精选的,红苑第一个批文在首页,是一首不白不文的四句诗:
红楼一梦鬼工球,一层玲珑嵌玲珑;
莫笑堪破真中假,还需再辨假中真。
胭脂斋和畸笏叟两人的朱批明显是应时而作,而红苑精选的朱批其荒诞之处在于仿佛是百年之后众人对此书的所评所想,其许多批文不但直俗大胆,荒唐离奇,还大有魏晋之风,直视礼教皇权如若无物,直令读的人刿心怵目。
其中不但涉及了明清两个闻所未闻朝代的国祚更替、宫闱秘事,还隐约流露出当朝的世事人情。
百年之后的那个盛世,更可谓极陆离奇幻于能事,女子不仅可以出门读书,经商,入伍,甚至能入仕为官。国朝法度越发离奇,竟然不是一姓之天下,且限定男女各一人为婚配,和则为偶,不合则离,生齿日繁,居然还能令之少生限育。——真是何等奇朝异世?!
黛玉看得越多,越是难以置信,心中不啻于又掀起一番惊涛骇浪!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