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婕把螺丝刀放下来,动了动僵硬的肩膀,因为人太小了所以骨骼没有像成年人动作时的那种嘎嘎作响的声音,但也让紧张的肌肉放松了下来。
薛志尝试着再拍了一张照,果真“咔嚓”一声,快门成功按下来。
于婕笑眯眯说:“我刚刚和允诗姐姐拍了很多照片,叔叔有空的话可以洗出来,我想看看。”
薛志开心极了,虽然这本身就是这几个小孩儿弄坏的,但现在弄坏了之后又给修好了,还是有种舒畅的感觉。于是笑着答应下来:“好,下次再来我们家玩儿。”
薛允诗坐在一旁的角落里,也不出声,眼睛眨着看着于婕的方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于婕说:“那我先回家了?”
薛志说:“别着急,也快到晚上饭点了,在我们家吃过饭再回去吧。天黑得早,我让宇生送你。”
薛宇生说:“嗯。”
于婕在薛家成功蹭上了一顿饭,米因为是定量的,所以不能煮太多,但特别香特别管饱,青菜是雪里蕻炒的一盘,加油盐也特别鲜,还有一盘茄子炒肉,茄子加上肉汁之后味道特别厚重,几乎和肉也差不多。
薛叔叔的手艺还挺好的,于婕还多吃了一碗饭。
于婕打着饱嗝走回家,边上跟着薛宇生,两个人一直静默着往前走。
于婕想说点什么,因为天太黑了,嘴唇张开一下又闭紧,根本没人能看到。
薛宇生说:“你还有多久要上学?”
于婕一愣:“我?”
薛宇生侧过脸看她,脚步也没停,一直在走,所以只是单纯地看了于婕一眼,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于婕说:“我们家庭条件不算好,我姐本来该去年上学的,因为……”
于婕顿了顿,没把大姐得病的原因说出来,隐去再道:“我大概还有三年吧,看家里。”
薛宇生说:“学前班要学的东西还是得学上的,不然去了小学很容易跟不上,如果你有空,可以来我们家,我帮你补习。”
于婕微笑:“那当然好,哥哥,谢谢你。”
薛宇生摇头:“不必谢。”
于婕自带的那个空间里所有书籍应有尽有,再加上她之前念书的时候是顶级聪明那种,虽然时间过去太长有些遗忘了,但应对小学的功课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她也没必要拒绝薛宇生,毕竟长得好看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何况还是邀请自己补习。如果能顺带上于玲和于进,那可更好了。
于婕说:“我们家到啦,谢谢你送我,宇生哥哥再见。”
夜空的寒风从挂着冰露的树梢上刮过,呼啦啦地吹着叶子,声音隆隆作响,天色露出要下雨了的模样。虽然是冬天,但是雷声也不减弱,雨势虽然不大,天色却也模糊得黑漆漆的。
几个小时前就有这种趋势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这样。
于婕跑进家里,从边上拿了一把骨伞递给薛宇生:“这个给你,宇生哥哥,路黑小心点儿走。”
薛宇生把伞接过来,平日很少笑的嘴角,微微提起来,显出一个漂亮的弧度,他说道:“好。”
·
年尾到年头过得非常快,年味儿在农村里挺重的,但也就是窗门上都贴上红纸,再写两句话,做点好肉,就这么过去了。于婕在帮于玲恶补学校知识,有空还会拿带着封皮的书放到于进面前。因为封皮都特别老旧,于婕直接扯谎是在于建荣的高大的书柜里翻出来的,倒也没人怀疑,就是于进从来不看,偶尔是本小说本,上面画了几个武侠的小人还会瞄两眼,看见是正经的教材从来也不管。
于婕也没办法,只能把劲头先分给于玲去。
随着年岁的长大,于玲小时候经常尖叫的模样总算安稳了些许,因为于玲经常会带她到薛宇生家里学习,或者是于家村的亲戚们家里一块玩儿,所以性格还算是成功的开朗了不少,也不再是别人和她说话时成天低着头,不会抬高的模样了,这让于婕也非常高兴。
于建荣每天都得出工,给家里赚工分,不然分配粮食的时候就束手束脚。于珍丽每天都得去外面的自己家的那块田种番薯,具体多少亩大概是零点几吧,于珍丽也不清楚,但听于建荣说是几户合在一起种一亩的,几户再差不多分成等份。反正种的菜每天浇水施肥都够累了,吃得也算是普普通通,可以进肚子糊口。
番薯好啊,一收割还能赚点地瓜叶,炒炒又是一盘菜。别的位置就种些青菜、蒜苗之类。青菜种类过多,经常是能换到什么样的种子就种什么,反正味道大差不差,都很绿色。
于建荣每天还会到山里搞点副业,砍树一类可以卖点一两元钱,因为养着一大家子呢。所以他们一回到家基本就累得厉害,小孩子也根本管不上。
于远力也有一岁了,于珍丽根本没心力给他继续喂奶,五六个月直接断掉给他喝米糊了。好在农村小男孩子挺糙,可以养活,于婕就天天帮忙捣碎米粒烧水做粥。有空还会搬个凳子站在锅头边上,给一大家子人煲红薯吃。
在可以说如果没有郁阶帮着忙,按照原书里任其发展,这么四个普通的小孩子,还真不知道得长成什么样子去。
这天门外布告栏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五年制小学招生”、“每学期收费3元”等等字眼,再多的字,于珍丽也不认识。
于珍丽回到家,吃着今天于婕给他们做好的粥,和于建荣说这个事情。
“阿玲得上学了吧?”
粥还算绵绸,因为是直接当成晚饭的,所以于婕不敢加太多的水,边上放了一盘自己家腌的榨菜,就这么夹着菜直接吃,味道居然还不错。
于建荣一口气喝了半碗,再吃了半盘榨菜,桌上摆着的小闹钟显示现在是差不多晚上10点。小孩子睡得早都基本上床睡觉了,他们才刚刚到家吃饭,锅头于婕给他们留的粥还热着,饿到痛的胃舒服了一些。
“去年就该上学了,只是我们穷,主要是连第一个学期的都没凑到,没能成。再加上阿玲也有点病……今年我们有多少钱了?”
于珍丽想了想:“还是有十几块存着的。”
于建荣说:“阿玲最近聪明了不少,我们回来累了还会给我们搬凳子了,去外面说话也不磕巴。但是这也太贵了吧,三块钱……”
房间门传来“吱呀”一声响,于婕轻轻推开门走出来:“爸。”
于婕顿了顿道:“你们是在说上学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