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结果呢?”
“你气消了一家人母慈子孝就我们成了外人成了离间你们母子感情的罪魁祸首!何必?”
杨华忠这是说出了所有老杨家人长久以来压在心里的话。
当下不止是孙氏就连杨若晴突然都有种畅快的感觉。
这些话从她自己嘴里说出来跟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这种听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种感觉非常的过瘾啊!
不仅杨若晴感觉过瘾就连老杨头都没有拦截杨华忠的话。
甚至在杨华忠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杨头还悄悄吐出一口气。
这个举动被杨若晴捕捉到了她突然意识到在老汉这个亲爹老子的心里也不是对杨华梅完完全全的包容和接纳。
所有的包容和接纳都是有一定的上限。
当超过了那个上限之前再浓厚的感情都会一点点被消磨掉。
世间的一切情感皆是如此亲情是爱情也是。
杨华梅被杨华忠这一番话说的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心里升起一千般一万种委屈和酸楚可却没有底气发泄出来。
因为杨华忠说的没错她确实是这样子的。
儿子们惹自己生气了她第一反应就是回娘家来寻求帮助。
这时候娘家哥嫂还有爹娘的那些提议她都觉得好暖心。
感觉还是有娘家好啊遇到事情了能帮忙出谋划策。
可是当一切恢复了跟儿子们之间的误会消除突然就觉得还是自己的儿子们看得顺眼还是自己的儿子们跟自己贴心!
而这个时候她就不想再见到娘家人了。
因为娘家人会质问她为啥突然又反悔了为啥当初说好的要咋样咋样咋突然就被儿子们的几句好话就心软了?
每当这种时候杨华梅心里就很抗拒这种感觉。
“抱歉是我打搅了你们接着吃吧我回去了。”
杨华梅用力吸了一口气将眼泪压了回去起身往堂屋门口走。
孙氏跟了上去:“梅儿你走干啥?再坐一会儿啊?”
杨华梅对孙氏挤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三嫂我改天再来吧不打搅了。”
撂下这话杨华梅掉头跑出了堂屋临走的时候抬手捂着嘴显然这是哭奔而去。
孙氏满脸焦急满脸为难忍不住扭头看向杨华忠“梅儿是哭着走的这可咋整?”
杨华忠说:“爱咋整咋整不惯那毛病!”
孙氏跺了跺脚:“这天都黑透了你去送下啊!”
杨华忠说:“用不着……”
孙氏道:“今个可是七月半中元节不同于别的时候你去送一下啊!”
孙氏这句话也提醒了杨华忠他抬起头望向屋外天确实黑下来了。
骆铁匠也劝说:“老三你快去送一下吧!”
老杨头也催促:“快去送一送吧就算今个不是中元节大晚上的你妹子一个女人家回去也不安全!”
村子那么大百来户人家呢从村头到村尾几乎就像两个村子似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村子大了什么人都有不得不防!
杨华忠再也不迟疑一头冲进了屋外的夜色中。
随着他的出门去追堂屋里的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老杨头招呼骆铁匠和王翠莲:“咱先吃不用等吃吧吃吧别饿着了。”
骆铁匠笑着点点头。
老杨头又指着那一坛子酒:“自个倒酒喝不要见外。”
骆铁匠再次点头“好我不见外!”
于是骆铁匠自斟自饮起来而这边的杨若晴也招呼着王翠莲和孙氏:“大妈娘咱也赶紧把夜饭吃了。”
……
吃过夜饭临走之前孙氏小声叮嘱杨若晴:“晴儿今夜是七月半待会你们回去后没有旁的事就不要再出来了待在屋子里睡早一些可晓得?”
杨若晴点头:“嗯娘放心吧我哪都不去。”
虽然自己都三十多岁的人了但娘的叮嘱还是要耐心的听。
不管赞不赞同娘的建议但是表面上也一定要做出一副自己听进去了还很受用的样子。
如此才能让娘放心。
“娘那你自己也一样哦要拿啥东西喊我爹陪你一块儿别自己一个人跑进跑出。”杨若晴也反过来叮嘱孙氏就是要让孙氏感受到她这个小棉袄的贴心。
孙氏愣了下随即也慈爱的笑了。
“好我听你的。”
杨若晴临走之际又再次叮嘱孙氏:“至于我梅儿姑姑家的事儿娘和爹都不要掺和随便他们怎么整那是老王家和老徐家的事儿不与咱老杨家相干。”
孙氏点头:“放心吧今时不同往日你爹和我都不往身上揽事了。”
就算揽事有些事自己也没那个本事去收拾烂摊子啊何必要揽?
揽来揽去里外不是人哦!
……
隔天一早杨若晴刚起床就听骆铁匠过来说徐元明带着他家大儿子过来了。
“过来都有两碗茶的功夫了还带了不少礼品我说过来喊你起床死活拦着不让喊。说他们没急事就是过来坐一下。”
“可我看徐元明那脸色明显是揣着事儿啊!”
王翠莲来到后院寝房这跟杨若晴说这些事的时候是如此说的。
杨若晴一边对着落地大铜镜整理自己的衣裳脑子里飞快的转着。
徐元明父子的到来应该是为了两点。
其一过来答谢她上回去徐家吊丧吊丧的礼金很丰厚。
徐元明当时陷在丧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都病倒了所以根本没顾上料理这些。
所以这趟专门带着礼品登门道谢。
至于第二点有可能跟小黑要入赘的事儿有关。
不管是与不是杨若晴过去前院堂屋看看自然就清楚了。
前院堂屋。
骆铁匠怕是也猜到了徐元明此行的另一层目的为了避免尴尬当杨若晴过来后他便寻了个由头暂时离开了好让徐元明能够自在说话。
果真当骆铁匠离开后徐元明先是跟杨若晴这说了一番寒暄的话。
杨若晴打量着徐元明那张憔悴的面孔也劝慰了几句“节哀顺变”。
然后话题就切入到此行的正点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