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买菜

小说:乡村博主的日常 作者:浦溆
    在家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晚,赵栋梁起床后整个人神清气爽。正琢磨着找点什么事干,他妈骑着小电驴在楼下招呼他:“跟我一起去菜市场。”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他妈要提前买做年夜饭的食材。

    “好嘞。”赵栋梁还挺喜欢逛这些有生活气息的地方的,像老街,菜市场,旧商城等等,让人很有活着的真实感。他从行李箱里取出从鹏城带回来的gopro,换上鞋跑下了楼。

    他在数媒公司工作,拍摄剪辑PS这些都是基本要求,照相机摄像机也是基本配备。可能是职业使然,他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总想着要拍下或着录下来,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

    他们要去的菜市场在刘家村边上的汉水大桥下面。说起来有意思,他们这一带的几个村子,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位于三个市交界的地方。

    他们所在的市叫汉水市,因临着汉水江而得名。与它交界的两个市分别是东游市和积门市,东游市在汉水江的北面,与南面的汉水市、积门市隔江相望。而积门市与汉水市两市紧邻,跨过汉水市的刘家村到隔壁杜家湾就是积门市地界了。为了促进发展,前几年东游市政府在汉水江上建了汉水桥,桥头是他们市的市中心,桥尾则在刘家村边上,也就是汉水市和积门市的交界处。

    三个市就这样连接了起来。

    不过因为赵栋梁他们这几个村子在汉水市最西边,距离市中心一个多小时车程的缘故,这一带的人轻易不去市里。反倒是邻近的两个市,市中心离他们都很近,所以逛街看电影啥的,基本都在这两个市。因为城中心离得近,这两个市的人也经常两地往来,而作为三个市的交通纽带的汉水大桥,自然就成了三个地方人流的集散地。

    赵栋梁和他妈要去的是汉水大桥下面的农贸市场,这一带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处,食材种类多,人流量也大。

    他们到的时候,市场口已经挤不进去了。

    “这么多人!”赵栋梁咋舌,这个农贸市场是去年才建起来的,他还一次都没有来过,今天这人山人海的盛况让他很是吃惊,“难道有什么活动?”

    “这几天是这样。”杨新梅倒是习以为常,“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备年货,买菜做年夜饭。”她把电动车开到一个棚子里,熟门熟路地停好,摸了一块钱出来递给坐在棚子里的大爷,领着赵栋梁挤进去,“你看好自己的东西,别让人摸了去了。”

    赵栋梁没带啥,就揣了个gopro,他把相机拿出来戴在头上,然后用羽绒服的帽子稍微遮了一下头带,也没管样子丑不丑,跟在他妈后面拍了起来。

    ***

    市场里嘈杂热闹,砍价的,拉家常的,拌嘴的,各色形态悉数被扫进了摄像镜头里。卖菜的摊位一眼看不到头,左右两边是卖熟食和粮油的,中间挨在一起的两条则是卖蔬菜和鱼肉的。卖熟食的正熟练地切着卤猪耳朵,卖鱼的则麻利地刮着鱼鳞剖着鱼肚,卖春卷的一边炸着春卷,一边跟顾客闲聊……

    一副鲜活的市井生活图。

    “这藕多少钱一斤?”穿过重重人流,杨新梅在一家卖莲藕的摊位前停住了脚。

    “五块。”

    “五块?昨天来买才三块五,你们这涨的也太狠了。”

    “你明天来买就十块了,过年过节的,本来就是要涨价的。”

    杨新梅嫌贵没买,又挤到一个卖豌豆的摊子前问了豌豆的价格。

    “没剥壳的十块一斤,剥了壳的二十。”

    “称一斤剥了壳的,再称一斤藜蒿。”

    “好嘞。”摊主麻利地称了菜,装到塑料袋里递给杨新梅。

    赵栋梁替他妈接过来自己提着,问他妈,“怎么菜都这么贵?”他没怎么在过年期间买过菜,不太清楚行情。

    “每年过年都这样,大年三十那天,青菜都要卖到十块一斤。”他妈回他。

    “哦。”

    说话间又转到了卖青椒的摊子前。

    “多少钱一斤?”

    ……

    半个多小时过去,母子俩在各个摊子前晃了一圈,买了海带,千张,鲫鱼,胖头鱼,财鱼,五花肉,纯瘦肉,黄瓜,土豆,黄花菜,还买了卤牛肉,卤猪耳朵,糯米圆子,蛋饺。赵栋梁此刻终于明白为啥他妈叫他过来了,完全就是把他当人肉购物车啊,买了什么就往他手里塞什么。他提着两个硕大的购物袋,每走一步,脚底下恨不得要踩出个坑来。

    “还要买啥?”他吭哧吭哧地跟在老娘后面,万分希望她已经买齐全了。

    “对联,门神,鞭炮,瓜子,还要买点零食回去,免得你侄子外甥来了没得磨牙的。”

    赵栋梁:……

    卖对联门神的不在菜市场里面,在市场外边的门脸里。赵栋梁提着两个“秤砣”艰难地挤出来,头上的相机都歪了。

    “把东西给我,我去放电动车上,你去买对联。”

    赵栋梁便把“秤砣”递给了他妈,寻了个门脸挑对联。站在摊前一眼望去,每副对联都长得差不多,无非就是红纸黑字吉祥话。他挑了半天,最后选了一副很大的对联,绒布的,看上去十分霸气。

    给钱的时候,老板一直盯着他脑袋上的相机看。

    “你这是什么挂在脑袋上?”找完钱,老板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这个啊,这是摄像机。”赵栋梁忍不住显摆起来,他这一路收到的注目礼可是相当的多,“确切地说是运动摄像机,就是拍电视用的。”

    “拍电视?”老板不禁睁大了眼睛,“你是导演吗?”

    赵栋梁笑了笑:“不是,我就是拍着玩的。”

    “哦……”老板似乎有些失望,“还以为你把我拍进去了,电视上能看到我了。”

    “你想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啊,没问题,我可以把拍到你的视频传到网上去。”

    “哎呀,你这一说我还不好意思了。”老板拿了对灯笼送给赵栋梁,有点害羞地说,“那还麻烦你了,我到哪个网去看?”

    赵栋梁被他逗乐了,笑着告诉了他在微博或是秒拍里面看,并且保证回到家就帮他传,明天就能看到。

    免费得了一对大红灯笼赵栋梁还是很开心的,买完东西后骑着小电驴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就将那对灯笼挂了起来。

    “还挺好看。”他傻乎乎地乐了会。

    “栋梁,叫你大伯一家过来吃饭。”他爸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

    “好嘞。”

    他们家和他大伯家其实是邻居,他们这儿的房屋格局是房子和房子挨在一起,没有围栏院子这些隔开的。其中十几户人家以某条线为基准,连成一排,称作一个湾子。无数个湾子,组成一个村。

    他堂哥堂嫂在楼上房间看电视,大伯和大伯娘在厨房做卤菜,听到喊声,大家纷纷都进了赵栋梁家的屋。

    桌子上是每年过年常吃的菜式,买回来的卤牛肉卤猪耳朵切了装盘,洒上了香醋和葱花,红烧鲫鱼冒着热气,土豆炖土鸡在砂锅里泛着清亮的油光,藜蒿炒腊肉,肉丝烧黄花菜,清炒红菜薹,凉拌黄瓜,还有之前做好的卤藕,香气扑鼻。尽管每年的菜式没啥变化,但是赵德严的手艺极好,重复的菜也能做得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两家人正和和睦睦地吃着饭,他大伯赵德光接了个电话,然后脸就沉了下来。大伯娘吴安凤问了句什么事,大伯就说是谢孙湾的孙明发要包大田,村里跟他谈好了300块一亩,总共500亩15万,没问题就签合同打钱。哪想这小子签了合同就是不打钱,刚才打电话还说想退了承包合同。

    赵德光是荷叶村的村书记兼会计,村里的财务和对外交易都是他在处理。孙明发包大田这事儿是他拍板做的主,其实之前还有个人也看中了那500亩地,被他给推了,就定给了孙明发。本来以为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这件事儿肯定铁板钉钉没有变数的,哪想这小子这么不靠谱,一会儿要一会儿不要,害得村委会的人问他这个项目的进展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赵栋梁吃着饭,听他讲着,心里突然有了点想法。

    吃过饭帮父母做了点事,赵栋梁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今天的任务——剪辑视频。

    他准备做一个农村年味儿专题,每天拍点东西传到微博上去。他有一个经营了一年多的微博号,专门投放自己公司拍的美食素材,现在已经有了小二十万的粉丝。

    他的电脑里有剪辑软件,家里也有村网通,万事俱备,开剪!农贸市场的全样要放进去,种类繁多的食材也要放进去,顾客砍价的放进去,砍排骨和杀鱼的得剪掉,有点儿血腥,跟对联店老板对话的全过程要放进去,很有趣……

    差不多三四个小时,赵栋梁剪得头昏脑胀,终于做完了。打开微博准备传上去,想了想,把微博名改了,新ID就叫村口吴彦祖,上传视频,搞定。

    过了十来分钟,微博提示音开始叮叮咚咚响起来。

    “我擦,这是什么地方,年味儿居然这么浓,我家里跟平时过周末一样。”

    “博主求偶遇,感觉我老家的菜市场跟你那儿的好像。”

    “韩寒红红火火,卖对联的老板好萌[可爱]”

    “这菜价真呢嘛高[惊吓]”

    “村口吴彦祖你好,我是屯里郭德纲[笑]”

    “求在X站放一份,想看弹幕……”

    ……

    一下子跳出上百条评论,赵栋梁忍不住扶额,这些人过年都在玩手机吗?不过那条求放X站的消息倒是提醒他了,X站可是宅男宅女二次元的大本营,流量很不错,倒也不失为一个打广告的好地方。他打开X站网页,注册了一个村口吴彦祖的ID,艰难地通过了会员考核,然后把剪好的视频放了上去。

    做完一切,他给原本打算投靠的省城的朋友打了个电话。

    “嗯,我可能不去省城了。”他说,“我想到了另一条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 https://www.yanqing12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